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03例成人骨盆(男149、女54)进行了与骶髂关节闭式内固定手术有关的进针部位,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的观测,其最佳进针部位为后下象限距-x轴6.52±4.01mm,距-y轴为6.73±3.89mm(女性为9.16±4.82 mm)。进针角度;α角右侧为25.50°±4.32°,左侧为23.50°±4.24°β角右侧为8.12°±6.60°,左侧为10.88°±5.90°。进针深度为49.OO±4.16mm。  相似文献   
2.
3.
人类主动脉弓分支的起始变异,种类很多,在国內、外文献中都有很多記載,但其中右鎖骨下动脉的变异最为常見(priman)。西方国家早在200年前,Hunanld(1735)即有記載;經过164年Holzapfel(1899)从文献中积累了198例;在日本,自1894——1963年共报告27例;我国自1952——1963年有10例;此外,日本人宮下(1935)也就中国人发現一例;加上本文的一例,計为12例。据文献所載,大多数作者对該种变异的发生都傾向于胚胎学的解释。最近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用材料为沈阳医学院解剖教研组收集的成人胸骨干燥标本,计200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40例,年龄18~67岁。研究内容有:胸骨柄上缘、胸骨上骨及胸骨上结节、胸骨化骨孔、胸骨各部的骨性结合等四项。结果如下: 一、胸骨柄上缘胸骨柄颈静脉切迹变异很多,凹陷深度一般在1.0毫米以上,但有时很浅,接近水平,甚而有的中央隆起,形成结节,有时还出现胸骨上骨。本文共分成下列四型:  相似文献   
5.
正中神经返支的观测及表面解剖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00侧正中神经返支的形态进行观察、计测,82±3.84%源于正中神经主干分叉处。依其形态分为多支形(85±3.57%),双支型(10±3.60%),单支型(1±0.99%)、重复型(4±1.96%)。鱼际肌群(拇收肌除外)各肌神经分布呈多源性,拇对掌肌98%由正中神经返支支配。设计自舟骨结节中点与手掌第2指胰中点连线为纵轴线,通过第1掌骨小头顶端作纵轴线垂线为横轴线,以此座标测计正中神经返支的表面Ⅰ解剖定位。采用距纵轴线尺侧10~15mm设计适于临床应用的纵行切口,可避免损伤正中神经返支。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中脑毛细血管密度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6例婴幼儿脑标本,动脉灌注墨汁明胶液,做连续水平切片,观察中脑各结构的毛细血管密度。结果表明:核团的血管密度高于纤维束。血管密度较高的核团有下丘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和红核;纤维束中以被盖中央束的血管密度最高,锥体束的血管密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研究了40例国人脑桥Ⅴ、Ⅵ、Ⅶ、Ⅷ对颅神经根的营养动脉,发现所有的神经根都存在有营养动脉。三叉神经根的主要营养动脉为长旋动脉(80.00±6.32%,32侧)和小脑下前动脉(72.50±7.06%,29侧);展神经根的主要营养动脉为短旋动脉(62.50±7.65%,25侧);面神经根和位听神经根的主要营养动脉基本一致,都是小脑下前动脉(97.50±2.45%,39侧)。除主要的营养动脉外,尚有其它动脉来源的营养支,但不起主要供血作用。本文叙述了各个神经根营养动脉的组合形式,并对其临床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目的和材料据文献所載,有关欧洲人和日本人脊柱骨的研究业績頗多,但在国內文献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很少,仅見过郭世紱氏对骶骨之畸形变异的报告,但对骶前椎的研究材料尚未見到。著者为了补充这方面的不足并且对我国体質人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更多的資料,就成人干燥骨胳标本200个(汉族,出生地为东北及华北地区)其中男性174个(19~67岁),女性26个(26~53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手术显微镜下放大10倍观察了30例国人中脑动脉的来源、穿入部位和吻合情况。中脑动脉在表面的分布有互相补充的趋势。上带,大脑后动脉平均发出10.2支中脑动脉,88.2%分布于前区,11.8%分布于外侧区;下带,小脑上动脉平均发出15.6支,76.9%分布于外侧区和后区;中间带,丘体动脉平均发出21.6支,副丘体动脉发出3.8支,脉络膜后内动脉发出9.9支,分布于前外侧区、外侧区和后区(92.9%)。中脑动脉在表面形成的吻合,平均每例为3.6支。两动脉之间以1支吻合的最多(87.2%)。85.1%的吻合支位于中脑后部和外侧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10例婴儿中脑各群动脉入脑后的分布范围和中脑内部各结构的血供来源。中脑内部动脉的配布形式,以中脑导水管为中心呈辐辏状排列。前内侧群动脉分布于中缝两侧的区域,主要供应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红核和内侧纵束;前外侧群动脉分布于大脑脚、黑质和内侧丘系;外侧群动脉分布于外侧丘系、中央束和网状结构;后群动脉主要供应上丘和下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