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融合生长肝细胞(L02)与肝癌细胞(HCCLM3)对不同硬度基底(0.5、4 kPa和玻璃)的响应,探查两类细胞融合生长差异的成因。方法运用实时显微摄影技术、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及Western Blot-ting等试验方法分别检测融合生长L02和HCCLM3细胞在不同硬度基底上的形态特征、骨架构象、E-cad和Integrinβ1表达分布,以及Src激酶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 (1)融合生长L02细胞呈圆形或立方形,HCCLM3细胞呈多角形,铺展和极化更为明显;随基底硬度增加,L02细胞圆度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小,HCCLM3细胞变化幅度较大。(2)融合生长的L02细胞皮质下呈现环形骨架,E-cad定位于细胞-细胞接触处,HCCLM3中皮质骨架环不完整,胞内骨架沿基底呈放射状分布,E-cad呈弥散分布于细胞质中。(3)随基底硬度增加,L02和HCCLM3细胞中E-cad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p-Src和Integrinβ1的表达量则显著增加(P<0.01),HCCLM3较L02细胞变化明显。结论皮质下环形骨架装配与E-cad在细胞-细胞定位呈正相关,基底硬度对肝癌细胞钙黏素与整合素黏附系统平衡调节的影响较对肝细胞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基底硬度对肝癌细胞黏附、铺展和迁移行为的影响及对细胞骨架装配方式和细胞表面黏附蛋白整合素β1表达的调控,探讨基底的力学特性在肝癌细胞恶性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调节丙聚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比率制备不同硬度的聚丙烯酰胺基底,并在基底表面裱衬2.5μg/mL纤维连接蛋白为细胞提供黏附位点;用显微观察并记录不同硬度基底上细胞黏附、铺展和迁移的变化,并用Image J软件定量分析;分别运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检测不同基底硬度对肝癌细胞骨架装配和细胞表面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结果硬基底利于肝癌细胞的黏附和铺展并缩短细胞的铺展时间。过软(1.1 kPa)或过硬(玻璃)的基底都不利于肝癌细胞的迁移,肝癌细胞在中间硬度的基底上(10.7 kPa)迁移速率最高。硬基底促进细胞骨架的装配和整合素β1表达。结论基底硬度通过调节细胞骨架装配和整合素的表达从而影响肝癌细胞的黏附、铺展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软骨细胞模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路对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Malat1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Ⅰ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和Ⅲ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敲除小鼠的原代软骨,以及利用软骨细胞系培养充当软骨细胞模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及下游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通路阻断剂U0126处理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alat1的表达变化.在ATDC5细胞模型中通过siRNA转染干扰Malat1或Fgfr1,质粒转染过表达Fgfr1,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alat1的表达,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变化.结果Malat1被干扰24、36、48、60 h后,ATDC5细胞增殖速度显著减慢(P<0.05),FGF2处理ATDC5细胞24 h后Malat1表达显著下降(P<0.05),且ERK通路抑制剂U0126处理细胞后FGF2对Malat1的抑制作用消失.Fgfr1条件性敲除或si-Fgfr1干扰后Malat1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FGF2对Malat1的抑制作用消失,Fgfr1在ATDC5细胞中过表达后Malat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软骨细胞中FGF2可能通过Fgfr1激活下游ERK通路,抑制了Malat1的表达,从而影响软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Apert综合征 (Apert Syndrome, AS) 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颅缝早闭、中面部发育不良、 并指 (趾)、智力发育障碍等,多由FGFR2分子功能增强型点突变引起。目前,此疾病主要靠手术矫形来恢复功能,其中大脑等病变部位手术难度大,难以实施,且通常需要多次手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遗传病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筛选到靶向FGFR2基因的gRNA,与Cas9经慢病毒包装后作用于Apert小鼠 (FGFR2+/P253R) 的原代颅骨细胞、体外培养的颅骨以及活体小鼠颅骨中,可敲低FGFR2的表达,改善Apert原代颅骨细胞的分化程度。CRISPR/Cas9处理体外培养的颅骨及注射至 Apert 小鼠头颅,颅骨冠状缝早闭状态有效缓解,异常降低的颅骨骨量、骨密度等也显著改善,表明 CRISPR/Cas9基因编辑可缓解 Apert小鼠头颅异常。本研究为 Apert综合征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有望为其它骨骼遗传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硬度基底对肝细胞和肝癌细胞迁移特征的影响,研究肿瘤细胞迁移行为变化的成因。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染色、形态学分析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不同硬度基底上HCCLM3和L02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对细胞运动能力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 (1)相对于极软(0.5 kPa)和极硬(玻璃)基底,HCCLM3和L02细胞在较软基底(4 kPa)上具有较高的迁移速率和迁移净距离,且L02细胞表现出高的迁移效率。(2)HC-CLM3和L02细胞在不同硬度基底上均方位移趋势一致,较软基底上L02细胞具有较高的方向持续能力。(3)0.5和1 mg/mL三维胶原基质中,HCCLM3细胞穿透基底膜的个数分别显著多于L02细胞穿透基底膜的个数;加入40μg/mL水解酶抑制剂GM6001后,HCCLM3细胞穿透基底膜的个数显著增加,而L02细胞穿透基底膜的个数显著减少。结论 (1)二维较软基底上,L02细胞因有较高的方向持续能力而表现出高的迁移效率。(2)三维胶原基质中,HCCLM3细胞以不同迁移模式适应周围环境,从而表现出更大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长板是软骨内成骨的发育中心,在形态和功能上可分为静息带、增殖带、前肥大带与肥大带。生长板损伤常导致儿童肢体长度差异和成角畸形等骨骼生长缺陷。