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ACh)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作用。方法: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I组:手术对照组;Ⅱ组:单纯内侧隔区(MS)损毁组;Ⅲ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Ⅳ组:MS假性损毁脑缺血再灌注组;Ⅴ组:MS预损毁脑缺血再灌注组,动物先行MS损毁,第15d再行血管阻断,使脑缺血20min,并于恢复灌注72h后处死,将脑采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Nissle、HE和Tunel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下观测计数海马的神经元数。结果:(1)DND细胞主要发生在各缺血再灌注组(Ⅲ,Ⅳ,Ⅴ组)的海马CA1区,其他各区未发现明显变化;(2)V组较Ⅲ,Ⅳ组DNA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h参与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后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损伤过程,MS预损毁能使死亡细胞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原住杂交和免疫组化ABC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中缝背核(RD)内生长抑素(SOM)fllRNA在正常、伤害性刺激、单纯电针和电针镇痛(EA)下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RD正常情况下有一定SOMmRNA表达,伤害性刺激和单纯电针后SOMmRNANA表达增强,EA后进一步增强。在正常情况下RD内有少量的SOMmRNA与5-HT双标记细胞。与正常组相比,伤害性刺激和单纯针刺后双标细胞增多,EA后更甚。结果提示:(1)SOM可能参与痛觉调杯(2)SOM可能参与EA。(3)RD内SOMmRNA与SNT共存,二者可能协同作用,共同参与EA。  相似文献   
3.
针刺镇痛与睾酮、双氢睾酮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麻是个复杂的生理调节过程,其除了神经系统的作用外,还有体液因素的参与。近年来实验证明针刺可提高血浆中亮啡肽,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并且针麻效果与这些体液因素有密切关系。另有资料表明针刺可提高血浆睾酮的含量,关于睾酮水平的改变对针刺镇痛的效果是否有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试对该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免疫电镜技术中包埋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某些实验条件和参数作了适当调整.改进了方法和步骤,有利于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对神经递质定性和定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被广泛用于神经束路的追踪,HRP法同免疫细胞化学法相结合可确定投射神经元的递质性质。TMB法是显示HRP的最敏感的方法。但TMB反应产物在pH3.0~4.0  相似文献   
6.
刺激大鼠海马后PAG、NRM和脊髓背角5-HT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刺激大鼠海马后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central gray matter,PAG)、中缝大核(Nucleusraphes magnus,NRM)和脊髓背角5-HT的变化,分析海马在镇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疼痛组;C组:谷氨酸钠组;D组:生理盐水组。四组动物均于2小时后处死,常规灌注冰冻连续切片,采用SABC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PAG、NRM5-HT神经元阳性细胞个数及光密度及脊髓背角5-HT阳性纤维及终未的积分光密度等均值。结果:疼痛刺激后,PAG、NRM、脊髓背角内5-HT水平较正常显著增高(P<0.05),谷氨酸钠组则较疼痛组进一步增加。结论:海马兴奋后,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使5-HT大量释放,参与镇痛。  相似文献   
7.
大鼠脑干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黄递酶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脑干的分布及发育。结果;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各日龄大鼠的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别。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上丘浅灰质层,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部,中缝背核,被盖背外侧核,中缝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等部位。  相似文献   
8.
实验用HRP逆行追踪法和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研究了大鼠中缝背核内5-羟色胺、P物质以及亮脑啡肽三种传入纤维的脑干起源。发现中央上核,中缝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脚间核和第Ⅳ脑室中央灰质均有数量不等的5-羟色胺、P物质和亮脑啡肽能神经元向中缝背核投射。结果提示:中缝背核接受脑干许多核团不同性质神经元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刺激大鼠背侧海马对脑干部分神经核团生长抑素(SOM)mRAN表达的影响,分析海马在痛调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不给动物任何处理,B组疼痛刺激组,大鼠右侧后肢足底皮下注射4g/L多聚甲醛200μl,作为疼痛模型,C组:电刺激组,将疼痛模型动力的经腹腔注射20mg/L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借助于脑立体定位仪,待大鼠清醒后,按Paxions和Watson大鼠脑图谱,用同心圆电极大于鼠右背侧海马给予方波电刺激,时间为2min,D组:电刺激对照组,操作同电刺激组但不通电,时间为2min,4组动物均于12h后处死,经主动脉灌注,冻冻切片,采用地高辛标记反义RNA探针原位杂交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类质(PAG),中缝大核(NRM)和外侧网状核(LRM)SOM mRAN阳性神经元细胞数及光密度值。结果:疼痛刺激一,PAG 、NRM、LRN内SOMmRAN表达较正常明显增高(P<0.01),电刺激组PAG、LRN的SOM mRAN表达较疼痛刺激组进一步增加,NRM内SOM mRAN较疼痛刺激组增加不明显,结论:海马兴奋可引起PAG、LRN神经元SOMmRAN表达增加,因此,SOM可能与脑干PAG和LRN参与镇痛。  相似文献   
10.
针刺镇痛时下橄榄核Fos样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Fos样蛋白作为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标志,观察了大白鼠下橄榄核在伤豁性刺激和针刺镇痛条件下Fos样蛋白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发现伤豁性刺激可引起下橄榄核Fos样蛋白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P〈0.01);而在针刺镇痛条件下,Fos样蛋白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又明显减少(P〈0.01)。结果提示:下橄榄核可能参与了针刺镇痛机制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