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E—W核中SP和CCK样神经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HRP逆行追踪和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研究了大白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以及Edinger-Westphal(E-W)核至脊髓的SP能和CCK能神经投射。结果表明,PAG腹外侧区至脊髓颈、胸、腰段双侧均有少量投射,但以同侧为主。在这些下行投射神经元中,约有48%为SP样免疫反应阳性。E-W核至脊髓的颈、胸、腰段均有广泛投射,其中约有70%为SP样免疫反应阳性,73%为CCK样免疫反应阳性。提示至少有一部分E-W核的脊髓投射神经元含有SP和CCK两种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3.
用HRP逆行追踪和免疫细胞化学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中脑边缘镇痛回路的化学神经解剖学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缝背核和正中缝核的5-HT能神经元不仅投射至伏核,也投射到下丘脑外侧区;伏核至外侧缰核的下行通路经下丘脑外侧区中继,由下丘脑外侧区发出M-ENK能纤维至外侧缰核,外侧缰核则发出SP能纤维回到PAG内的中缝背核,从而构成了中脑边缘镇痛回路的形态学基础。另用荧光素双标法观察了中缝背核至双侧伏核的分支投射,结果证实有少量的中缝背核神经元分支投射到双侧伏核。  相似文献   
4.
大鼠弓状核内神经紧张素能和P物质能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喜京  朱长庚 《解剖学报》1992,23(3):249-252
  相似文献   
5.
已有资料表明,在下丘脑弓状核内存在着SP神经元与GABA神经元,但尚未查到有关这两类不同性质神经元相互调节的报道。为了探讨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突触调控机制和这两类不同性质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用包埋前免疫电镜PAP双标技术,对弓状核内SP和GABA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分布进行了研究。先用DAB为呈色剂显示SP的免疫反应,然后用钼酸铵-TMB法显示GABA免疫反应,再经DAB-氯化钴稳定后作免  相似文献   
6.
红核脊髓束是锥体外系的重要成份,但传统神经解剖对其化学性质并不明瞭,神经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断揭示了神经系各种结构的化学本质。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红核至脊髓的下行投射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P物质能的。本实验在成年大鼠的一侧颈、胸、腰髓的前角或后角分别注入30%HRP生理盐水溶液0.5~1μl 24小时,经第四脑室注入100μg秋水仙碱(10~15  相似文献   
7.
脊髓下丘脑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进展张喜京(ZhangXijing)(DepartmentofCellBiologyandNeuroanatomy,UniversityofMinnesota,Minneapolis,MN55455,U.S.A.)脊髓...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神经垂体内后叶加压素(VP)释放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调控,本研究用包埋前ABC法结合免疫电镜双标技术,研究了大鼠神经垂体内VP能神经和GABA能神经的超微结构分布及其相互联系。先用DAB法显示GABA免疫反应,然后用钼酸铵-TMB法显示VP免疫反应,再用DAB-氯化钴稳定后作免疫电镜包埋。电镜观察发现:在神经垂体内GABA样免疫反应产物呈电子密度高的颗粒状沉淀,定位于神经末梢内的小清亮羹泡周围和线粒体膜上;VP样免疫反应产物呈电子密度高的不规则形块状或针状散在于神经分泌末梢内。GABA样神经末梢分布于神经分泌末梢之间或紧贴毛细血管和垂体细胞,可与神经分泌末梢紧密接触甚至形成突触。VP样神经分泌末梢内含小透亮囊泡和大颗粒囊泡,并可与GABA样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在这种情况下,GABA样轴突为突触前成分,突触前、后膜呈对称性,突触间隙宽度小于20nm,内含电子致密物质。以上结果证实,在大鼠神经垂体内VP释放受到GABA神经的直接突触调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神经垂体内神经激素释放的调节机制,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化学损毁相结合的方法,在电镜水平分别显示神经垂体内的后叶加压素(VP)能神经和儿茶酚胺(CA)能神经,观察它们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大鼠神经垂体内不仅有广泛的VP神经终末分布,而且存在着因6-OHDA损毁所致溃变的CA能神经终末。CA能神经终末与垂体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甚至可建立突触样连接。CA能终扣与VP能终扣可建立轴-轴突触。在这种情况下,含CA的神经终末为突触前成分,含VP的神经终末为突触后成分。上述结果为神经垂体内神经激素释放的调节机制首次提供了超微结构证据。  相似文献   
10.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方法,在大鼠红核内观察到HRP阳性与P物质反应阳性的双重标记神经元。双标细胞以对侧为主,同侧较少。首次证实了红核脊髓束中有部分纤维是SP能的,并可投射至颈、胸、腰段脊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