目前的矫形手术损伤较大且效果有限,尚缺乏有效的生物疗法。动物模型的生长板损伤后修复的细胞与分子事件可分为4个阶段:炎症期、成纤维期、成骨期与重塑期。现有研究表明,参与上述过程调控的相关分子,如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促有丝分裂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以及调节成骨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蛋白均参与生长板损伤修复的调节。对生长板损伤修复机制的探究可能为生物疗法的研发提供新的靶标。此外,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尤其是间充质细胞的应用也为生长板损伤修复提供潜在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新入学学员实施人体成分分析及军事训练伤调查,分析人体成分与军事训练伤的关系。方法 从某陆军院校新训学员中随机抽取146名新生为研究对象(包括部队生源的战士学员和高考生源的非战士学员),其中男性111名,战士学员12名,非战士学员99名;女性35名,战士学员31名,非战士学员4名。新训前,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重、体脂、基础代谢、水分、肌肉、蛋白质含量、骨量、内脏脂肪及体重指数(BMI)等多项数据。新训后,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军事训练伤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向前:Wald)分析训练伤发生的保护因素。结果 大部分学生BMI在正常范围内,但男性肥胖前期者百分比明显高于女性(17.1%vs. 2.8%,P<0.05)。新训前,战士学员训练伤发生率较高(男、女分别为45.4%,25.8%),男性及女性战士学员人体成分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战士学员(P<0.05)。新训过程中,男性非战士学员训练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战士学员(46.7%vs. 9.1%,P<0.05),女性非战士学员和战士学员训练伤发生率分别为50.0%和38.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体成...  相似文献   
8.
骨骼不仅是生物体重要的力学支持器官,也是机体的钙磷库,对维持体内钙磷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骨组织里包含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即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骨重建是维持成年期骨代谢和力学功能的重要机制,需要成骨细胞诱导的骨形成作用和破骨细胞诱导的骨吸收间的动态平衡来实现。任何一方数量或功能的变化必然破坏骨代谢的动态平衡,影响骨代谢,严重时可引起骨质疏松、佩吉特病、转移性骨肿瘤等疾病。骨骼相关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病之一,是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常规的给药方式难于将药物理想递送,"骨靶向"概念的提出,为骨骼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靶向递送不仅提高药物利用率,还能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根据靶向目标不同将骨骼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靶向整个骨组织的药物或载体,如四环素类、双膦酸盐类、仿生蛋白类及放射性药物类;另一种是靶向骨组织里的细胞,如靶向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及干细胞。本文将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关节软骨由于无血管、神经和淋巴管,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极差。目前软骨损伤修复主要采用其他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大量扩增或自体移植,然而体外扩增容易去分化,自体移植需要多次手术。理想的关节软骨修复要求新生软骨具有与原关节软骨相同的分层结构、生物特性及基质组分,并实现功能学恢复。激活内源性关节软骨干/祖细胞促进缺损部位自我修复或组织工程化软骨为软骨再生提供可能性。前期研究表明,关节软骨干/祖细胞在多个组织存在。该文对关节软骨干/祖细胞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重庆地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5~10年)骨密度及相关身体成分指标,分析身体成分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线索。方法 ①选取2017年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45岁的妇女956名(排除相关原发疾病),其中围绝经期510名,绝经后446名,并分别记录身高、体重,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②使用美国GE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1~4、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全髋的骨密度以及全身脂肪、肌肉含量与骨矿含量。结果 一般情况分析发现,重庆地区围绝经期妇女身高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分别为(156.81 ± 5.27) cm、(153.32 ±5.51) cm],而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差异。 绝经后妇女肌肉含量(37.91 ± 6.42) kg、脂肪含量(17.84 ± 2.16) kg、骨矿含量(1.58±0.41) kg均较围绝经期妇女 [(37.88 ± 6.15) kg、(19.21 ± 2.07) kg、(1.75±0.20) kg ]降低。绝经后妇女诊断骨质疏松与低骨量的比例分别为28.92%、41.03%,高于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的发生率(28.63%)。围绝经期妇女腰椎1~4和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及全髋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分别是(1.0 959 ± 0.1 603) g/m2和(0.8 410 ± 0.1 606) g/m2,(0.8 178 ± 0.1 577) g/m2和(0.7 872 ± 0.1 585) g/m2,(0.6 946 ± 0.1 252) g/m2和(0.6 728±0.1 274) g/m2,(1.0 329 ± 0.1 712) g/m2和(1.0 030±0.1 737) g/m2,(0.8 773 ± 0.1 448) g/m2和(0.8 495 ± 0.1 478) g/m2]。结论 绝经后妇女髋部、腰椎等部位BMD均较围绝经期妇女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及低骨量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显著升高;和围绝经期妇女相比,绝经后妇女全身脂肪含量偏低;BMD与全身肌肉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