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源性恶性高热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0年Denborough与Lovell首先报道了药源性恶性高热.它是一种与种属和人种相关、主要由挥发性卤代吸入麻醉药和去极化肌松药触发、具有复杂多样的骨骼肌高代谢紊乱表现、罕见、危及生命的麻醉并发症.药源性高热的病生理改变是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急剧升高,引发代谢改变导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耗竭、酸中毒、膜结构破坏与细胞死亡.骨骼肌高代谢状态临床上表现为全身肌肉痉挛、体温急剧升高、氧耗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大量生成、骨骼肌产生乳酸量明显增加、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交感神经系统激惹以及细胞通透性增强.若不及时治疗患可因心跳骤停、脑损伤、内脏出血及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而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安慰剂和吗啡为对照,观察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当术后出现中等程度疼痛(VSA≥4分)时,分别给予安慰剂、丁丙诺啡0.2,0.4mg舌下含片或吗啡片剂10mg。给药后8h内,记录各观察点的疼痛程度差值、疼痛缓解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8例病人因未按计划用药被剔除,共有112例完成临床观察并进行分析。丁丙诺啡各组与吗啡组总的疼痛缓解程度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P<0.01),各观测点的疼痛程度差值和疼痛缓解程度也优于安慰剂组(P<0.05)。丁丙诺啡与吗啡组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但仅丁丙诺啡0.4mg组与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术后镇痛的效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吗啡接近,可作为术后镇痛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单独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Ⅲ级、年龄39~88岁、在清醒镇静下行ERCP的患者,首先以0.2 μg·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瑞芬大尼5分钟,手术开始后减为0.15 μg·kg-1·min-1,未合用其他麻醉药物.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O)、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5分钟(T2)、手术开始后10分钟(T3)和术毕(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改良Aldrete镇静评分、操作者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和麻醉时间.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比较,患者T1、T2、T3和T4时MAP无明显变化;T3、T4时HR均明显升高(P<0.01);T4时SpO2值明显降低(P<0.05);T1、T2、T3和T4时BIS值均明显降低(P<0.01).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操作,操作过程中有3例患者SpO2降至90%以下,无患者需要面罩辅助通气或气管插管.4例患者在插入十二指肠镜时发生恶心,3饲患者在取石操作过程中出现轻微疼痛感,但均可忍受,疼痛评分未超过3分.4例患者对镜干入口和取石操作无记忆,10例患者对镜干入口有记忆,35例患者对两者均有记忆.4例患者在术毕镜干取出时处于睡眠状态,其余患者在术毕时均处于清醒状态;16例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操作者满意度评分为97.1±4.2.结论 单独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用于ERCP实施清醒镇静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背景 围术期液体治疗一直是一个广受争论的临床难题.尽管有较多相关的临床研究和观察,但围术期最佳补液方案仍是临床上悬而未决的难题之一.目的 总结目前液体治疗相关的证据,分析不同液体治疗方案对术后预后的影响.内容 在围术期应考虑到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手术的相关情况,采取目标导向性补液方案,而不是根据固定的补液公式来制定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前,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已在临床上广为应用,而选用的镇痛药物不同,则镇痛效果亦不同。本文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以便为临床选用术后PCEA镇痛药物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临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07年7月~2009年7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32例。现将麻醉及心肌保护体会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18~62岁,术前心功能Ⅲ级25例,Ⅳ级7例,X线胸片心胸比0.6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是否影响多形核白细胞(PMNL)表面粘附分子CD11b和CD18水平对合并肺感染的诊断。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观察4组患者体外循环术后PMNL表面粘附分子CD11b和CD18的表达水平。Ⅰ组:10例手术前患者;Ⅱ组:体外循环术后当天回ICU的患者;Ⅲ组:10例体外循环术后1周内合并肺感染患者;Ⅳ组:10例体外循环术后1周内恢复良好患者。结果:体外循环可使患者PMNL表面CD11b和CD18的表达上调(P<001);体外循环术后合并肺感染患者PMNL表面CD11b和CD18的表达水平则再次上调(P<001),而体外循环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PMNL表面CD11b和CD18的表达水平仍处于低水平。结论:体外循环不影响以PMNL表面CD11b和CD18水平对合并肺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在麻醉犬体内分别应用海轮碱Ⅱ和汉肌松施行控制性降压,同时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温度稀释法观察降压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表明海轮减Ⅱ和汉肌松均有显著的降压效应,起效较快,作用时间较短,可控性较好,对心血管系统抑制轻微,有希望成为较理想的控制性降压药。  相似文献   
10.
气管导管误插入食管的判断(附14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找出能快速确诊气管导管误插入食管的客观指标。方法:选择14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在常规气管插管后,于食管内加插一根同型号气管导管,依次连接呼吸机,观察呼气终末CO2分压(PETCO2)及波形、气道压力及曲线、双侧呼吸音、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上胸部听诊是判断导管是否在气管内的简便实用的方法,但有其局限性。导管位于食管内时,PETCO2为0kPa~0133kPa,波形消失成直线;而SpO2将于156±5s后快速下降。结论:PETCO2及波形是最为迅速直观、准确可靠地判断气管导管是否误插的指标;SpO2改变虽能提示气管导管误插,但其变化出现较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