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患者 女,18岁,身高1.45 m,体重37 kg.因原发闭经就诊.查体:智力正常、手指细长,后发际不低、面部多痣,阴毛、腋毛缺如,外阴幼女型.超声:始基子宫,卵巢未探及.性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增高,雌二醇降低、催乳素、孕酮、黄体生成素及睾酮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2.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一家系2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神经性别女,19岁。以原发闭经前来就诊。查体:身高166cm,体重57kg,智力表型正常;乳房发育良好同正常女性,阴毛、腋毛缺如,女性外阴,阴道口闭锁,阴蒂肥大,左侧大阴唇深部有实性结节。B超示:盆腔内未见子宫及卵巢声像,性激素测定:睾丸酮为4.2ng/ml(正常女性〈0.9ng/ml,男性为2.5~10.5ng/ml);行常规外周血染色体检查,计数50个核型,分析10个,染色体核型为46,XY。后进行左侧大阴唇内结节切除术,病理切片显示为睾丸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良孕产史及表型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511例遗传咨询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11例中共检出48例染色体异常,异常检出率为9.39%。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和表型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遗传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可分为低血钙和低血磷两种类型。本文将介绍一家族性(一家三代)典型的低血磷佝偻病发病情况,以期大家对该病进行更深刻的认识、研究及作必要的防范。1 一般资料 男性,7岁因身体外观发育畸形前来本部就诊。体检:身高90 cm,明显低于同龄儿童;“O”型腿典型且头大方颅,并有串珠肋。主诉长时间行走下支疼痛。治疗及检测史:病人曾大量服用过VitD、钙片等药物,但病情无变化;曾多次进行类风湿、抗链“O”等相关检查,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者,女,60岁,智力表型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外周血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核型分析10个。染色体核型均为46,XX,inv(9)(p11q13),inv(9)(p11q13)。见照片。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畸变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染色体畸变核型特点,为人类遗传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受检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镜下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显微摄影分析10个核型。结果在1065例生殖咨询者中,染色体畸变率为15.7%。其中按畸变类型分类,数目畸变率为9.9%,结构畸变率为2.3%,染色体多态性畸变率为3.5%;按染色体不同分类,常染色体畸变率为11.7%,性染色体畸变率为4.0%。结论人类常染色体易发生畸变,数目畸变是人类染色体畸变的主要类型,结构畸变多发生在常染色体中,染色体多态性以大Y和小Y为主。  相似文献   
7.
病例:患者女,10个月,系第一胎,足月顺产,因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来我院就诊。检查:身长65 cm,体重6kg,特殊痴呆面容,双上眼睑中度下垂,眼距宽,头竖起不稳,不会坐,不认人,不能翻身,双手呈半握拳状,不能平伸,四肢肌张力减退,漏斗胸,脐疝,智力低下。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核型为46,X  相似文献   
8.
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技术对217例宫外孕患者诊断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育龄妇女异位妊娠 (宫外孕 )临床上很常见 ,若不及早发现和治疗 ,会因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诊断宫外孕的方法主要靠临床症状、B超及监测可疑患者血清内 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的水平。在近 2 a的时间内 ,我们利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技术 (IEMA)对 2 17例宫外孕患者进行了 β- HCG血清水平的监测 ,现把测定结果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 45岁间的育龄妇女 ,因停经 (4 0~ 5 8d)、腹痛、阴道出血 (部分因出血过多至晕厥或休克 )等症状到本院就诊。自 1998- 0 1~ 2 0 0 0 - 12我们共接诊了 30 0多例此类患…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出生时由于各种原因 (如早产、难产等 )造成的心脏损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尽管采取了如剖腹产等接生措施 ,但此种病例即使在医疗条件比较优越的国外 (如美国 )仍占据10 %左右[1 ] ,在国内其比例就更高。从 1999年下半年到 2 0 0 0年年底 ,我们发现了 6 7例 ,我们利用特异性诊断心脏损害的生物标记物—肌钙蛋白 T和 CK- MB对这些病例分别进行了测定 ,现把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 ,出生时部分有早产或难产史 ,经临床症状、ECG和 UCG检查证实患有心脏损害 (MI)。临床症状 :嘴唇青紫 ,面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世界首报3例染色体异常核型的遗传特点。方法:取受检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镜下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显微摄影分析10个核型。结果:例1为4号染色体长臂部分三体综合征,例2为t(2;9)平衡易位携带者,例3为t(1;8)平衡易位携带者。结论:世界首次发现的3例异常核型,其异常核型均来自于母亲的平衡易位,妊娠结局为痴呆儿、自然流产、畸形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