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4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68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523篇
内科学   272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978篇
预防医学   383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469篇
  8篇
中国医学   502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分析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情况。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行直肠癌保肛术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时间,分析影响吻合口漏的因素。术后吻合漏情况:在术后5.6 d(2~13 d)确诊43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2%(8/87),明显低于未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23.5%(35/149,χ2=73532,P=0.006)。吻合口漏严重程度:5例A级患者,23例B级患者。15例C级患者,其中3例行单纯的漏口修补术,2例腹腔冲洗引流,3例行漏口修补联合肠造口术,另外7例行肠造口术。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术前白蛋白(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术后随访及预后分析: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15~69个月),发生吻合口漏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2.1%,明显低于未发生组82.4%(P0.05)。术前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吻合口漏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中加强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可明显提高其治愈率。笔者整理了76例采用硫糖铝、黄连素、甲硝唑联合治疗的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6例中,男性52例,女性24例;年龄18~54岁  相似文献   
4.
肺部占位病变应用常规X线检查,辅以CT或MRI等检查方法,多数可作出临床诊断,有些病例需作CT引导下穿刺活检方能明确诊断。我们自1999年9月~2005年12月对36例不能明确性质的肺部占位病变进行了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均获得满意结果,方法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痤疮俗称“粉刺”,好发于颜面部,患者多为青少年,影响容貌,易反复发作。临床采用刺络拔罐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本病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她漂亮,优雅,一双安静的大眼睛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她分明是一个小女孩,亲切,纯真,让人恍惚以为是自己的姐妹,巧笑嫣然地伴在身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连续使用不同时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胰腺炎大鼠肠道真菌增殖的变化与肠道真菌易位的关系。方法:100只大鼠分为A组和P组,每组50只,A组为正常大鼠使用抗生素,P组为胰腺炎大鼠使用抗生素,每组按使用抗生素观察时间0、3、6、9、12天,随机分为5亚组,即甲、乙、丙、丁和戊亚组,甲亚纽为使用前对照组,各组用相同剂量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于相应时间内取肠内容物、肠系膜、胰腺、肺组织及血作真菌培养,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1—3-G)水平。结果:A组及P组均用药3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增殖,6天肠道真菌增殖明显,A组用药9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易位:P组用药6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易住。在使用相同时间的抗生素时段P组肠道真菌增殖或易位均比A组多。1—3-G水平与肠道真菌增殖及易位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连续长时间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使肠道真菌明显增殖,并与肠外真菌易住有关,胰腺炎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6~9天后预防使用抗真菌药物是合适的,胰腺炎大鼠肠道真菌增殖或易位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在急性盆腔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盆腔炎(APID)为妇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病情重,往往是多种病原体所致的混合性感染。急性盆腔炎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地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我们采用腹腔镜诊治急性盆腔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因生理特别是内分泌等功能的减退使皮肤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减少,皮脂腺退化,而表现皮肤变的菲薄、弹性下降、干燥皱褶且毛发变白易脱落,特别是老年病人皮肤的防御能力和感觉功能随着肌体的衰老和疾病的影响而减弱,而保持一个完整的皮肤,是阻止病菌侵入人体的一道有益的屏障,因此,如何做好老年病人的皮肤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其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