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对家兔心房肌组织结构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肥胖影响房颤(AF)易感性的相关机制和AF的早期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肥胖组和肥胖+他汀药物组,雌雄各半,每组10只。肥胖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法对3组家兔分别进行离体心脏灌注。采用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监测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参数:肥胖组家兔房内传导时间(HRA-HIS)、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后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剪取部分心耳组织,经MASSON染色观察心房肌纤维化的程度。采用TUNEL法测定心房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家兔HRAHIS、AERP、SNRT和CSNRT等电生理参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延长,并导致AERP频率自适应性降低。与肥胖组比较,肥胖+他汀药物组的心肌基质胶原纤维显著减少(P0.05),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显著减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肥胖可引起家兔心房肌组织结构与电生理基质改变,利于AF的发生与维持,而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后,这些改变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高钊  曾广伟  樊贝贝  方东  孙梦娜  贾磊 《广西医学》2021,43(23):2769-277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Sestrin2水平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择12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69例和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组54例,另选择109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疾病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Sestrin2、MMP-2、MMP-9、白细胞介素(IL)-6、IL-1β 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Sestrin2水平与Gensini评分及血清MMP-2、MMP-9、IL-6、IL-1β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CIS组患者血清Sestrin2、MMP-2、MMP-9、IL-6、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CS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CIS组(均P<0.05).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以及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血清Sestrin2、MMP-2、MMP-9、IL-6、IL-1β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Sestrin2水平与Gensini评分及血清MMP-2、MMP-9、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Sestrin2水平升高,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Sestrin2可能通过调控血清MMP-2、MMP-9、IL-6、IL-1β水平参与冠状动脉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清IL-6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急诊PCI术后的120例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心电图的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7 d后血清IL-6和IL-17的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7 d后血清IL-6水平分别为(56.38±10.75)ng/mL,(42.52±8.14)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73±12.08)ng/mL,(51.65±9.78)n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7 d后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28.73±5.68)ng/mL,(22.54±4.55)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9±6.21)ng/mL和(29.82±5.74)n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为54.72%±5.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38%±4.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心肌梗死面积为10.64%±4.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4%±5.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MACE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降低PCI术后STEMI患者血清L-6和IL-17的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MACE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高钊  曾广伟  樊贝贝  方东  孙梦娜  贾磊 《广西医学》2021,43(23):2769-277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Sestrin2水平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择12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69例和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组54例,另选择109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疾病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Sestrin2、MMP-2、MMP-9、白细胞介素(IL)-6、IL-1β 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Sestrin2水平与Gensini评分及血清MMP-2、MMP-9、IL-6、IL-1β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CIS组患者血清Sestrin2、MMP-2、MMP-9、IL-6、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CS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CIS组(均P<0.05).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以及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血清Sestrin2、MMP-2、MMP-9、IL-6、IL-1β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Sestrin2水平与Gensini评分及血清MMP-2、MMP-9、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Sestrin2水平升高,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Sestrin2可能通过调控血清MMP-2、MMP-9、IL-6、IL-1β水平参与冠状动脉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曾广伟 《当代医学》2014,(12):92-93
目的:通过临床效果对比,获得鼻内镜合并鼻侧切开治疗鼻腔良性肿瘤的准确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靖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鼻腔良性肿瘤患者75例,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鼻内镜合并鼻侧切开治疗,同时选择80例鼻腔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愈率、并发症、复发率,并对其及时进行登记。结果实验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鼻腔良性肿瘤过程中,使用鼻内镜合并鼻侧切开治疗的方法,不仅更加简单有效,而且更加安全,在复发率和并发症上,出现几率及出现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在神经系统。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心脏内在神经系统是否能独立诱发房颤尚不十分清楚。本实验旨在观察心脏内在神经系统在房颤诱发中的独立作用。方法:采用10只实验用犬,建立Langenfroff离体灌流心脏模型,在基础状态下,刺激心脏神经节丛时,分别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肺静脉有效不应期以及房颤诱发率。结果:刺激心脏神经节丛能够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基线:(129±11)ms;刺激:(105±17)ms;P<0.05),以及缩短肺静脉有效不应期(基线:(136±12)ms;刺激:(112±14)ms;P<0.05)。同时能显著增加房颤的诱发率(基线:7%;刺激:93%;P<0.05)。结论:在完全去除心脏外在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心脏内在神经系统张力增高,能够独立诱发房颤。心脏内在神经系统组成的局部环路在房颤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R组)、白藜芦醇组(Res组)和Sirt1抑制剂EX527组(EX527组),每组15只。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t1和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水平。大鼠心肌细胞H9c2分为5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Res组(缺氧/复氧+20 mmol/L Res处理)和EX527组(缺氧/复氧+1 μmol/L EX527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Rhod-2 AM标记法检测线粒体钙离子浓度,钙黄绿素AM标记法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结果:与MI/R组比较,Res组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梗死面积、炎症反应、核因子κB水平、MPO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压(LVSP)、+dp/dtmm、-dp/dtmm和Sirt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Sirt1抑制剂EX527可逆转Res对MI/R大鼠的改善作用(P<005)。与缺氧/复氧组比较,Res组的细胞活力和钙黄绿素相对荧光强度明显升高,而Rhod-2相对荧光强度明显下降(P<005)。与Res组比较,EX527组的细胞活力和钙黄绿素相对荧光强度明显下降,而Rhod-2相对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钙超载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过度开放。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解洪涛  张顺  曾广伟 《陕西中医》2019,(10):1341-1344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搭桥术后疗效和对患者血瘀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方。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瘀证(黑便、腹壁静脉曲张、细络、持续心绞痛、舌质紫暗、脉涩、皮肤粗糙、皮下淤血、腭黏膜征阳性、舌下静脉曲张、少腹抵抗压痛)评分,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INR、APTT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黑便、细络、舌质紫暗、脉涩、皮肤粗糙、皮下淤血、腭黏膜征阳性、少腹抵抗压痛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给予当归补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联合用药可更好的发挥抗凝作用,降低血瘀证证候评分,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调控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用佛波酯(PMA)将人源单核细胞(Thp-1)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组(oxidize...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将我院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神经外科15例头颈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患者为观察组,将同期18例良性头颈部神经纤维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特点以及一般情况选择姑息手术+化疗或姑息手术+放疗.比较两组间患者肿瘤病灶组织形态学特点、早期临床症状、其他肿瘤合并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病灶呈弥散性生长14例(93.33%),平均肿瘤大小(3.6±0.8)cm×(2.0±0.5)cm,病灶陈旧性出血10例(66.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肿瘤病灶呈弥散性生长6例(33.33%),平均肿瘤大小(1.7±0.5) cm×(0.9±0.3) cm,病灶陈旧性出血2例(11.11%),差异有显著性(P<0.05).(2)观察组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疼痛15例(100%),运动障碍4例(26.67%),感觉障碍6例(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疼痛7例(38.89%),运动障碍2例(11.11%),感觉障碍3例(1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3)观察组患者合并听神经瘤6例、脊膜瘤4例、胶质细胞瘤2例,合并率为80%,1年生存率73.33%,5年生存率为6.67%明显异于对照组患者合并听神经瘤1例、脊膜瘤1例、胶质细胞瘤0例,合并率为11.11%,1年生存率100%,5年生存率为97.5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较良性神经纤维瘤起病急,早期临床症状显著,病情发展复杂,治疗愈后不良,因此临床诊断治疗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