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压力负荷性左室肥厚大鼠心功能异常及心肌钠钙交换体(NCX)和肌浆网钙泵(SERCA2a)的表达变化.方法 缩窄大鼠腹主动脉制备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测定在体血流动力学及左室重量指数(LVWI),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左室组织NCX及SERCA2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升高(P<0.01,P<0.001);左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01)及左室NCX mRNA表达上调(P相似文献   
2.
神经炎症贯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神经炎症有助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而当炎症反应过度时则会造成细胞的损伤,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恶化。对神经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神经炎症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中药天然药物治疗神经炎症这一新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张伟  石海莲  吴晓俊  杨睿  王峥涛  刘梅 《安徽医药》2016,20(9):1621-1625
血-脑屏障(BBB)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动态平衡的关键因素。BBB异常伴随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BBB异常的病理机制不同,而药物对BBB异常的改善作用也严重影响药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本文主要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状态下BBB异常的分子机制及中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两方面进行综述,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靶向血脑屏障药物的研发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疏肝饮及其组分对反复避水应激(RWAS)大鼠内脏痛觉过敏(VHL)的调节作用,并探讨疏肝饮是否通过调节背根神经节(DRG)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1(TRPV1)和结肠组织中P物质(SP)表达起作用。方法:应用RWAS法复制具有VHL特点的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观察疏肝饮及其组分对结直肠扩张(CRD)引起大鼠腹壁收缩反射(AWR)压力阈值的影响;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P和DRG中TRPV1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大鼠引起AWR的压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疏肝饮可以使模型大鼠引起AWR的压力阈值明显升高;疏肝饮及其组分可以降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高表达的SP和DRG中高表达的TRPV1。结论:疏肝饮可以改善RWAS大鼠的VHL,其作用机制与其调节结肠组织中SP和DRG中TRPV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旨在探讨越南人参皂苷R7(R7)对LPS及TNF-α联合诱导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6的激活抑制作用及机制。取对数生长的C6细胞,在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饥饿培养24 h后,使用0.25%胰酶将其消化收集,按1.5×106个/mL密度接入培养板中培养过夜。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无药物处理),模型组(LPS 1 mg·L~(-1),TNF-α10μg·L~(-1)处理24 h),给药组(分别用6.25,12.5,25,50,75μmol·L-1R7,4μmol·L~(-1)L-NMMA预处理2 h后,再经过LPS 1 mg·L~(-1),TNF-α10μg·L~(-1)刺激24 h)。处理之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培养基中NO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IL-6,TNF-α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相关炎症基因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细胞中NF-κB信号分子的激活。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对比,R7量效相关性降低C6细胞的NO释放水平,其IC50约为34μmol·L~(-1);同时,R7减少LPS及TNF-α刺激造成的细胞增殖。50μmol·L-1R7可以显著降低iNOS(P0.001),TNF-α(P0.001),IL-1β(P0.05)以及COX-2(P0.001)的基因表达,不能下调IL-6的基因表达,但可以减少TNF-α(P0.001)及IL-6(P0.001)的释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剂量R7(25,50,100μmol·L-1)均可显著抑制NF-κB转录活性(P0.05,P0.01及P0.001)。研究表明,R7可以抑制LPS及TNF-α联合诱导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及分泌,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转录活性相关,提示其在神经炎症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ASI)对γ-干扰素(IFN-γ)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方法: 不同浓度的ASI(25,50,100 μmol·L-1)预处理BV-2小胶质细胞2 h后,以IFN-γ刺激1.5 h或24 h,分别收集细胞培养基上清和细胞。分别以Griess和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qPCR法检测细胞中CD11b,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TAT1/IκB/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 结果: ASI能显著抑制 IFN-γ诱导BV-2细胞NO和 TNF-α水平的升高(P<0.001);进一步研究表明,50 μmol·L-1ASI能够显著抑制细胞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P<0.01,P<0.05),并表现出下调iNOS mRNA表达的趋势,但对BV-2细胞CD11b的mRNA水平无显著影响;同时,ASI显著抑制IFN-γ诱导上调的 pSTAT1,pIκB和pNF-κB的蛋白表达。 结论: ASI能够抑制IFN-γ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其机制与其抑制STAT1/I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炎症状态下小胶质细胞IL-1β,TNF-α以及iNOS的基因表达,从而减少NO和TNF-α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45只雄性Spar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肥厚模型组和雷米普利治疗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手术制备心肌肥厚模型,造模12周后ig给予雷米普利1mg·kg-1,每天1次,连续12周。