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脏神经(splanchnic nerves)中的传入纤维,携带许多内脏信息入中枢神经,但这些传入纤维在中枢内的分布,未见有详细报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跨神经节传递和敏感的TMB法的应用,为显示一级传入纤维带来便利。我们将HRP注入猫的一侧内脏大神经,HRP标记纤维的分布呈现:内脏大神经内的一级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分两路,一路经Li-  相似文献   
2.
3.
<正> 神经肽是以往廿年引人瞩目的课题之一。在中枢和周围神经元内,这类化合物被发现的种类一直在增加,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神经肽与经典递质共存,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以及乙酰胆碱和氨基酸类递质[Hokfelt et al.,in Fidia Research Foudation Neuroscience Award Lectures(Raven Press,New york,1987),vol.2,p.61]。共存的多种形式已被确定,然而神经递质与神经肽协同释放的机能仍不清楚。现有的资料证实神经肽在化学传递中可协助经典递质的传递,但在某些神经元内神经肽确实起主要的传递作用。这种作用在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尤为明显。这些细胞产生并释放垂体后叶激素—加压素和催产素,另外还有一些释放因子和抑制因子,如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抑素。然而,至少有一些研究表明,这些神经元还能产生和储存一种经典递质,例如,许多神经元含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以HRP浸泡猫肠系膜上丛近心断端,TMB法显色。观察到参与组成此丛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腹腔-肠系膜上神经节复合体尾侧部。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迷走神经背核主部的中三分之二,但偏头侧。在标记段的尾侧三分之二,标记细胞集中在核的外侧部;极少量标记细胞出现在延髓网状结构内,主要位于背核与疑核之间。标记的感觉神经元分布在结状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内,后者约占两者总数的71~74%。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见于T_2~L_4。较集中在T_8~L_2,占一侧标记细胞总数的87~88%。高峰节段在T_(13)和L_1,占34~36%。脊神经节的标记细胞中,约有3%大型标记细胞,分布在T_5~L_1,高峰在T_8或T_9,占一侧大型标记细胞总数的21%。上述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均为双侧。有一例动物在双侧薄束核内见到少量HRP标记纤维。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在电镜下观察脊髓侧角区单胺能和某些肽能纤维及末梢的突触组合。大鼠侧角内的5-HT、TH、SP和L-ENK免疫反应纤维均为无髓纤维。在侧角细胞簇内,这些纤维穿行于胞体之间,有的与胞体相邻,但很少与胞体形成轴-体突触。这些单胺和肽类纤维也与树突伴行,在树突束内数量最多。有时一小束无髓纤维都含同一种免疫反应物质。轴-树突触是各种免疫反应纤维终末所形成突触的主要形式。各种纤维终末所含的小泡多为圆清亮小泡,或兼有少数大颗粒泡。SP和L-ENK纤维膨体内的小泡与其终末内者不同,大颗粒泡较多,有时约占半数。各种免疫反应终末所组成参与的突触,对称或非对称型均不显现优势。  相似文献   
8.
9.
脊髓的中间外侧核(IML)呈簇状分布。簇内神经元为梭形,卵圆形,三角形和多角形,纵向排列。本文以计算机图象分析仪对大鼠IML簇的各径进行了测量。不同节段细胞簇的大小和间距有所不同。上胸节段的IML簇横径最宽;中胸节段的IML簇各径均最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体(Avidin-Biotin PeroxidaseComplex, ABC)法显示大白鼠脊髓中间带内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纤维的分布。5-HT纤维见于交感节前神经元所在的各亚核区。在含中间外侧核的侧角内,5-HT纤维呈簇状分布,各簇之间以纵行纤维联系。纤维簇向外连于外侧索内的5-HT纤维,向内成横束经中间灰质至中央管周围。5-HT纤维在中央管背方较多,靠中线者趋于纵行。中央管室管膜下也有5-HT纤维,紧贴中央管两旁则形成两条纵向的5-HT纤维束。在含交感节前神经元的各节段内,5-HT纤维在中间带的分布形式虽然基本相似,但在各节段侧角内5-HT纤维簇的大小和疏密,以及中间带内横行纤维束的粗细和间隔大小等又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各节段中交感节前神经元的分布形式和多寡是相互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