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人体学综合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校在完成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O:1292813032):高等医学基础综合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提出了“以系统整合的学科群代替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加强人教育,强调终身学习的医学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为9个系统模块,其中3个新增模块属于前沿生命科学,分别为神经生物学、现代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计算基础医学。  相似文献   
2.
双语教学法在医学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以加强外语和计算机等技能培养为特征的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双语教学”、“探究型学习”等新概念成为“热门主题”,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着陆点。加强外语教学势在必行,外语教学正在准备新的飞跃,其中“双语教学”是最引人注目的视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而且其导致的心肌损伤发展到晚期大多伴有心肌重构以及舒缩功能下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虽然有研究表明,损伤的心脏能够自行发生心肌细胞的增殖[1],但其增殖速度远不能满足心脏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添加OCT4、SOX2等转录因子,体外诱导细胞重编程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是近年干细胞领域的一大突破.OCT4、SOX2和NANOG等转录因子在启动细胞重编程、维持诱导多能干细胞多能性和决定其是否走向分化方面起了关键作用.对这些转录因子作用机制的了解,有助于细胞莺编程分子机制的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5.
背景: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传统的内外科治疗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细胞替代治疗近年进展迅速,但是干细胞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免疫排斥等问题不容忽视,而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产生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目的:综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现状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作为新的细胞来源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2010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英文检索词为"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PD,ALS,SMA,degenerative disease",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帕金森病"。初检得到文献374篇,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9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疾病特异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可保持疾病特异的基因型,有利于疾病分子机制的进一步阐明,且其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多向分化能力;在体外动物模型中可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缓解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生的外语水平越来越成为检测学生素质乃至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校1993年招收首批七年制学员。根据培养目标,为使他们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掌握组胚专业词汇,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英文阅读水平,我们试行了“两英一中”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词汇的强化刺激和常用词素的辨析等探索性实践。对教学效果的主观(学员问卷调查)和客观(组胚专业英语测试)两方面的评估分析表明,基本达到预期目的。一、方法与效果1.“两英一中”的教学方法。我们采取“两英一中”教学方法与常规组胚实验三步教学法相吻合。第一步,由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环境雌激素多氯联苯同系物PCB153对发育过程中小鼠胚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于体外施予孕8.5 d小鼠胚胎不同浓度PCB153,应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技术培养胚胎;采用原位TUNEL技术观察胚胎细胞凋亡.结果 PCB153对胚胎发育具有明显影响且呈剂量-效应关系,且随PCB153浓度增加,凋亡细胞比值上升.结论 PCB153能诱导胚胎细胞凋亡,这与其致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可能是PCB153的致畸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维甲酸诱导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NTD)小鼠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取不同胚胎时段及新生、成年的正常及NTD小鼠的神经组织,采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Nestin)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和DNA定量荧光染色,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①正常小鼠神经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在E8.5d时呈高峰,此后逐步下降,新生期仍保持较高水平;NTD小鼠神经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数在胚胎各期均低于正常小鼠,尤以E8.5d下降显著;出生后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别。②NTD小鼠胚胎期神经组织G0/G1期细胞数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组,S期细胞数百分比则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胚胎早期神经干细胞的数目减少及神经细胞增殖受抑制与RA致NT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HIF-1)在小鼠胚胎神经胚形成阶段的时空表达规律,探讨HIF-1在胚胎神经系统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地高辛标记的HIF-1αcRNA为探针,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观察HIF-1α在神经胚形成阶段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在E8.5d,整个鼠胚神经管的头端和尾端均可观察到HIF-1αmRNA的表达,此时表达较弱。在E9.5d,随着神经管的逐渐关闭,HIF-1αmRNA在前脑泡、第一鳃弓、第二鳃弓、后脑泡处急剧增多,并在发育中的眼部有较强的表达;此外在中脑泡以及心脏原基有较弱的表达。到E10.5d,阳性信号除在E9.5d检测到的部位继续富集外,在端脑、间脑、发育中的肢芽以及尾部也出现较强的HIF-1αmRNA的表达,且在心脏原基的表达亦进一步增强。E11.5d时在连合板、喙区、第一鳃弓、第二鳃弓、后脑、延脑、发育中的肢芽以及尾部末端可检测到HIF-1αmRNA的明显表达。以上结果提示HIF-1可能参与了小鼠神经胚形成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