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对象的消化道症状及中医脾胃虚产证型出现率的变化 ,作胃肠电检测及频谱分析,以探讨中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的胃肠动力机制,期望为中老年的胃肠功能保健及理脾抗衰老方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打基础.方法普通成年人80例,其中18~35岁45例,36~50岁21例,大于50岁14例 .观察比较3组对象消化道症状的出现率.所有对象以"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作胃肠电检测和频谱分析.有关指标作组间比较及年龄相关分析.结果 1.年龄大于50岁组返酸(0.0%)、嗳气(85.7%)症状的出现率较18 ~35岁组(17.8%,42.4%)显著增多.腹胀的出现率也随年龄增高而倾向增多.2.年龄大于50岁组受检者大便软条的出现率较18~35岁组显著减少,而大便稀烂则显著增多.年龄大于50岁组受检者大便1次/日的出现率较18~35岁组倾向减少,而大便次数少于1次/日或多于 1次/日的出现率则倾向增多.结合大便性状与次数的分析还发现,年龄大于50岁组受检者正常大便软条1次/日的出现率(0%)较18~35岁组(28.9%)显著减少,而大便稀烂多于1次/日的出现率(35.7%)则较18~35岁组(11.1%)显著增多.3.频谱分析及统计处理发现,空腹胃电主频率与年龄相关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3.0753-0.0087X,相关系数r=-0.2863,P <0.02;即空腹胃电主频率与年龄增高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以该方程计算年龄相关的胃电主频率变化趋向;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空腹胃电频率代表值(如80岁时2.38次/min)较年轻人(如20岁时2.90次/min)明显降低.空腹安静状态胃电活动量亦随增龄而倾向下降.作胃电活动量与年龄的相关回归方程,并以该方程计算年龄相关胃电活动量变化代表值;发现 80岁老人的空腹胃电活动量代表值(4单位)降低为20岁年龄人(8单位)的一半.上述胃电频谱分析结果可解释中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出现率增多的部分机制.4.结肠电频谱分析及相关回归处理发现,随年龄增大,餐后升、降及乙状结肠的低频段肠电频率倾向增高,餐后升、降结肠高频段肠电频率,餐后升、降、乙状结肠收缩性复合肌电的频率都倾向降低,即结肠电活动的频率范围缩窄.该结果可解释中老年人大便异常出现率增多的部分机制.5.观察分析还发现,随年龄增高,受检者属脾胃实证(如肝胃不和证、肝肠气滞证等)的比率倾向减少;而属脾胃虚证(如脾胃气虚证、气虚便秘证等)的比率则倾向增多,其中36~50岁组、大于50岁组受检者脾虚便溏证的出现率(9.5%,14.3%)显著高于18~35岁组(0%).虚实错杂证型,则视其虚实偏重,随年龄增高,其出现率倾向减少(如肝郁脾虚证)或增多(如肝脾不调证).结论普通中老年人先后发生胃结肠电的退行性改变,并在临床上出现返酸、嗳气、腹胀、大便异常等消化不良和动力障碍症状.随年龄增高,中老年人中医辨证属脾胃虚证的比率倾向增多.  相似文献   
2.
胃结肠电图是以表面电极于腹壁胃肠投影位置引导并经电子学处理的胃肠电信号。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胃肠动力及胃肠电图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相当活跃,并取得较大进展。胃肠电图作为能间接反映胃肠运动的无创性方法,可与胃肠钡餐X线和内窥镜等形态学检查相互参照,而在消化道生理、病理生理、药理、针刺经络研究,以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中西医诊疗上发挥重要作用。但体表胃肠电信号微弱,信噪比小,易受心电等其它生物电的干扰和呼吸伪差的影响。因而,需将消化道电生理专业知识与电子学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正确引导和处理体表胃肠电信号。要明确胃肠电图的临床意义须作大量研究。而且,胃肠电图的人工读图和意义判别须经特别的专业训练。本“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早年由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与中山大学电子系共同研制。“系统”含胃肠电检测仪和微机硬、软件。其检测仪由电极电位处理环路、高灵敏低噪声生物电放大器及专用有源带通滤波器等电子环路组成,能选通胃电、结肠电而阻断心电等无关信号。微机采集的胃结肠电信号作功率谱分析。该“系统”为国内首创,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前已通过广东省卫生厅和高教局主持的技术鉴定(1985),获全国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奖(1986)。近年,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与广州(佛山)蓝辉医疗仪器公司对该“系统”的硬软件作了较大改进,并小批量生产提供用户使用。经近年改进的第四代“系统”为六通道,可采集三个部位胃的基本电节律(2_7周/min,cpm),以及升、降、乙状结肠的振荡波(2_13cpm)和收缩性复合肌电(25_40cpm)信号,作密度功率谱分析,并显示动态谱地形图,统计不同频率胃肠电成分的出现率,尚自动判别三个部位胃电的传导状况。应用该“系统”发现健康人的空腹胃结肠电活动及餐后反应规律,以及常见胃肠道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某些其他系统疾病(肺心病、甲亢等)与中医脾胃大肠虚实的胃肠电异常。这些结果有助于说明胃肠动力障碍及中医脾胃虚实的发生机制。“系统”尚应用于运动病、针灸和气功等研究,并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结果。研究显示,该“系统”在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动力学分型上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胃肠电图作为非侵入性的功能性指标,可与胃肠内窥镜、钡餐/钡灌肠X线显影等形态学检查相互参照,而为胃肠道疾病的综合诊断、治疗和疗效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