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报告1例伴有低亚二倍体复杂异常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并探讨其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用13q14、p53、Rbl、lq21一系列单色探针和IgH/CCND1双色双融合探针对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结果 R显带核型分析提示该患者5个细胞为包含35条染色体的低亚二倍体核型,3个细胞为低亚二倍体克隆的复制,另外4个细胞为正常核型.间期荧光原位杂交证实核型中存在1号、13号、14号、17号染色体单体,且显示marl来源于11号染色体并造成CCND1基因的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显示其有低亚二倍体克隆峰,DNA指数为0.8426.结论 低亚二倍体核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发生率极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分子异常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寡脱氧核苷酸(DSP30)和IL-2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常规染色体检测中的价值。方法DSP30联合IL-2刺激CLL细胞增殖,CLL细胞培养72 h后进行染色体制备,采用R显带法进行核型分析。对85例患者进行FISH检测,与同期核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9例CLL患者中,无分裂象者5例,84例(94.38%)患者染色体分析成功,51例检测出染色体异常,异常检出率为60.71%(51/84),复杂核型者占52.94%(27/51)。对85例CLL患者进行了FISH检测,FISH探针为D13S25、RB1、P53、ATM、cen12。FISH检测结果显示74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87.06%(74/85),其中复杂核型2例,占2.70%(2/74)。85例进行FISH检测的CLL患者中,50例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30例核型正常,5例无分裂象,异常检出率为62.50%(50/80);其中FISH检测异常而核型正常者25例,核型异常而FISH检测正常者4例,两者结合检测出异常者78例,异常检出率91.76%。FISH检测到的13q-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核型分析(69.41%对16.67%,P<0.001),11q-、+12、17p-异常检出率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核型分析对复杂异常的检出率(50.98%)高于FISH(2.70%)。另外,根据FISH结果进行预后分层的11例低危和9例中危患者均为复杂核型,根据核型结果被归为高危组。结论DSP30联合IL-2可以提高CLL患者常规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对复杂异常核型的检测更为有效。FISH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核型分析方法,对缺失片段较小的13q-异常更为敏感,两者结合不仅将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提高至91.76%,还可对CLL患者进行更为准确的预后分层,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验证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ligodeoxynucleotide,CpG-ODN)免疫刺激是否能提高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核型异常检出率.方法 抽取57例B-CL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分别加入CpG-ODN DSP30+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美洲商陆(pokeweed,PWM)和IL-2后进行培养,5 d后按常规收获并制备染色体,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应用Cen12、D13S25、Rb1、ATM、P53、MYB和IgH探针对其中19例核型正常的患者进行组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抽提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mmunoglobulin variable heavy chain,IgVH)并进行DNA序列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白血病细胞的CD38和ZAP70表达.结果 DSP30+IL-2组的异常核型检出率(43.85%)明显高于PHA组(15.09%)、PWM组(17.31%)和IL-2组(3.13%)(P<0.01).DSP30+IL-2组共检出畸变52种.数目异常以+12或+12伴其它异常为最多见(9例);结构异常以易位为最多见(14例),包括平衡易位11例和不平衡易位3例,前者中又以14q32重排为最多见(7例).FISH显示19例正常核型患者中13例(68.42%)显示1种或多种异常,包括12三体和p53缺失各l例,IgH重排和部分缺失各1例,13q14.3缺失11例,其中5例合并RB1缺失,1例合并RB1部分缺失,未见ATM和MYB缺失者.PCR揭示10/18例有IgVH突变(55.55%).FCM检测揭示10/45例CD38+,35/45例CD38-,11/27例ZAP70+,16/27例ZAP70-.同时进行CD38和ZAP70检测的26例中,5例为CD38+ZAP70+,13例为CD38-ZAP70-,2例为CD38+ZAP70-,6例为CD38-ZAP70+.统计学分析揭示复杂核型异常与IgVH无突变之间有相关性,但未发现CD38或ZAP70表达与核型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CpG-ODN可显著提高CLL的核型异常特别是各种平衡和不平衡易位的检出率;FISH是常规核型分析的重要补充,二者结合能提供更全面的遗传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5号染色体三体作为唯一核型异常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中相当少见。该种病例由Sandberg等[1]于1988年首次报道,迄今文献累计16例,国内尚无相关文献报道。现将由本院收治的2例以5号染色体三体为唯一核型异常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伴新的t(8; 21)变异易位即t(7; 21)(p21;q22)易位患者的临床与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将AML患者的骨髓细胞经短期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R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利用AML1/ETO双色双融合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的转录本拷贝数.结果:患者的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为t(7; 21)(p21;q22)易位.86%的骨髓细胞为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融合基因转录本为51 440个拷贝/10 000个内参Ab1基因拷贝.结论:t(7;21)(p21; q22)是一种新的t(8; 21)(q22; q22)变异易位,与其他类型的t(8; 21)变异易位相似,预示有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有22三体(+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inv(16)的发生率,以及inv(16)荧光原位杂交(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对于+22AML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红、绿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的CBFβ基因探针对19例核型分析中伴有+22克隆件异常的AML患者进行间期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例+22AML,中FISH检测发现13例(68.4%)为CBFβ重排阳性,包括M4EO 7例,M5 3例,M2a 2例,M1 1例;6例患者CBFβ重排为阴性,包括t(8;21)M2 1例,t(6;11)M5 1例,复杂核型异常2例,不伴有其他异常而以+22作为唯一异常的M2 2例.14例的随访资料显示CBFβ重排阳性的11例中10例尚存活,仅1例死亡,而CBFβ重排阴性的3例均已死亡.结论 +22为inv(16)AML最常见的继发性改变,因此有预测inv(16)AML的价值,+22AML的预后与inv(16)而不是与+22本身相关;FISH检测不仅对于确诊inv(16)有重要价值,而且有助于明确+22AML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6岁.因全身乏力1周于2007年10月24日来我院就诊.查体: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见肿大,胸骨无压痛.血常规:Hb 35g/L,WBC 4.6×109/L,BPC 9.0×109/L.外周血分类:原始+幼稚细胞0.57.骨髓象:原始粒细胞0.670,早幼粒细胞0.180,大部分含1~3个核仁,胞质量少至中等,Auer小体易见,POX染色强阳性.  相似文献   
9.
染色体分析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均有重要意义.然而,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C)技术只能在55%左右的成人AML检出克隆性核型异常,45%左右的AML仍显示正常核型.本文对近年来采用新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AML中隐匿性和复杂性染色体异常的研究作了文献复习,指出它们和CC是互相补充的,确实能提高CC分析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代替CC分析,应根据医学经济学原则有针对性的加以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1例伴有ins(15;17),t(2;17;20),+8复杂异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e leukemia,APE)病例进行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 按常规制备染色体,以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并先后作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luores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染色体涂染和PML-RARa双色FISH检测.结果 R显带核型分析为47,XY,2q-,+8,17q+,20p+;M-FISH检测为:47,XY,t(2;17;20)(q24;q21;p13),+8;染色体涂染证实了2qZ4以下片段易位到17q21上和17q21以下片段易位到20p13上;双色FISH示17号染色体上RARa(retinoic acid receptora,RARe)基因部分片段插入到15号染色体形成PNL-RARa融合基因,即ins(15;17)(q22;q21.1q21.3).结论 FISH技术是明确隐匿/插入易位的可靠手段,凡形态学拟诊为APL而常规核型分析未发现t(15;17)者均应进行FISH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