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情况10年118例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妊娠的可行性 ,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 72 8例SLE的1 1 8例次妊娠进行分析。结果  71 2 %SLE妊娠后病情加重 ;只有 55 1 %足月生产 ;首次妊娠对病情和妊娠结局影响较大。无重要并发症、病情稳定 2年以上、接受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者母婴预后较好。结论 SLE患者可以妊娠 ,但最好在病情稳定 2年以后 ,并适当使用泼尼松治疗。病情活动者不宜妊娠 ,第一次妊娠应多小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调查分析产前超声筛查后确诊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染色体异常的分布,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产科门诊B超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进行羊水或脐带血的染色体核型检查,并综合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畸形分类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确诊的70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伴染色体异常者18例,占25.71%(18/70),其中21-三体7例,18-三体7例,13-三体2例,X单体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外畸形的胎儿22例,其中有14例(63.64%)染色体检查发现异常,仅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核型分析发现4例染色体异常,占单纯先天性心脏病的8.33%(4/48)。CHD胎儿中,100%的13-三体、85.71%的18-三体、71.43%的21-三体和50%的X单体均不同程度的伴有心外器官的畸形。结论染色体异常是产前B超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或有合并其他心外畸形的主要病因。对于B超筛查出的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或有合并其他心外畸形的胎儿,应重视其染色体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atatin样磷脂酶域蛋白3(PNPLA3)和腺苷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PRKAA1)基因多态性与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1例和同期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血浆PNPLA3基因rs738409、rs139047、rs2294919和PRKAA1基因rs3792822、rs10036575、rs154268位点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风险关联。结果 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139047位点AA、GA、GA基因型比率分别为18.8%、51.5%和29.7%,与HBV携带者的16.7%、51.1%和32.2%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s2294919位点CC、TC、TT基因型比率分别为41.6%、45.5%和12.9%,与HBV携带者的38.9%、50.0%和11.1%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RKAA1基因rs3792822位点GG、GA、AA基因型比率分别为54.5%、38.6%和6.9%,与HBV携带者的55.6%、37.8%和6.7%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s154268位点CC、CT、TT基因型比率分别为5.0%、35.6%和59.4%,与HBV携带者的4.4%、34.4%和61.1%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比率分别为19.8%和44.6%,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8.9%和29.4%(P<0.05);肝硬化组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比率分别为38.6%和63.9%,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23.3%和45.5%(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OR为1.605(95%CI:1.150~2.239)】和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OR值为1.507((95%CI:1.097~2.070)】是影响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基因型。结论 感染HBV后发生肝硬化可能与某些特殊基因有关,研究PNPLA3基因和PRKAA1基因可能有助于阐明其中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38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因素,其中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种族、糖尿病史、饮酒史、HBsAg、结核类型以及肝炎史等方面。结果:本组1538例患者中,发生轻度肝损伤154例(10.01%),中度肝损伤45例(2.93%),重度肝损伤25例(1.63%),总损伤224例(14.56%)。HBsAg呈现阳性的患者发生肝损伤的几率明显高于阴性者,有糖尿病史和肝炎史患者发生肝损伤几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史和肝炎史,有饮酒史的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几率要明显高于无饮酒史患者,进行过预防性保肝治疗的患者其患病率明显低于没有进行过治疗的患者,营养状况的好坏也与患者患病的几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等,选择对患者危害性较小的抗结核药物,并采取适当的护肝措施,以尽可能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在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病人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零缺陷"服务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护理管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从入室到出室时间、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时间明显缩短,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零缺陷"管理,不但可以加快手术的周转,而且可以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完善手术病理标本留取及送检的流程,提高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方法,查找手术病理标本留取及送检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法,使手术病理标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并得以持续改进。结果系统性改进手术病理标本的各环节后,杜绝了手术标本的遗漏丢失。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前瞻性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进行全过程分析,有效保证了手术病理标本留取、送检、接收、诊断全过程的安全与及时。  相似文献   
8.
优质护理服务是2010年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的护理单元,不仅要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还必须提供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传统的手术室术前访视单,表格简单且生硬,患者及家属难以按要求认真阅读及填写,待回访时大多已丢弃,针对此种情况,我科精心设计了手术室"爱心访视卡",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设计与制作 手术室"爱心访视卡"为光面硬质纸,心形两面设计,以"爱心卡"三个字和爱心图标为衬底,一面为粉红色,内容包含患者科室、床号、手术日期、姓名、性别、住院号、拟施手术部位、温馨提示、手术室护士姓名、医院院徽、医院名称;另一面为淡蓝色,印有手术部位正面和背面人像,且都标明左右两侧,下方标示医院院徽和医院名称.  相似文献   
9.
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的预防保健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预防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孕前保健的理念,开始了孕前中医保健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研究。从2005年开始进行了前期研究,初步研究发现孕前中医保健干预对减少围生期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从2007年初开始组织科研攻关小组进行临床研究,发现在孕前通过中医保健干预达到优生优育效果,能够降低母亲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素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监测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监测与评价研究袁志强林秀华刘晓虹作者单位:310014浙江,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介入治疗是在X射线导视下将导管插入接近肿瘤的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使肿瘤部位达到极高的瞬间浓度有效地杀伤肿瘤或注入栓塞剂使肿瘤细胞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