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归因方式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归因方式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16名大学生为对象,运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筛选出12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与诱导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①t检验中,低自尊的归因方式平均分为14.69,高自尊被试的归因方式平均分为12.93;②在方差分析中,对于被试失败前后焦虑差,自尊和归因方式的主效应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分别为F(1,118)=7.56,P<0.01,F(1,118)=4.83,P<0.05,F(1,118)=5.44,P<0.05。结论:自尊与归因方式均能起到缓冲失败后不良状态焦虑情绪的作用,两者在对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与不同宽恕的关系以及同伴接纳在自尊与不同宽恕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以446名初二学生为被试进行测量。结果:1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和不同宽恕之间均显著正相关,但自尊与宽恕自己比自尊与宽恕他人有更高的相关;2同伴接纳在自尊水平和宽恕自己、总的宽恕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自尊水平和宽恕他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对于不同的宽恕对象,自尊和同伴接纳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身体自尊(body esteem)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1].它是整体自尊(global self-esteem)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方法: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随机整群选取山东某大学大一和大二学生437名,采用自尊鼍表(SES)、内隐联系测验(IAT)、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中文修订版(PANAS-R)进行测验.结果:相关分析发现外显自尊(26.46 ±3.93)及外倾性(7.21±2.58)与积极情感(28.21±5.44)均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r=0.29,0.43;均P<0.001),与消极情感(16.96.±4.51)均呈负相关(r=-0.20、-0.23;均P<0.001),神经质(5.59±3.08)与积极情感负相关(r=-0.35,P<0.001),与消极情感正相关(r=0.51,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外显自尊、外倾性、神经质能预测积极情感(β=0.15、0.33、-0.20),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β=0.51)(均P<0.001).结论:当同时考虑两种自尊和人格特质时,外显自尊和某些人格特质均能预测积极情感,但只有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抑郁和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文理科别差异及其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抑郁形容词核对表、状态焦虑问卷对216名大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总体上,女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焦虑水平显著低于男大学生;理科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文科大学生;自尊、抑郁和焦虑三者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两两相关。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抑郁和焦虑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差井和文理科别差异以及三者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使用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分析比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用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SES)中文版、Lubin(1965)抑郁形容词核对表(DACL)F分量表和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焦虑问卷(S-AI)比较了大学生(大二)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在不同指标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和文理科别间的差异;②不同心理健康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的两两相关.结论 支持了"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这一著名论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不同类型启动下攻击行为的启动效应.方法:采用3×2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以161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样例启动(商纣王)、类别启动(暴君)、无启动对男女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①男性的攻击行为水平略高于女性;②样例启动会引起男性攻击行为的对比效应,即极端样例会使男性随后的攻击行为水平显著降低;而类别启动会引起女性攻击行为的对比效应,抑制女性随后的攻击行为.结论:不同启动类型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发散思维训练对62名初一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散思维训练对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探索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方法:以11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对62名(实验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57名(对照班)学生不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采用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中学生创造性个性测验、学生发散思维测验,对两班学生于实验前后施测。结果:训练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测验、发散思维测验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2.1/9.1±1.9,t=1.47,P=0.293;9.1±0.8/8.4±0.5,t=5.21,P=0.291)。训练后,实验班学生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测验评分较对照班提高(10.5±1.9/9.4±2.1,t=2.96,P<0.01);训练后发散思维测验评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11.0±1.8/8.8±1.8,t=7.69,P<0.01)。结论:发散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