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RSNA大会在腹部放射学上具有较多的新的进展和特点,本文扼要的按照解剖部位进行介绍。 1.肝脏影像学 肝脏影像学长期以来都是腹部影像学的重点,但是今年的热点和往年稍有不同,主要体现在MRI方面。  相似文献   
2.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53岁。因间断上腹部不适10年,腹泻2个月入院。10年前因服用大量感量药出现上腹部不适,伴反酸,胀痛不明显,之后患者一直以“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症状反复。既往史:自幼患有哮喘。体检:贫血貌,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腹水征阴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3.
重症肝炎亦称肝坏死,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大量肝细胞急性变性坏死,发病急,症状发展迅速且死亡率高.为了在治疗中对其疗效和预后作出较准确的估计和判断,现将两院检验科放免室从1992年至今52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AFP测定结果及其动态变化,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MR电影技术定量评估正常小肠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运用美国GE公司MR Discovery 750HD 3.0 T扫描仪,采用32通道Body线圈,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间44名肠道志愿者进行MR口服造影扫描,在不憋气状态下进行时间为2 min的MR电影序列扫描。将采集的电影图像传送至ADW 4.5工作站,并对每帧图像中左上腹及右下腹两段肠管的肠腔管径进行测量。通过绘制时间-肠腔管径曲线进一步对每段肠管的最大肠腔管径,收缩频率、收缩周期以及间歇期进行测定。结果所有志愿者均完成了检查。一共对86段充盈良好的小肠肠管进行了定量分析。所有肠段均存在间歇期。左上腹及右下腹两段肠管间的最大肠腔管径、收缩频率、收缩周期和间歇期分别为(17.66±2.27)mm、(8.64±0.69)s、(3.03±0.61)min、(54.19±15.10)s和(17.42±1.87)mm、(8.75±0.77)s、(3.86±0.54)min、(47.47±15.82)s。两段肠管间的收缩频率以及间歇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MR电影能够对正常小肠的蠕动功能状况进行定量评估。理论上在了解正常小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可以运用MR电影这项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器质性以及功能性小肠疾病患者异常的小肠运动状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征医师:首先汇报一下病史.患者,女,57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4周伴发热1周入院.4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伴下腹坠胀,无发热、尿急、尿频、尿痛.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血尿逐渐好转.但1周前出现发热,体温在39 ℃左右,伴腰背部疼痛,以右侧为重,遂于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7.
刘征医师:首先汇报一下病史。患者,女,57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4周伴发热1周入院。4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伴下腹坠胀,无发热、尿急、尿频、尿痛。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血尿逐渐好转。但1周前出现发热,体温在39℃左右,伴腰背部疼痛,以右侧为重,遂于我院就诊。既往史:4个月前有摔跌病史,当时无特殊不适,  相似文献   
8.
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RADS)由美国放射学院(ACR)发布,是一个旨在规范肝脏影像图像采集、征象解释、报告及数据收集的综合系统.自2011年第一版LI-RADS发布以来,ACR分别在2013及2014年对LI-RADS进行了更新.随着新的证据出现以及实践反馈,为更好地满足临床、教育和研究需求,ACR在2017年进行了更新.本文特对CT/MRI LI-RADS v2017的更新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蓝儒竹医师:首先简要介绍一下病史。患者,男性,62岁,尿频、尿急10余年,伴夜尿增多3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mPSA13.9ng/ml,其他化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多模态 MR 小肠口服造影法与 CT 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对怀疑有小肠肿瘤的65例患者行CT和多模态MR小肠造影检查。由两位腹部影像学医师分别对CT及 MR图像进行分析,记录十二指肠、近段空肠、远段空肠、近段回肠以及远段回肠肠管的病变累及情况,并与手术以及内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手术及内镜病理证实,65例中共37例患者有38个小肠肿瘤病灶(腺癌6例,淋巴瘤7例,间质瘤1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2例)。CT及 MRI对小肠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7.4%(37/38)和94.7%(36/38);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CT小肠显像与多模态小肠 MR口服造影法对于多部位侵犯的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例黏膜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仅在CT图像上显示。结论:多模态 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均是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