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灭活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车焱  朱智勇 《中国公共卫生》1995,11(10):433-435
经不同间隔天数及针次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I:0、7、28天,Ⅱ:0、14、28天,Ⅲ:0、28天,Ⅳ:0、28、180天,Ⅴ:0时接种2针,Ⅵ:方案V基础上,第30天再种1针),1年以后对方案I、Ⅱ、Ⅳ、Ⅵ加强1针。于基础免疫末针2周后及加强前后采静脉血,用HI、IFA、RPHI3种方案检测特异性抗体,对其阳转率和几何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案I与方案Ⅱ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别,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定群血清流行病学方法研究HFRS疫苗效果考核现场对照组人群隐性感染情况及感染后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IFAT检测血清中HFRSIgG抗体,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隐性感染及感染后抗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360人随访40个月(1994年7月至1997年11月),HFRS年感染率293%,不同性别和年龄组未见显著差异;32名隐性感染者HFRS抗体转阴率4688%,也可见HFRS抗体上升率达2500%,在不同HFRS抗体滴度、性别和年龄组中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此研究结果将为疫苗现场效果评价提供一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4.
用定群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观察HFRS疫苗效果考核现场对照组人群隐性感染情况。采用IFAT检则血清中HFRSIgG抗体,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的隐性感染及感染后抗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HFRS年感染率为229%,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中未见显著差异;32名隐性感染者HFRS抗体转阴率4688%,HFRS抗体上升率达2500%,在不同HFRS抗体滴度、性别和年龄组中未见显著差异。此观察结果为疫苗现场效果评价提供一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备毒株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阳性鼠肺中分离汉坦病毒(HV),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型别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库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疫区阳性鼠肺研磨液接种长爪沙鼠分离病毒,并将分离到的HV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毒株的型别,研究传代后毒株的繁殖特性、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结果从疫区32份阳性鼠肺中分离到9株HV,经单克隆直接荧光血清检查6株为汉滩病毒株,3株为汉城病毒株,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其中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较高,汉滩和汉城毒株的病毒和抗原滴度最高分别达106.50、106.00和1∶5120、1∶5120。结论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均较高,可作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的筛选毒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备毒株适应于Vero细胞 ,观察病变情况 ,并对其抗原性和繁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新分离的汉坦病毒ZJ2、ZJ4、ZJ7株和汉城病毒ZJ5株在Vero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RPHA) ,研究传代后毒株的病毒滴度、抗原量以及细胞的病变情况 ,同时将传代后的病毒接种敏感动物 ,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和毒株的繁殖特性。〔结果〕经过 5次连续传代 ,四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均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 ,从第二代开始病毒滴度稳定在 6.0 0LgTCID5 0 ml以上 ,第五代时最高达 7.5 0LgTCID5 0 ml ,第三代毒株抗原量均已达到 1:12 8,ZJ7株抗原量最高时达 1:768,四株毒株感染Vero细胞 ,连续观察 12d不见细胞产生病变 ,第五代细胞病毒液接种敏感动物 ,9d后动物发病甚至死亡。〔结论〕四株病毒已适应于Vero细胞 ,且具有病毒滴度高、毒力强和抗原性良好的特性 ,是Vero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良好的后备筛选毒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在肾脏疾病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5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46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观察取材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病理结果。结果 46例患者中,取材成功率100%,其中42例(91.3%)1~2针取材成功,3例(6.5%)3~4针取材成功;术后,3例(6.5%)患者包膜下出现包膜下血肿,未经特殊护理,术后1周血肿吸收;2例(4.3%)出现肉眼血尿,2d内自行消失、1例(2.2%)患者因术前紧张,血压升高,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8例(17.4%)腰部疼痛明显,因长时间卧床所致,经按摩及定期翻身消失,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病理结果显示,lgA肾病17例(36.9%)、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例(30.4%),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微小病变性肾病4例(8.7%),局灶增生型紫癜性肾炎、高血压病肾损伤、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各2例(4.3%),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损伤、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各1例(2.2%)。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取材成功率及穿刺命中率均较高,并发症少,可获得多种病理结果,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81岁,因右上腹痛、发热1周考虑为胆总管结石收住我科.患者既往有窦性心动过缓病史3年余,半个月前因头晕、胸闷行动态心电图(Holier监测),心率最快78次/min,最慢34次/min,平均48次/min,考虑为病窦综合征.查体:体温38.5℃,脉搏5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95/60 mmHg(1 mm Hg=0.133 kPa),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右上腹压痛阳性,其余未发现异常.肝功能:总胆红素62.96 μmol/L、直接胆红索42.98 μmol/L、间接胆红素19.98 μmol/L、谷氨酰基转移酶484 IU/L、碱性磷酸酶252 U/L,余值基本正常.胰功三项:淀粉酶112U/L、胰淀粉酶85.5 U/L、脂肪酶22.9 U/L.  相似文献   
9.
目的 现场观察、考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HFRS -Ⅰ型鼠脑纯化疫苗的安全性、血清免疫学与防病效果 ,并确定其免疫程序和免疫策略。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按随机整群分组法进行分组 ;采用 0、7、2 8d及免后 1年加强 1针的免疫程序 ;分别采集免前、全程接种后 2周、加强前、加强后两周、加强后 1、2、3、4、5年的部分接种者全血和微量耳垂血 ,分别测定其中和抗体和IFA抗体 ,观察疫苗的血清免疫学效果和现场流行病学防病效果。结果 在 1995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的 6年时间里从疫苗开始接种到加强后 5年 ,观察了HFRS -Ⅰ型鼠脑灭活纯化疫苗的安全性、血清免疫学效果和流行病学防病效果等。纵观结果 :证明该疫苗除了因疫苗中残留蔗糖导致较重较普遍的局部反应外 ,未发现其他严重的副反应 ,证明疫苗有较好安全性。从血清免疫效果看 ,86例全程接种后两周的免疫者血清 ,IFA抗体阳转率达 10 0 % ,中和抗体阳转率为4 4 4 4 % (8/ 18)。 1年后 ,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下降到 2 8 5 7%和 14 80 %。但加强后 2周的血清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反弹至 83 33%和 5 5 5 6 % ,其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也随之回升 ,但不十分明显。此外 ,在加强后 2年IFA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再次下降到较低水平 ,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获得II型登革热病毒NS1基因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发登革热血清学检测试剂盒提供抗原。方法RT-PCR扩增II型登革热病毒NS1基因并测序列,并定向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NS1。并将pFastBac-NS1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筛选到重组转座子rBacmid-NS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rBacmid-NS1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NS1。rBV-NS1感染Sf9细胞后,通过SDS-PAG和Western blot检测NS1重组蛋白。结果成功克隆II型登革病毒NS1基因,SDS-PAGE、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S1基因在昆虫细胞得到表达,能与登革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免疫原性。结论II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在昆虫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S1的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