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CRVβ7.1基因修饰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TCPVβ7.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裹PdWA3.1vβ7.1后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PdWA3.1Vβ7.1基因表达,改良MIT法检测TCRVβ7.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结果:TCRVβ7.1基因转染可显著增加正常人PBMC该基因表达,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TCR基因修饰可明显提高正常人PBMC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TCR Vβ7.1基因对IL-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R Vβ7.1基因与IL-1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S识别和杀伤中的效应机制和相互作用。方法:用脂质分别包裹TCR Vβ7.1基因和IL-12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和乳腺癌细胞株MCF—7/S,流式细胞仪检测TCR Vβ7.1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IL-l2基因在MCF—7/S中的表达及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改良MTT法检测TCR Vβ7.1基因修饰PBMC对IL-12基因转染前后MCF—7/S的杀伤活性。结果:TCR Vβ7.1基因和IL-l2基因在PBMC和乳腺癌细胞MCF—7/S中稳定表达;ELISA法检测提示IL-12基因修饰前后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细胞毒活性检测表明IL-12基因修饰可明显增强TCR Vβ7.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S的杀伤作用。结论:TCR Vβ7.1基因修饰CTL及IL-l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株共培养,提高了CTL的杀伤作用,说明TCR识别基因与杀伤基因在抗肿瘤效应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染hTCRVβ8.4基因后健康人PBMC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对起源于乙肝病毒的肝癌细胞株BEL-7402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将hTCRVβ8.4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并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PBMC中TCRVβ8.4蛋白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活性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后PBMC对癌细胞BEL-7402的杀伤活性。结果:TCRVβ8.4在基因转染后淋巴细胞中表达显著增高;与BEL-7402共培养后,基因转染组CD3^ TCRVβ8.4T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BEL-7402刺激后免疫细胞活化,表达CD122的细胞数量增多,表达CD19(B细胞活化的标志)的B细胞增加;重组质粒转染后,PBMC对肝癌细胞BEL-7402杀伤活性增强;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重组质粒转染的PBMC使BEL-7402凋亡。结论:hTCRVβ8.4基因修饰可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在超抗原BEL-7402刺激下的增殖及免疫细胞活化,基因修饰后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及选择性动脉栓塞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两种重要方法,但只对主要癌结节有效而对其余小癌结节(小的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和肝包膜内浸润则几乎无效,因而不是  相似文献   
5.
脊椎血管瘤综合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在椎体血管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有症状椎体血管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 本组 2 2例单纯放疗 10例 ,综合治疗 12例 ,治疗后 19例症状完全缓解 ,3例部分缓解 ,无明显并发症及恶性变 ,无治疗后复发。结论 对脊椎血管瘤采用术前介入法栓塞供血动脉并椎体减压术结合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具有快速缓解压迫、减少术中出血、疗效确切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X线与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怀疑为ANFH患者进行X线检查,其中10例进行了MRI检查,且作了X线与MRI征象的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症状比较。结果:50例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者共45例67髋,其中10例(包括5例X线平片阴性者)进行了MRI检查均证实为ANFH共10例14髋。统计结果表明:ANFH的X线与MRI表现与其临床功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X线平片难以显示ANFH的早期表现,MRI不仅能发现其早期病变,且能反映病变的确切范围和程度,对早期治疗及预后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3种抗癌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氟脲嘧啶)将其包裹于含钡乙基纤维素微囊中,经肝动脉注入后一方面阻断肿瘤的血供,另一方面释放出化疗药物,发挥靶向抗癌作用,降低全身毒副反应。实验犬灌注微囊前后的肝动脉造影表明,术后肝动脉分支减少,呈枯枝状。对20例原发性肝癌进行了61次肝动脉化疗及栓塞。10例用多“弹头”微囊栓塞治疗,10例作化疗药物灌注,微囊栓塞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灌注法。  相似文献   
8.
骨脂肪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脂肪瘤1例报告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胡丽彩,刘璋女,35岁,因右膝关节疼痛,走路稍跛行,阵发性右膝关节活动受限入院。查体:右膝关节外观无畸形,有压痛,活动受限,X线检查:右胫骨上端髁间嵴下可见不规则透光区,呈蜂窝状,内有不规则硬化,病灶区骨皮质连续。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hTCR Vβ8.4基因修饰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转输给SCID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建立荷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SCID小鼠模型;用脂质体包裹hTCR Vβ8.4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将此PBMC回输入SCID小鼠体内,通过检测瘤重、肿瘤体积大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来观察hTCR Vβ8.4基因的抑瘤作用.结果回输hTCR vβ8.4修饰的PBMC组(即实验组)SCID小鼠的瘤重(1.402±0.812)g,瘤体大小(2.218±1.518)cm3;未经hTCR Vβ8.4基因修饰的PBMC组鼠瘤重(2.940±1.441)g,瘤体大小(3.591±1.546)cm3;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组鼠瘤重(4.010±1.777)g,瘤体大小(4.927±4.535)cm3;基因修饰组与PBMC组比较,瘤重抑制率52.31%.结论hTCR Vβ8.4基因能增强PBMC的抑瘤作用,为该基因用于肿瘤的临床基因免疫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龙胆泻肝丸干预防治鼻咽癌(NPC)患者放射治疗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意义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20例NPC放射治疗患者,分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从放疗开始时服用安慰剂。当各组放疗剂量达到20Gy、30Gy和50Gy直到放疗结束后6个月,服用药物龙胆泻肝丸干预治疗。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放疗总剂量为70-78Gy。动态观察药物在整个观察期内对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RSOM)患者的干预治疗作用,并将各组不同时段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药物对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干预治疗效果。结果随着放疗时间的推移,各组出现RSOM的最早时间点为放疗剂量达30Gy时,放疗结束后3个月和放疗结束后6个月是RSOM的高发期,并且RSOM的发生并不随着放疗的结束而终止。结论NPC患者在整个观察期内,出现SOM的最早时间点为放疗剂量达30Gy时,而最明显的时间点为放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时。如能尽早进行干预,可降低SOM的发病率,改善NPC患者放疗中及放疗后的听力损害,提高其生活质量。龙胆泻肝丸能明显降低NPC患者在整个观察期内RSOM的发病率,其对RSOM的临床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