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3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狂犬病在我省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预防措施上采用地鼠肾细胞培养人用狂犬病疫苗作为暴露后的免疫接种,但免疫后不尽人意,仍有少数罹患狂犬病致死。本文对10例使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生理盐水肠道冲洗辅助治疗真菌性肠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肠道冲洗辅助治疗真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真菌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温生理盐水(38~41℃)500~7000ml持续肠道冲洗,3~6h/次,1次/d,治疗1~3次。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肠道pH值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1),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真菌性肠炎腹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温生理盐水肠道冲洗可显著改善肠道环境,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洪素珍  芮立新 《癌症》1997,16(6):419-421
了解硒酸酯多糖对肿瘤患者丛内MDA及CuZn-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对60例肿瘤病人随机分成3组:不服硒组,服硒400μh/d组及服800μg/d组并与15名正常人对照比较。结果:癌症患者血清MDA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Se及CuZN-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服硒酸酯多糖者化疗后血清Se较不服者明显升高,CuZn-SOD也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11例患者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患者自体血回输纠正血容量。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血压控制均为满意;根据3D DCEMRA定位选择手术径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使14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结论:本文围手术期处理改进.可多华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可增加手术安全性;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医疗成本和异体输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PPNAD)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总结4例PPNAD的临床资料,4例均有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结果提示为功能自主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但影像学检查并未发现肾上腺肿瘤。结果:4例患者均行单侧肾上腺全切除术,手术标本均表现为肾上腺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外表和切面上见黑色或深褐色小结节,结节间皮质萎缩,光镜下见组成结节的细胞体积大,脑质嗜伊红染色、颗粒状,部分细胞脑质中的颗粒状色素颗粒具脂褐质染色特征。结论:PPNAD在青少年中是一种引起库欣综合征的罕见病因,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是治愈本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疗效评价及其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总结2004年3月~2008年12月间12例施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不阻断主动脉,鼻咽温维持在32~35℃,阻断上、下腔静脉,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心脏手术结束能顺利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0%,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1例心房切口缝合针眼渗血,行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第32h发生急性肺梗塞,均经治疗痊愈。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避免再灌注损伤,有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筛查2010年1月—2017年1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康复科诊断为脑卒中的68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中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在5年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分为骨质疏松症组46例和非骨质疏松症组59例。以5年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为结局,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骨质疏松症组发生骨质疏松的中位时间和95%可信区间。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发生骨质疏松症速度的因素。结果:性别(女性)(OR=8.145,95%CI:1.361~48.735,P=0.022)和年龄(OR=1.263,95%CI:1.135~1.406,P <0.001)对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具有影响;脑卒中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中位时间为3.42年(95%CI:3.14~3.69年);年龄对卒中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时间具有影响(HR=1.162,95%CI:1.029~1.313,P=0.016);相对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对卒中后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BALB/c小鼠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肥胖模型的差异。方法:32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雌性对照组、雌性高脂组、雄性对照组和雄性高脂组,每组8只。雌性对照组和雄性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雌性高脂组和雄性高脂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测量小鼠体重、内脏脂肪比、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血脂、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并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小鼠粪便菌群构成。结果:高脂饮食干预导致雄性小鼠体重和内脏脂肪比明显增加,病理表现为单个脂肪面积明显增大,肝脏脂肪滴堆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上升(均P<0.05),并出现明显胰岛素抵抗(P<0.01)。而雌性高脂组体重、内脏脂肪比、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与雌性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干预后小鼠肥胖相关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显著变化并存在性别差异,其中雄性高脂组肥胖相关菌属(如布劳特菌)相对丰度明显增加,菌群结构变化更明显。结论:高脂饮食喂养12周4周龄BALB/c雄性小鼠可稳定建立以内脏脂肪堆积、代谢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变...  相似文献   
9.
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可分为α地贫1(αα/--)、α地贫2(αα/α-),缺失型或非缺失型HbH病和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四种类型。其中以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最为严重,可致胎儿缺氧,引起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孕妇常有严重的妊娠中毒症及产后出血。因此,及早进行产前诊断,减少此类患儿出生是避免孕妇及其家庭痛苦的有效措施。 除非缺失型HbH病外,α地贫都是由于α基因缺失而致。这种缺失往往引起α基因内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变化,故缺失型α地贫可采用直接检测胎儿DNA上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方法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 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血浆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方法:对28名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三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RM1 F1 (n=10)、ORM1 S (n=8)和杂合子ORM1 F1S(n=10).受试者口服单剂量的硫酸阿米替林片50 mg,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血浆阿米替林总浓度(RP-HPLC)和游离浓度(微超滤离心/RP-HPLC). 结果:给药后12和24 h,三组不同ORM1表型者阿米替林血浆总浓度的经时过程、血浆t1/2、Cmax和tmax值相似.与ORM1 S表型组比较,ORM1 F1表型组的阿米替林游离浓度较高;而蛋白结合率较低,12 h为(82.77±4.05)%,24 h为(79.99±4.39)% (P<0.01).杂合子ORM1 F1S表型组的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介于两组纯合子表型之间. 结论:不同ORM1表型,将明显影响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的血清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ORM1 F1表型者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而游离型药物浓度最高.临床用药中应予以注意,并适当调整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