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振杰  王子岩  纪忠  郑士友 《河北医学》2000,6(12):1082-1084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胆总管外引流术92例,死亡10例(10.9%);胆总管外引流附加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或肝脓肿引流术共32例,死亡6例(18.8%);胆道内引流术30例(胆肠吻合24例,奥狄括约肌切开成形术6例),死亡8例(26.7%)。全组治愈130例,死亡24例,总病死率为15.6%。结论:ACST诊断明确后及早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方式的选择以简单、有效为原则,积极防治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炎性介质及其信号通路miR-146a/TLR4/NF-κB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 鼠,随机分为休克不复苏组(SR,n=24),醋酸钠林格液组(AR,n=24)及乌司他丁组(UR,n=24)。通过股动脉放血将3组制成休 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在30~40 mmHg),SR组休克制备成功后不予复苏,并分别于休克后1、4、6 h(若大鼠死亡则大鼠死亡即 刻)取大鼠肺组织;AR组、UR组分别系维持休克60 min后应用醋酸钠林格液、醋酸钠林格液联合乌司他丁进行30 min液体复 苏,并分别于复苏后1、4、6 h取大鼠肺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miR-146a、TNF-α、IL-1、IL-4、IL-6、 IL-10的mRNA含量以及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IκB-α、p-IκB-α、NF-κB p65、IRAK4、p-IRAK4(Thr345、Ser346)、 p-IRAK4(Thr342)、TRAF6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光镜下观察3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休克组相比,醋酸钠林格液组 肺组织炎症浸润程度稍减轻,其中miR-146a、IL-4 和IL-10 的mRNA水平升高(P<0.05),IκB-α、p-IRAK4(Thr342)及p-IRAK4 (Thr345、ser346)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TNF-α、IL-1和IL-6的水平降低(P<0.05),TLR4、MyD88、NF-κB p65、p-IκB-α、IRAK- 4及TRAF6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醋酸钠林格液组比较,乌司他丁组的肺组织炎性损伤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升高了miR- 146a、IL-4 和IL-10 的mRNA水平(P<0.01)及IκB-α、p-IRAK4(Thr342)及p-IRAK4(Thr345、ser346)的蛋白表达(P<0.01),降低 了TNF-α、IL-1和IL-6的水平(P<0.01)和TLR4、MyD88、NF-κB p65、p-IκB-α、IRAK-4及TRAF6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乌 司他丁联合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可能是通过增强miR-146a的表达,负反馈调控TLR4/NF-kB信号通路,进而 调节体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平衡,以达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胆道再次手术2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总结胆道疾病再手术的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28例胆道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胆道结石的残留和复发,占本组病例的74.1%;其次为胆道损伤、吻合口狭窄、漏诊肿瘤。再次手术治疗以合并肝叶切除、胆肠吻合(部分为皮下盲袢式)、T管引流为主。结论:胆道再手术以胆道疾病本身原因为主,亦有医源性因素,再手术前应充分准备,系统检查,全面分析,术中仔细探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避免胆道反复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HS)的抢救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栓弹力图凝血休克时间[(K)、凝血反应时间(R)、最大凝块强度(MA)等]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H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醋酸钠林格液组(AR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各20例。AR组复苏液体采用醋酸钠林格液,LR组复苏液体采用乳酸钠林格液,复苏方法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分别于开始复苏前及复苏1 h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液样本,通过比较2组病人外周血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观察2种液体的复苏效果。结果复苏开始前,2组病人外周血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 h后,与LR组相比,AR组病人外周血的凝血酶时间和血栓弹力图的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比乳酸钠林格液,醋酸钠林格液复苏HS病人,能更好地控制病人的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的相关参数,使得HS病人的液体复苏在早期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梗阻性黄疸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胆总管的方法制作急性梗阻性黄疽动物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胆总管结扎(BDL)组、胆总管结扎血必净治疗组(XBJ)、假手术组(SO)3组。XBJ组在胆总管结扎后48h开始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BDL组和SO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第3、7、14天各取6只大鼠采样,观察血清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内毒素(ET)含量,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急性胆道梗阻后,血清TBIL、CK—MB、ET水平及心肌组织MDA含量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增高,心肌组织SOD含量减少。XBJ组与同时相BDL组比较,血清TBIL、CK—MB、ET水平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减少,心肌组织SOD含量增高。