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克隆抗体是现代生物科学高技术——淋巴细胞杂交瘤的产物。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先进国家都应用单克隆抗体取代传统的血型试剂。ABO血型系统与日本血吸虫病的关系曾有人报道,但检测血型所采用的都是传统血型试剂。我们采用抗A与抗B单克隆抗体血型试剂检测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的血型,并与多克隆抗体及标准血型试剂作了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湖区是当前血吸虫病流行最重的地区,由于此类地区水位不能控制、钉螺面积广、人畜感染严重,疫情回升,为探讨控湖区血吸血病传播的快速、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选择湖治型洲垸亚型、河滩水位不能控制的两个流行村作实验区,总人口2900人,居民感染率为21.33%—32.81%,牛感染率为35.90%—40.79%,人群肝肿大率为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控制垸内沟渠开放水网型地区血吸虫病的有效方法,我们于1992—1993年在江陵县资市镇花章村进行了一次性人畜同步化疗控制日本血吸虫病效果的观察.材料和方法1 试区概况 花章村位于荆州四湖水系上游,属典型垸内沟渠开放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农作物以稻、麦、油菜、棉花为主.现有耕地185.6ha,其中水田87.4ha.该村总人口1125人,7个村民小组.水牛80头.2 居民感染情况 化疗前对该村采用孵化与Kato-Katz法粪检普查986人,查出阳性291人,粪阳率为29.5%,病人EPG均值为14.6,人群EPG均值为4.3.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有效、经济、简便易行的现场化疗方案,1989~1990年,我们在江陵县资市镇选择居民粪检阳性率在30%以上的3个村,分别实施集体化疗、扩大化疗和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化疗方案 1.集体化疗村(称A村):居民粪检阳性率为30.26%,总人口1 585人。对5岁以上人群集体化疗一次。 2.扩大化疗村(称B村):居民感染率为34.31%,总人口910人,对普查出的粪检阳性者进行对象治疗,同时对疑似感染者进行扩大化疗。扩大化疗对象:对粪检阴性者作免疫学检查,先作皮试过筛,皮试阳性者采  相似文献   
5.
1982年,我们应用江苏徐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ZX80—1型直肠显微镜检查了168人,并配合皮内反应,环卵沉淀试验及粪检阳性患者作对照检查,结果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受检对象:粪检阳性患者20例,均为孵化阳性或沉淀镜检找到血吸虫卵者。  相似文献   
6.
西咪替丁合并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咪替丁系组胺H2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一些报道指出,它能降低肝微粒体酶的活性,与一些药物,如利多卡因、苯妥英纳、环己巴比妥、茶碱、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使血药浓度增加,半衰期延长,对临床有重要意义。1997年,我们在国内首次进行了西咪替丁(Cimetidine)合并吡喹酮(PQT)治疗小白鼠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健康昆明系小白鼠,体重20~24g/只,雌雄各半,由湖北省医科院动物室提供。1.2 日本血吸虫尾蚴 由本所钉螺室提供。1…  相似文献   
7.
广谱抗寄生虫药吡喹酮(Praziquantel,Embay8440)对寄生人体的5种血吸虫(埃及、曼氏、日本、湄公和间插血吸虫)均有杀灭作用,对肺吸虫、华支睾吸虫、姜片虫等多种吸虫病和多种绦虫病,以及囊虫病也均有效。国内自1978年将该药用于  相似文献   
8.
应用吡喹酮扩大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血吸虫病重流行区采用毗喹酮50mg/kg1d疗法、对粪检阳性者化疗、对疑似患者扩大化疗的对策,连续3年,防治效果明显,人群感染率下降74.90%,3~9岁儿童感染率下降87.74%,感染度(EPG)下降94.07%,居民点周围(100m内)钉螺阳性率下降91.52%,5岁以下儿童已无新感染,短期内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1990年10月WHO召开“用超声显像法评价血吸虫病患病率”专题讨论会,决定在全球推广应用此技术.国内巢正善与李岳生等对B超用于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价值及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作过观察,而对日本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的人群肝实质图象改变报道甚少.1992一1993年,我们在现场应用B超检查375人,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动物血吸虫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吡喹酮透皮剂对动物进行治疗血吸虫病的系列实验,包括:透皮剂的筛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动物透皮给药后的最低有效剂量、大动物疗效实验以及透皮剂的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吡喹酮透皮用药200mg/kg治疗血吸虫病兔减雌率为93.4%,减虫率92.2%;小鼠LD_(50)为3.741g/kg;猪100mg/kg用药后减虫率为73.5%而低有效剂量为100mg/kg;血药浓度测定200mg/kg用药后0.25h达2.612μg/ml,是同剂量口服组的5.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