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46具女尸及294例门诊女病人尿道外口的形态位置及其与下尿路感染的关系进行了观测.把尿道外口的形态分为正常型、喇叭型、堤型、活瓣型及融合型,其中正常型、堤型及活瓣型出现率较高,而且基本相似;活瓣型与处女膜前部的关系密切;融合型可能与多次生育有关.各型尿道外口位置不恒定.46具女尸的尿道外口与阴蒂头、阴道口之间的距离,均值分别为13.38mm及9.64mm.结果认为女性尿道外口各种形态位置与其下尿路感染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胎儿为女性,胎龄17周,体重350g,立高260mm,坐高180mm,头围180mm,双顶径50mm,枕额径70mm.胎儿头颅、躯体外形均正常.用固定液经左心室、升主动脉灌流固定后开颅,见颅前、中窝及相当于正常小脑幕上方处无脑组织,其空间为硬脑膜囊包的液体占据.颅顶骨内面及颅前、中窝处硬脑膜完整,但缺乏大脑镰.颅底的硬脑膜在颅后窝呈幕状覆盖于前脑的上方,并向两侧伸延至颞骨锥体上缘处与小脑幕融合;向  相似文献   
3.
Buecker于三十多年前发现一种体液性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开创了神经细胞生物学的新纪元。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深入的一个生长因子。 [来源] 神经生长因子来源甚为广泛。起初在新生小鼠的肉瘤中发现,后来在成年小鼠的多种器官,如颌下腺、甲状腺、肾脏、心脏和随意肌中也发现有此种因子存在。其中以颌下腺含量最高;此外,在蛇毒中亦发现,而且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南宁地区78例胎儿肾脏等四种器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肾脏上极水平随胎龄增长呈梯级上升;肾脏体积和重量随胎龄增长呈线性增大;肾实质中的皮质和髓质的厚度比值在发育过程中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肾动脉的口径从胎龄6月的胎儿开始已达到目前显微外科能吻合的范围。文中还提供了各胎龄组的输尿管长度、口径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口径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5.
用光镜、电镜方法研究4~10个月胎儿第一腰脊神经节神经元发育。Nissl 染色发现,脊神经节神经元密度随胎儿月龄增加而下降;神经元平均直径随胎龄增加逐步增大,但10个月胎龄神经元的直径还远不如成年神经元的直径。电镜研究揭示,在胎龄4个月时髓鞘已经形成,7个月以后发育良好,9、 10月胎龄时还可见到开始髓化的纤维,每个视野无髓纤维均占所见神经维纤的多数。  相似文献   
6.
7.
本研究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局解尸体共47具,解剖观察胃的迷走神经分布,因材料限制,对胃迷走神经前干及其分支只解剖观察46例. 1、前干为单干型者占93%,主要来源于左迷走神经,其中有4例(占10%)主要来源于右迷走神经.双干型者有3例,占7%,其中有2例主要来源于左、右迷走神经,1例则主要来自左迷走神经.前干位置一般在食管贲门前壁浆膜下,或稍偏于其左或右前方. 2、肝支较恒定,1支者占87%,2支并列者占13%. 3、胃前大神经存在者占76%,其经过有三种情形.胃前大神经缺如者占24%. 4、胃前支来源有四型,其支数以4支占多数,3支次之,5~7支均占少数. 5、窦前支是胃前大神经的末段,或从肝支或前干发出,分布于胃窦前壁.窦前支的末端分支为前“鸦爪”支,支数有3支或4支,距幽门约3.3~7.8厘米. 6、后干为单干型者占96%,主重来源于右迷走神经,其中有4例(占9%),主要来源于左迷走神经.双干型者占4%,其中1例主要来源于右迷走神经,1例则来源于左、右迷走神经.后干位置一般在贲门右缘或离贲门右缘约0.3~0.9厘米处. 7、腹腔支较恒定,1支者占78%,2支者占18%,3支和4支者各占2%. 8、胃后大神经存在者占71%,其经过有三种情形.无胃后大神经者占29%. 9、胃后支来源有三型,其支数以4支占多数,3支和5支次之,6支和7支均属少数. 10、窦后支是胃后大神经的末段,或从腹腔支或后干发出,分布于胃窦部后壁.窦后支的末端分支为后“鸦爪”支,支数有3~4支,距幽门约3.5~7.8厘米. 11、本文讨论了胃迷走神经易位的可能机理,并根据胃前、后大神经,胃前、后支及窦前、后支的分布规律,讨论了高选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入路.  相似文献   
8.
9.
大鼠隔外核的传入联系—HRP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HRP法研究大鼠隔外侧核的传入联系。主要在下列脑部见标记细胞:额皮质,嗅内皮质,海马,盖带,灰被,灰小束,杏仁基底内,外侧核,丘脑后核群,未定带,下丘脑室周核,下丘脑背侧区,下丘脑背,腹内侧核,弓状核,下丘脑后核,中脑中央灰质腹外侧部,中缝背核,被盖背外侧区,黑质密部及蓝斑。  相似文献   
10.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入猕猴左侧中央后回的后腿代表区后,在左侧中央后回后腿代表区前后临近皮质区(Brodmann 4、5区)、第二躯体感觉区(SⅡ)的后腿代表区及对侧中央后回的后腿代表区等的Ⅳ、Ⅴ、Ⅵ层、左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腹后下核和中央正中核以及尾状核头部的尾侧段内均见标记细胞,而在腹后外侧核中所见标记细胞最为密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