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压变化速率最大值(±dp/dtmax);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Van Gieson染色法测定心肌间质和心肌血管纤维化程度;实时PCR法测定胶原Ⅰ型和胶原Ⅲ型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DP和LVSP分别升高了103.9%和37.7%;LVMI、心肌间质和血管纤维化分别增加了35.5%,306.3%和104.1%;胶原Ⅰ型和胶原Ⅲ型mRNA表达分别上调2.1倍和4.4倍。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雷米普利组大鼠LVEDP,LVSP和LVMI分别降低了62.5%,27.4%和18.6%;大鼠心肌间质和心肌血管的纤维化分别降低了44.9%和55.6%;心肌组织胶原Ⅰ型和胶原Ⅲ型mRNA表达分别降低了44.8%和67.0%。结论雷米普利能改善高血压并发左心室心肌肥厚伴心肌舒张功能不全大鼠的心肌舒张功能,可能与其延缓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进程有关,提示雷米普利对舒张性心力衰竭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崇明苦草水提物对早孕流产大鼠产后恶露不绝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米非司酮12.4 mg/kg和米索前列醇0.13 mg/kg建立早孕流产大鼠模型,并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崇明苦草水提物1、2、4 g/kg组和阳性对照益母草膏3 mL/kg组,受孕大鼠正常生产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7 d后,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给药期间子宫出血量;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流变学变化;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四项指标;HE染色法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CD34检测子宫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测定血浆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含量,Westre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子宫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子宫出血量显著增多,子宫内膜损伤显著,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上升,APTT、PT、TT显著延长(P<0.01),而FIB含量显著降低(P<0.01),大鼠子宫宫腔黏膜上皮不完整、黏膜有皱襞或宫腔中有脱落物,内膜明显增厚,子宫中MVD显著减少(P<0.01),血浆TXB2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6-keto-PGF1α含量显著升高(P<0.01);TXB2/6-keto-PGF1α的浓度分数显著降低(P<0.01),子宫组织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崇明苦草水提物2、4 g/kg组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全血黏度降低,凝血时间缩短(P<0.05或P<0.01),而FIB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残留的蜕膜组织和绒毛减少,子宫内膜修复较好,MVD明显增加(P<0.05或P<0.01),血浆中TXB2含量明显升高,6-keto-PGF1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TXB2/6-keto-PGF1α的浓度分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崇明苦草水提物各组均明显下调子宫组织VEGF蛋白表达(P<0.05或P<0.01);4 g/kg组子宫组织中Vegf mRNA过度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崇明苦草水提物显著改善产后恶露不绝,其功能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加速止血,减少淤血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参芪健胃颗粒对胃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裸鼠皮下注射胃癌细胞MGC803制备裸鼠胃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50 mg/kg组、参芪健胃颗粒960 mg/kg组,各组灌胃或腹腔注射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3 d相同时间测量肿瘤大小及裸鼠体质量,给药21 d后处理动物,剥离肿瘤并称质量;HE染色法检测参芪健胃颗粒对裸鼠胃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TUNEL法检测参芪健胃颗粒对裸鼠胃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参芪健胃颗粒对裸鼠胃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凋亡、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参芪健胃颗粒960 mg/kg组显著抑制裸鼠胃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显著改善移植瘤组织的病理,促进移植瘤组织细胞的凋亡(P<0.01),明显下调移植瘤组织糖酵解相关蛋白磷酸化丙酮酸脱氢酶α1(p-PDHA1)、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HK1)和乳酸脱氢酶(LDHA)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显著降低移植瘤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黄连、吴茱萸水提物对二甲肼(DMH)诱导的大鼠结肠癌癌前病变的作用及其对结肠上皮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DMH制备大鼠结肠癌模型;应用形态学的方法测定经过细微分离获得的完整肠腺内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变化;应用甲基绿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计数中、降结肠异变肠腺病灶(ACF)数目。结果 黄连、吴茱萸能够明显抑制模型组动物ACF的形成。模型组动物中、降结肠肠腺内细胞增殖显著增加,而黄连、吴茱萸能够明显抑制中、降结肠肠腺内细胞的增殖;模型组动物降结肠肠腺内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而中结肠肠腺内细胞凋亡较正常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吴茱萸能够显著促进中、降结肠肠腺内细胞的凋亡,黄连无促进肠腺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黄连、吴茱萸能够显著抑制结肠癌癌前病变ACF的形成,提示其对结肠癌可能具有抑制和临床治疗作用,其中吴茱萸的作用部分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实现,而黄连对肠腺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但对肠腺细胞的凋亡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