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黑质是脑内多巴胺的主要来源之一。我们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大鼠黑质的传入联系,为阐明针刺镇痛机理提供一些形态学基础。向24只大鼠的黑质内用微玻管注射法或微电泳法导入HRP。采用从脑背面垂直进针及从外侧斜入进针两种入路。动物存活两天后灌注取材,冻冰切片,联苯胺蓝色反应。结果:可见大脑皮质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及岛叶的广泛区域有标记细胞,共中以岛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WGA-HRP法研究了25只大鼠大脑皮质到前额叶皮质的传入投射。观察到大鼠前额叶皮质广泛接受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区、梨状区、扣带区及海马后区皮质的传入,而且前额叶度质不同部位的皮质传入部位有区别。并观察到大鼠前额叶皮质除接受躯体感觉及内脏感觉传入外,还接受视觉、听觉皮质区的传入,是多种感觉的会聚部位。  相似文献   
3.
自从六十年代初 Falck 等首先应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内含单胺类神经元的形态以来,已对许多动物进行了观察。如哺乳类中的大白鼠、负鼠、猫、狗、猴等,以及人。还有鸟类及爬虫类等。但对兔的研究较少,仅 Blesssing 等较全面地描述了兔脑内含儿茶酚胺类(CA)神经元的分布。但他对兔脑内含5-羟色胺(5-HT)胞体的分布没有进行观察。文献上也未查见有这方面的报道。另外,关于兔脑内单胺类神经终末的分布状况也缺少完整的资料。因此有必要对兔脑内单胺类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喜平  邝国陶 《医学争鸣》1990,11(5):383-385
神经传导的微机模拟就是在计算机屏幕上演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使静止的解剖图谱变成生动直观的图象。神经传导模拟系统包括运动传导路、感觉传导路和视、听觉传导路的计算机模拟,演示一遍约需时40min(不包括打印)。全部软件存贮于4张软磁盘上,在APPLE-Ⅱc微机上运行。该系统以多级菜单的形式实现用户的选择性演示,操作简单,显示模式多变,在解剖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关于黑质有纤维投射到纹状体的问题,很早以前就有人因损毁纹状体后在黑质观察到有退行性细胞溃变而提出过。但破坏黑质后用Nauta银染法常不能在纹状体内追踪到终末前变性。而用改良的Fink-Heimer法在大白鼠及猫的纹状体中则可见到大量的终末前变性。不久前Anden等用荧光组织化学的方法证实了黑质的致密部发出多巴胺(DA)能纤维投射到纹状体。以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轴突逆行传递法,放射自显影法等亦  相似文献   
6.
将荧光素FB-NY、PI-Bb及EB-DAPI-Pr分别注射于31只大鼠的额叶皮质、诲马、丘脑、小脑及颈髓,观察中缝大核中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大鼠中缝大核神经元可分支投射到丘脑—小脑、丘脑—海马、额叶—丘脑、额叶—小脑、海马—小脑、海马—颈髓、小脑—颈髓、丘脑—颈髓以及两侧的海马和丘脑等许多部位。并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HRP法研究了大鼠小脑—丘脑投射的起源和终止。大鼠所有小脑核(齿状核DN、间位核前部 AIN、间位核后部 PIN 及顶核 FN)都发出纤维投射到丘脑,其中 DN 投射的范围最广,其次是PIN及AIN,FN较小。大鼠小脑—丘脑投射终止在对侧丘脑的腹侧核群(腹前核VA、腹外侧核VL、腹内侧核VM及腹后外侧核VPL),内侧核群(中央外侧核CL、束旁核Pf及背内侧核MD)以及后核群(内侧膝状体MGB、丘脑后核PO)。小脑DN到丘脑腹侧核群的投射有相应的颅尾局部定位关系,但有部分重叠。FN到丘脑的投射仅起自FN的尾侧部,投射到丘脑的VM、VPL、CL、Pf及PO。除AIN外,小脑的DN、PIN及FN均有少量纤维投射到同侧的丘脑VM、CL及Pf。  相似文献   
8.
用 HRP 法研究了41只大鼠的前庭—丘脑投射。在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内侧核、中央外侧核、腹后核、丘脑后核、内侧膝状体大细胞部及外侧膝状体腹侧核等处分别注入 HRP 后,在前庭核簇的不同亚核中观察到标记细胞。证实了大鼠和猫及猴同样也有前庭—丘脑投射。并依前庭—丘脑投射的细胞起源和终止部位不同,可将前庭—丘脑投射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起自前庭核簇所有四个亚核,投射到丘脑的“非特异”核群,包括腹前核(可能还有腹外侧核),腹内侧核及中央外侧核,可能与维持并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以及完成运动功能有关。第二类仅起自前庭内侧核和降核,投射到丘脑的腹后核及后核群(包括丘脑后核、内侧膝状体大细胞部及外侧膝状体腹侧核),可能和前庭感觉的传递以及前庭感觉和其它感觉的会聚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白鼠尾壳核注射HRP后,在丘脑板内核群中有较多的标记细胞,并有一定的定位关系。尾壳核头部背内侧注射HRP时,标记细胞主要在板内核的背侧部;尾壳核头部腹外侧注射HRP时,标记细胞主要在板内核的腹侧部。除板内核群外,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及腹内侧核均有较多纤维投射到尾壳核。丘脑背内侧核和前核群可能发出少量纤维投射到尾壳核。  相似文献   
10.
用HRP法研究了24只大鼠黑质的传入联系。大鼠黑质接受来自大脑皮质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及岛叶的广泛投射。尾壳核到黑质的投射有局部定位关系,即在颅尾及内外方向上有相应的局部定位,而在背腹方向上有相反的局部定位。尾壳核头部到黑质的投射神经元绝大多数是中等的神经元,但也有少量大的梭形或多极形神经元。丘脑下部许多核团投射到黑质,其中以丘脑下部腹内侧核、外侧区、前区及室旁核中标记细胞较多。此外,中缝背核、导水管周灰质、兰斑核及臂旁核等也投射到黑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