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骨为最坚硬的结缔组织,众所周知,镜下观察骨磨片的骨组织结构,必须使骨小管和骨陷窝内充满空气而成黑色,这样镜下观察时就能清晰可见,因此封片是制作骨磨片技术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抗肿瘤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RTOG/EORTC评分标准对49例患者的放射性肠损伤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和严重程度分级。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和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紫杉类药物化疗组和无紫杉类药物化疗组。采用病理学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程度,分别比较对应亚组间微血管计数、狭窄血管计数、狭窄血管比例、病理总分、溃疡、炎症、水肿、坏死和纤维化指标的差异。并使用Cox分析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的狭窄血管计数、狭窄血管比例、溃疡和炎症程度均高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的微血管计数和纤维化程度均低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紫杉类药物化疗组与无紫杉类药物化疗组间的病理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不是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抗血管生成药物加重了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血管狭窄、溃疡和炎症,但减轻了纤维化。紫杉类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Twist、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两者在判断患者预后中的意义及两种蛋白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20例胃癌标本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wist、HIF-1α、E-cad、N-cad的表达,分析Twist、HIF-1α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两种蛋白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Twist、HIF-1α、N-cad、E-cad的阳性率分别为59.1%、61.7%、46.7%、37.5%,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8.3%、22.5%、10.8%、91.7%。4种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之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Twist与肿瘤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HIF-1α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性。Twist和(或)HIF-1α阳性的患者其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的患者。Twist、HIF-1α的表达与E-cad的低表达和N-cad的反常性高表达存在密切相关性。结论胃癌组织中Twist、HIF-1α表达与肿瘤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XCL12和CXCR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XCL12和CXCR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均可检测到CXCL12、CXCR4的表达,但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CXCL12阳性与CXCR4阳性呈正相关(r=0.276,P<0.05)。胃癌CXCL12和CXCR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等无关(P>0.05)。CXCL12和CXCR4阳性表达的患者其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胃癌中CXCL12和CXCR4的高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对预测胃癌的转移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中HIF-1a、VEGF及Glut1的表达.结果 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1.7%、6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a、Glut1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HIF-1a分别与VEGF及Glut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rs1=0.681, P<0.001;rs2=0.626 ,P<0.001).结论 HIF-1a、VEGF及Glut1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且这些指标的表达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骨为最坚硬的结缔组织。镜下观察骨磨片的骨组织结构,必须使骨小管和骨陷窝内充满空气而成黑色,这样镜下观察时才能清晰可见,因此封片是制作骨磨片技术的难点之一。骨磨片一般不能用液体树胶封片,因为树胶中二甲苯会使骨小管及骨陷窝透明,结构反而不清晰。传统骨磨片封片通常使用石蜡或白漆将盖玻片四周封固或用浓稠的树胶封固,但是这两种方法容易使骨磨片发生移位,而从载玻片与盖玻片的空隙处滑落出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本科生大多是按照课本设定的内容进行验证性实验,基本是按照指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的.这样培养的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缺乏探究真谛的热情,结果表现为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展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相似文献   
8.
浅谈形态学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形态学理论的发展,形态学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也日益更新。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我校于2005年引进了一套数码互动显微镜教学系统,该系统通过微机和网络的作用,构建了师生互动、图像共享、高效率的教学体系。教学硬件环境提高了,如何通过加强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管理来保证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的体会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组织胚胎学实验是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之一,它是巩固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的重要一环。传统的组胚实验主要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这易使学生养[1]成被动机械的学习习惯,缺乏主动学习的激情。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实践能力,我们一改以往只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比较单一、刻板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中心设备优势,进行大胆改革尝试,将组织染色等动手操作实验纳入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多年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虚拟切片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对实验教学日益重视,对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虚拟切片系统始于1998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建立了虚拟切片教学网站.2002年Heidger等采用部分虚拟切片、保留部分真实切片结合的办法进行实验教学和临床应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