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清温颗粒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佐华  王胜春 《医学争鸣》1998,19(6):714-715
0引言清温颗粒是西京医院小儿科依据小儿感冒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不断改进、研制的一种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小儿上感已20a,疗效满意.经国家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审评,更名为疏清颗粒,于1998-01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由吉林敦化华康制药厂生产.1995-11~1996-01,按预订的统一方案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凡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符合中医辨证风热证候「‘,‘],年龄为6月龄~14岁.发病在48h内,未用过其它治疗,无高热惊厥史者,列为本次研究病例.本次受试者共463例,随机分为清温颗粒…  相似文献   
3.
王胜春  刘玉峰  苏明权  王强 《医学争鸣》2001,22(24):2257-2261
目的 调查中国地区淋病奈瑟氏菌 (NG)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状况 ,探讨高水平耐药的基因突变株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作用 .方法 对 9a来临床分离保存淋球菌流行株进行了体外环丙沙星 (CIP)药敏实验 .筛选出 76株高水平CIP耐药株 ,通过 PCR扩增了其中的 1 8株 NG的 gyr A和par C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基因 ,并对扩增子直接测序 .通过N he I酶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PFEG)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关系 .结果 环丙沙星的耐药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MIC≥ 1 .0 mg· L- 1的菌株由 1 993年的 5 .1 %上升到 2 0 0 1年的 2 1 .4% .对照组中的 1 8株敏感菌只有两株发生了 gyr A的单一突变 ,未发现 par C变异 ;而耐药组中 89% (1 6 )菌株的gyr A发生了 Ser- 91向 Phe的单一突变株或 (和 ) par C的双突变 .88.9% (1 5 )的菌株的 gyr A发生了 Ser- 91向 Phe和 Asp-95向 Gly的突变 .在发生 par C突变中 72 %属于 Asp- 86向Asn突变 .PFEG分析发现 1 0株具有完全一致的 gyr A和par C突变模式 .同时也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的 PFEG指纹图是不同的 .结论 研究表明 ,在中国 NG流行株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呈增长趋势 ;NG流行株对喹诺酮产生耐药性与gyr A和 par C基因双重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三株从临床婴儿腹泻患儿分离的ETEC在系统鉴定与药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R质粒与肠毒素(LT)质粒的检测。通过接合试验、转化试验及LT质粒检测证实:致婴儿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LT质粒能通过接合和转化而传递到不产生肠毒素的大肠杆菌C600中去,使其获得产生LT肠毒素的能力。但LT质粒不能通过接合和转化传递给绿脓假单胞菌。证明3株ETEC的LT质粒为传递性质粒,但其转移的范围可能较窄。  相似文献   
5.
IL—6和IL—8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型患者血清中IL-6和IL-8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IL-6和IL_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献血员)。IL-6和IL-8水平升高的顺序为重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结论:临床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和IL-8水平,可作为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血清sIL_2R及RBC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51例和40例正常对照组作血清sIL_2R(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RBCC3b受体花环率、RBC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酵母菌花环试验)测定。结果慢性胃炎患者血清sIL_2R水平(2750±2311KU/L)与正常对照组(1906±793KU/L)相比增高,RBC免疫功能降低;上述改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合并Hp感染者更明显(P<001)。血清sIL_2R与RBCC3bRR呈负相关(r=-057,P<001);与RBCICR呈正相关(r=072,P<001)。结论慢性胃炎患者有免疫功能紊乱,血清sIL_2R及RBC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71例慢性肾衰(CRF)患者及40例健康成人血及尿的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显示:CRF患者血清及尿液IFN-γ含量分别为(6262±2.68)ng/L和(43.01±2.57)n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5±7.10)ng/L和(75±6.14)ng/L](P<0001),但与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无显著相关性(血清及尿IFN-γ与BUN、Scr相关系数分别是r=0.2425、03056、01533和01750,P>005)。结论:IFN-γ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参与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网络调节,血清及尿液中IFN-γ水平受到机体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数量及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性别差异一般情况下 ,男性 5 0岁左右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发病率开始增加 ,其后明显加速 ;而女性约比男性晚 1 0岁左右 ,从 60岁左右其发病率开始增加 ,其后的发病速度比男性要快。随着增龄男女发病率的差别逐渐缩小。流行病学家也认为 5 0岁以下的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低 ,不足男性的一半 ,5 0岁以后开始增加 ,70岁以上时男女差别已非常小。一般认为冠状动脉病变发病率的差别差异是由内分泌环境的差异而引起的。其最大的原因为雌激素。即在闭经前雌激素在于抑制动脉硬化的进展 ,而闭经以后其效果消失 ,数年以后动脉硬…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效果。方法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资料进行分析,35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35例以此为基础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54.28%,皮肤紫癜消失、关节痛消失、腹痛消失及肾脏损伤消失所用的时间(5.12±1.40)天、(4.04±1.42)天、(3.31±2.03)天、(4.21±1.25)天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HSP患儿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可改善关节肿痛、腹痛、皮肤紫癜等症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WL)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及星状细胞(HSC)TGF-β/Smads信号转导蛋白对胶原I和Ⅲ型(COL~I、COL-Ⅲ)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以高脂低蛋白饲养、饮用10%乙醇,皮下注射40%CCl4,隔4天注射1次,连续6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灌胃给予WL3.86g/kg和秋水仙碱0.1mg/kg治疗1月;另体外分离HSC,以不同剂量的WL与HSC培养24h,最后3h加入TGF-β1 10ng/ml。实验结束后镜检肝细胞变性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同时ELISA法测定血清COL-I、COL-Ⅲ和培养液COL—I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COL-I、COL-Ⅲ、TGF-β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及HSC内COL—I、ProCOL—I、LN、α—SMA、ERK、p-ERK、TβRI、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结果WL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和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血清COL-I、CoL-Ⅲ含量增加,COL-I、COL-ⅢmRNA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L能明显下调肝组织α—SMA、LN、p-ERK、TβRI、COL—I、ProCOL-I蛋白表达,对ERK、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无影响;显著下调HSCα—SMA、TβRII、p-ERK、Smad7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SC分泌COL-I。结论WL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OL-I、COL-Ⅲ合成并增加COL—I降解,其作用位点是下调肝组织和HSCTGF-β/Smad、Ras/ERK信号通路蛋白p—ERK、TβRⅡ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