光镜下可见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心肌损伤加重,XBJ组与同时相BDL组比较,心肌损伤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胆道梗阻所致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内毒素血症、TNF—α作用及对抗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及其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分类及外科治疗.结果 56例肝脏良性占住病变中肝血管瘤31例,肝囊肿5例,肝脓肿4例,肝包虫病1例,肝细胞腺瘤4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5例,肝平滑肌瘤1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炎性假瘤3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率100.0%.结论 肝良性占位病变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征性,有的病例少见,诊断不易.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良性占住性病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 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病为胆囊结石18例,胆总管结石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5 例,未见胆囊及胆管结石但有胆总管扩张表现 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11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23例。34例均在采用保守治疗的同时实施早期微创治疗,其中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15例;胆囊穿刺引流术1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4例;经皮穿刺胰周引流术+胆囊穿刺1例,经皮穿刺胰周引流术+PTCD 4例,其中3例(8.82%)经上述治疗后无缓解施行急诊手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胰周引流术1例,以及加腹腔减压术2例)。结果 3例急诊手术患者中,2例治愈出院后无ABP再次发作,1例死亡;26例(76.47%)择期手术(胆囊切除术2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 4例),随访期间,无ABP再次发作;4例( 11.76%)患者暂未行手术治疗,随访期间4例中均无ABP再次发作;1例患者微创介入治疗(PTCD)后,住院期间死亡未行手术治疗。全组并发心功能损害15 例(44.12%),肾功能损害 11 例(32.35%),肝损害 12例(35.29%),急性肺部感染9例(26.47%)。治愈32例(94.12%),死亡2例(5.88%)。结论 对于ABP的治疗应按不同病因和病期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ERCP、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或胆囊穿刺引流或胰周引流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复苏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创伤组),随机分为醋酸钠林格氏液(AR)组和乳酸钠林格氏液(LR)组,各28例,另选择健康医师志愿者18名设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和Treg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IL-6、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组(LR组+AR组)外周血Th17、Treg比例及IL-17、IL-6、IL-23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 < 0.01)。复苏前,LR组和AR组病人外周血Th17、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30 min,LR组Th17比例和IL-6、TNF-α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AR组(P < 0.05~P < 0.01);2组Treg比例、IL-17、和IL-23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 h,LR组和AR组各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乳酸钠林格液相比,使用醋酸钠林格液早期复苏能更进一步抑制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外周血Th17、IL-6和TNF-α释放,进而减轻病人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6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行保守治疗的6例均在3周内死亡.手术治疗30例,死亡7例,病死率23.3%.在几种手术方法中,以急诊肝叶切除疗效最好,生存1年以上的6例中,肝叶切除占5例,最长1例存活3年8个月.肝动脉置化疗泵的疗效次之,5例中有1例生存1年以上.结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争取做急诊肝叶切除术,对不能切除者要用肝动脉置化疗泵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病情轻重程度评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1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按照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分为SAP患者37例,非SAP患者34例,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HBP、CRP水平,并对其进行APACHEⅡ评分,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BP、CRP以及二者联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结果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P、CRP水平高低与APACHEⅡ评分有关(r=0.759、0.365,均P < 0.05);由ROC曲线可知,HBP、CRP、HBP+CR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792、0.869。   结论   HBP、CRP与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程度有正相关性,且HBP的相关性较CRP高,HBP、CRP两者均可很好地预测SAP, 两者联合预测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单个指标预测,HBP联合CRP检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