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增殖的影响,以探索体外培养HAMSCs的最适条件。方法分离、培养HAMSCs,选取第3代细胞进行鉴定及检测。实验组将bFGF分为0.1、0.5、1、5、10、20、40、80ng/ml共8个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只加HAMSCs,不加bFGF;空白对照组只加培养基。各组孵育48h后加入Am-Blue试剂,继续孵育,待培养基由靛青蓝色开始变成粉红色时取出用酶标仪测量各组的吸光度(OD),重复3次实验。结果 0.5、1、5、10、20、40、80n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ng/ml组与0.5、1、5ng/m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ng/ml组与40、80ng/m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表明bFGF促增殖作用最强的最小浓度为10ng/ml。结论 bFGF能够促进HAMSCs增殖,且促增殖作用最强的最小浓度为10ng/ml。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5岁.因"突然发现左眼视力明显下降2个月"于2008年10月20日来诊,不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症状,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无外伤史及家族病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预置标记线在泪道内窥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其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泪道阻塞患者60例 (60眼)进行泪道内窥镜手术,按患者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2组,单号作为对照组术中不预置标记线, 即传统方法治疗;双号作为观察组,即先预置标记线。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中泪道黏膜损伤、出 血、穿孔(假道)、眼睑水肿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χ2 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中可清晰地观察预置标记线的数量,结合泪道解剖学特征来判断泪道内窥镜探头所处位置, 如泪道内窥镜下显示1根标记线提示在泪小管内;显示2根标记线汇聚处提示在泪总管内;显示2根 标记线并且操作空间增大提示在泪囊内;显示2根标记线,可见黏膜皱襞提示在鼻泪管内。观察组 术中泪道黏膜损伤发生率(16%)、术中出血发生率(13%)和眼睑水肿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52%、5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8.543,P=0.003;χ2 =8.718,P=0.003;χ2 =4.069, P=0.044);而术中穿孔(假道)对照组中发生了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01,P=0.973)。术 后组间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898,P=0.168)。2组中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均为少 量,术中注水后不影响操作,术后少许出血者2 d内均能自行止血。结论:泪道内窥镜手术中应用预 置标记线能更好地操控内窥镜检查及手术,能准确定位操作所处的位置,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不同消化分离方法提取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的分离效果,以供选择一种更有效的分离方法。方法: 将新鲜羊膜组织分成4片6 cm×6 cm大小的组织块,采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消化分离:第1组:先刮除+胶原酶Ⅱ组;第2组:先刮除+胶原酶Ⅳ组;第3组:先剪碎+胶原酶Ⅱ组;第4组:先剪碎+胶原酶Ⅳ组。对这4组原代培养HAMSCs进行存活数、形态学观察比较,第3代 HAMSCs抗原检测及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结果: 第1组和第2组的HAMSCs存活数高于第3组和第4组(P<0.05)。第1组和第2组的HAMSCs成份较第3组和第4组纯净,后2组夹杂着一些团状的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抗原结果显示CD29、CD44、CD73、CD90、CD105表达阳性,CD31、CD34、CD45、HLA-DR表达阴性,Vimentin、SSEA-3、SSEA-4、OCT-4、telomerase结果阳性。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成功。结论: 通过先将人羊膜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消化后,再将HAECs刮除干净,然后剪碎再用胶原酶消化的改进方法对HAMSCs保护较好,较易提取,获取细胞量和纯度均较传统方法高。胶原酶Ⅱ和胶原酶Ⅳ2种消化酶对HAMSCs的提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2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42例,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入组人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成像特点。结果:经检查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患者V、PSV以及HR均高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健康对照组(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患者T低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健康对照组(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V、PSV、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HR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检查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患者Vmax以及Vmin均高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健康对照组(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Vmax以及Vmin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进行鉴别,可将STA血流动力学量化指标作为诊断依据,可以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总结1例开颅手术后纹带棒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病原体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开颅手术后发生纹带棒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开颅手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及颈抵抗,有反复发热。脑脊液化验示炎性改变,先后两次脑脊液培养,均检出纹带棒杆菌,诊断为颅内感染。根据药敏结果予以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9天后未再发热,脑脊液复查正常。结论 纹带棒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脑脊液等无菌体液中检出时,应警惕感染,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并根据药敏结果积极治疗,并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肖盼  张宇琼 《华南预防医学》2023,(10):1229-1232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特点,并分析影响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市2家三甲医院收治的烧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创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采用自制信息收集表收集烧伤患者基本信息、烧伤情况、合并慢性疾病及治疗情况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烧伤患者创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创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烧伤患者1532例,共287例发生创面感染,感染率18.73%。287例感染患者共检出36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8株(67.21%),居前3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89株(24.12%)、鲍曼不动杆菌50株(13.55%)、肺炎克雷伯杆菌32株(8.67%);革兰阳性菌121株(32.79%),居前3位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14.36%)、表皮葡萄球菌43株(11.65%)、粪肠球菌9株(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烧伤面积(10%~30%OR=1.932,31%~49%OR=4.352,≥50%OR=9.655)、烧伤深度(深Ⅱ度OR=2.048,Ⅲ度OR=4.170)、合并吸入性损伤(OR=2.542)、早期休克(OR=4.593)、合并糖尿病(OR=7.708)、抗菌药物使用≥3种(OR=4.705)、住院时间(15~29 d OR=9.289、≥30 d OR=9.787),入住ICU(OR=2.770)是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与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住院期间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感染风险,预防创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增殖的影响,以探索体外培养HAMSCs的最适条件。方法分离、培养HAMSCs,选取第3代细胞进行鉴定及检测。实验组将bFGF分为0.1、0.5、1、5、10、20、40、80ng/ml共8个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只加HAMSCs,不加bFGF;空白对照组只加培养基。各组孵育48h后加入Am-Blue试剂,继续孵育,待培养基由靛青蓝色开始变成粉红色时取出用酶标仪测量各组的吸光度(OD),重复3次实验。结果 0.5、1、5、10、20、40、80n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ng/ml组与0.5、1、5ng/m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ng/ml组与40、80ng/m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表明bFGF促增殖作用最强的最小浓度为10ng/ml。结论 bFGF能够促进HAMSCs增殖,且促增殖作用最强的最小浓度为10ng/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干预对青光眼病人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青光眼病人110例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分配法设计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护理干预。采用生存质量(QOL)评定量表评估病人生存质量情况,应用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价病人的遵医行为。[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明显提高青光眼病人的遵医行为,减少视功能损伤,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