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在胚胎反复移植失败中的疗效。方法:对94例反复种植失败且封闭抗体阴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例分为研究组(免疫治疗组)58例,为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病例;对照组(非免疫治疗组)36例,为未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病例,对比两组的妊娠率、流产率及种植率。结果:研究组的妊娠率、种植率为55.17%、11.11%明显高于对照组34.54%、9.09%(P<0.05),流产率未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9号三体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异常疾病,患儿的9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文献报道较多的是9号染色体三体合并正常核型的嵌合型,也有完全9号染色体三体病例的报道。而我们新近发现的一例9号染色体三体合并X染色体三体的双重三体嵌合型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第21、18、13号染色体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变,占染色体异常的95%,是造成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其中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660、3/1000、1/5000;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常见的有47,XXY、47,XYY、47,XXX、45,X,其发病率分别为1/500(男婴)、1/840(男婴)、1/1000(女婴)、1/2500(女婴).随着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和B超筛查的普及和推广,产前筛查为染色体异常高危而需要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数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陈智  杨侃  覃靖  杜娟  蒙达华 《华夏医学》2006,19(1):92-94
目的:了解广西β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β地贫)基因型别特点,以通过产前诊断等措施有效杜绝重型地贫患儿出生。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联合DNA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对妊娠前和妊娠期经优生遗传科地贫初筛拟为轻型β地贫的夫妇双方883例血样标本进行基因分析。对夫妇双方同患β地贫的女方怀孕时取羊水或脐血对胎儿进行地贫基因分析(产前诊断)。结果:①883例轻型β地贫中检出7种突变类型,其中CD 41-42(-CTTT)占46.66%,CD 17(A-T)占24.24%,这两种基因型别占该7种类型的70.9%。②883例β地贫中检出复合α地贫23例,占2.60%。③883例中检出夫妇双方同患β地贫46对(92例),对46例孕妇的羊水或脐血进行产前诊断,共检出17例重型地贫的胎儿,基因型别以CD 41-42纯合子多见,其次是CD 41-42/CD 17双重杂合子和CD 41-42/IV S-2-654双重杂合子。结论:CD 41-42(-CTTT)是广西最常见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产前诊断可有效杜绝17例重型地贫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区产前诊断359例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中期妊娠孕妇自愿进行羊水细胞遗传学分析,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胎儿,从而减少异常缺陷儿的出生。方法采用我室的改良羊水细胞原位培养方法进行培养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6085例羊水细胞培养中。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359例。异常检出率为5.90%,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72例占异常核型的20.06%,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37例(含正常变异的倒位和异染色质增加等多态性变异)占异常核型的66.02%,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9例,占异常核型的10.86%。性染色体结构异常11例,占异常核型的3.06%。结论通过进行产前诊断,发现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时,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先天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684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核型与多态性的关系分析,探讨遗传因素对临床优生遗传咨询的指导。方法取外周血进行培养、制片及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684对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核型304例,阳性率为9.0%。其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70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异234例,占异常总数的77.0%。多态性变异包括次缢痕增长93例,Y染色体变异85例,D/G组随体变异28例,9号染色体倒位28例。结论染色体异常及其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染色体核型的检查分析应作为优生常规项目,以降低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重型α地中海贫血的胎儿脐血血象各项指标与其地贫基因型的关系及脐血血象指标在诊断胎儿α地贫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脐血产前诊断的病例,根据脐血地贫基因分型,分别将重型α地贫组56例、中型α地贫组22例(研究组)与无地贫组(对照组)648例的脐血血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重型α地贫组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浓度(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重型α地贫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重型α地贫胎儿脐血血象参数有明显特征,对中、重型α地贫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肠管回声增强(EB)的产前诊断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121例超声提示肠管回声增强的胎儿。结果:发现孤立性EB 25例,EB合并血清学筛查高风险26例,合并其他超声软指标31例,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12例,合并水肿胎16例,合并羊水量异常5例,合并胎儿发育迟缓(FGR)4例,合并孕妇TORCH感染2例。产前诊断结果:胎儿染色体异常7例,其中4例发生在EB合并其他超声软指标异常组,1例发生在孤立性EB组,1例发生在EB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组,1例发生在EB合并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重型α地贫14例,均发生在EB合并水肿胎组。结论:孤立性EB染色体异常风险低,EB合并其他超声软指标提示染色体异常风险显著增加,EB合并水肿胎重型α地贫可能性极大,因此EB同时合并其他超声异常、水肿胎者需行侵入性产前诊断,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Duchenne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分布特点,建立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平台.方法:对所采家系标本应用MLPA技术进行79个基因检测分析.结果:20个家系31例标本中有22例患者,16例检测出基因缺失,缺失率为72.7%;5例确诊为缺失型先证者的母亲为2例,非携带者3例,占60%.结论:采用MLPA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增加了检测范围,有利于携带者的检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进行少见的α地中海贫血类型——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1(泰国缺失型)的基因诊断和避免误诊方法。方法对8例泰国缺失型的误诊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分析常规基因检测和泰国缺失型检测方法进行泰国缺失型基因诊断。结果 1例泰国缺失型复合左侧缺失型双重杂合子误诊为左侧缺失型纯合子;2例泰国缺失型复合右侧缺失型双重杂合子误诊为右侧缺失型纯合子;1例泰国缺失型复合Hbconstantsspring双重杂合子误诊为Hbconstantsspring纯合子;余下4例泰国缺失型杂合子误诊为正常。结论综合分析常规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和泰国缺失型检测结果,并结合患者的血液学参数、血红蛋白电泳能有效诊断泰国缺失型,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