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72例,均采用后路减压,Dick或RF系统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8%,神经功能有Frankel一级以上改善,不完全截瘫占90%,完全截瘫占53.1%。随访3—38个月,无螺钉折断、后退及脊柱矫正度丢失。结论:开放复位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近期有文献报道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脑梗死模型及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应用的动物模型均非击打模型,与人体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一定差距。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Al en’s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使用改良Al en’s法制作T10节段Wistar大鼠脊髓损伤撞击模型,随机分为2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vehicle组注射等剂量PBS。于造模后第1,7,14,21,28,35天分别应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和Rivlin斜板实验评估大鼠运动功能,造模后第7,14,21,28,35天使用网格步行实验评估大鼠四肢肌力。
  结果与结论:所有大鼠造模后均出现后肢瘫痪症状。造模后第7,14,21,28,35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BBB运动功能评分及Rivlin斜板实验评分高于vehicle组(P<0.05-0.01),造模后第14,21,28,35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网格行走实验错误数低于vehicle组(P<0.05-0.01),结果显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大鼠运动功能及四肢肌力恢复情况均优于vehicle组。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疗法对脊髓损伤起到了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单臂外固定器结合肌皮瓣转移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报道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结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功能单臂外固定器结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36(38肢)。结果36例患者随访8~28个月,创面、骨折全部愈合,无骨髓腔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结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是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浮膝损伤手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膝损伤是指由于外力造成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而引起的膝关节漂浮,或呈连枷状。多数患者合并其他脏器的严重损伤,病残率、病死率较单纯的股骨骨折或胫骨骨折明显升高。此伤是以交通伤为主因的下肢严重损伤,临床治疗困难。我科从1995年3月至2001年5月收治浮膝损伤3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足底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慢性溃疡。方法选择28例面积较小深及筋膜下足跟部慢性溃疡甚至跟骨有慢性化脓性感染患者,行足底内侧皮瓣转移治疗。结果28例患者转移皮瓣均一期成活,供区股内侧中厚皮片移植也均一期成活,随访8—23月疗效满意。结论足底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小面积深部溃疡有效、可行,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性关节炎病理分级与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代谢特征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伸直位固定兔左侧膝关节 ,制造骨性关节炎模型 ,右侧作为正常对照 ,从正常和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兔软骨组织中消化分离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测定培养液中脱氧核糖核酸、硫酸软骨素和胶原含量 ,推测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代谢特征。病理分级采用改良的Mankin氏法。结果 病理分级 1到 1 0或 1 1 ,脱氧核糖核酸、硫酸软骨素及胶原含量都随病理分级的递增而增加 ,呈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5 (P <0 .0 0 1 )、0 .992 (P <0 .0 0 1 )、0 .892 (P <0 .0 0 1 )。但是在病理 1 0或 1 1级以后 ,脱氧核糖核酸、硫酸软骨素和胶原含量均迅速降低 ,病变严重的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合成基质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来源于正常和不同病理分级的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系统中仍能维持细胞表型 ,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代谢特征的变化和组织的病理分级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期有文献报道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脑梗死模型及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应用的动物模型均非击打模型,与人体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一定差距。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Allen’s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使用改良Allen’s法制作T10节段Wistar大鼠脊髓损伤撞击模型,随机分为2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vehicle组注射等剂量PBS。于造模后第1,7,14,21,28,35天分别应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和Rivlin斜板实验评估大鼠运动功能,造模后第7,14,21,28,35天使用网格步行实验评估大鼠四肢肌力。 结果与结论:所有大鼠造模后均出现后肢瘫痪症状。造模后第7,14,21,28,35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BBB运动功能评分及Rivlin斜板实验评分高于vehicle组(P < 0.05-0.01),造模后第14,21,28,35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网格行走实验错误数低于vehicle组(P < 0.05-0.01),结果显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大鼠运动功能及四肢肌力恢复情况均优于vehicle组。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疗法对脊髓损伤起到了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0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采用改良S-P切口,显露出关节囊及髂腰肌,常规切断髂腰肌腱,切开关节囊,清除髋臼内容物、圆韧带,修整孟唇及关节囊,然后行股骨近端及髋臼截骨矫正骨的畸形。结果:经平均半年随访,优10例,占50%;良8例,占40%;可2例,占10%;无差病例。优良率达90%。结论: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椎体黑色素瘤误诊为椎体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3岁,因腰痛及疆下肢无力5个月,麻木半月收人院。5个月前自觉腹张、发热、盗汗、以“结核性腹膜炎”收住当地医院,予以抗结棱治疗3个月,效果不明显,体重明显下降,腰背部疼痛。入院查体:患者体温37.5℃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无黑色素痣及黑色素沉着。T11、12处轻度后凸,压痛、叩痛,脐以下感觉减退。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严重缺损是骨科常见的创伤 ,处理不当常造成骨不连、骨髓炎及骨外露 ,甚至截肢等严重后果。 1996年 8月~ 2 0 0 1年 10月 ,我们应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结合多功能单臂外固定器治疗严重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17例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5例 ,女 2例。年龄 14~ 5 2岁。车祸伤 13例 ,砸压伤 4例 ;新鲜创伤 11例 ,陈旧创伤 6例 ;均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并在外院行胫腓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就诊时间 :首次手术后 12~ 4 2天。检查 :患肢肌肉萎缩 ,创面周围有不同程度瘢痕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