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测试了94名长期暴露于噪声条件下的工人的心电功率谱、传递函数、相干函数、脉冲响应和幅度直方图指标,并将它们与35名心梗病人和37名正常(对照组)人的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在对照组中的阳性率仅0~11%,在心梗病人中的阳性率为33~90%,在噪声工人中的阳性率为6~42%。说明本文所用的指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并且证实了噪声对心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我们1980~1981年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采用了生物控制论的概念,对噪声长期(十年以上)职业性暴露的工人的脑电图进行了电子计算机分析,其中指标之一为功率谱的“低频第一峰高宽指标”。发现这一指标可以灵敏地反映噪声工人大脑功能的损害,并可作为脑病病人脑功能低下的一种早期诊断指标。为了确证这一结果的可靠性及其临床价值,我们于1982年对这一指标的临床意义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封根泉等用传递函数方法分析心电([1]、[2]).他们把心电图的V_5导联作为输入,把Ⅱ导联作为输出,用传递函数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他们选用6—20HZ频段的相频特性数据作为心功能状况的诊断参数.按照由统计确定的诊断标准,对心电图不正常的陈旧性心梗病人,其阳体率达85%;对心电图正常的陈旧性心梗病人,其阳性率达80%;对风心病人,其阳性率达74.4%;对室早病人,其阳性率达74.1%;而对于正常人对照组,成人组的阴性率达74.0%,青年组的阴性率达87.3%.可见传递函数的相频特征对于心疾病确  相似文献   
4.
噪声是环境的主要污染之一。噪声对人体具有许多影响,其中听力影响比较突出,所以,阐明噪声对听力的影响,具体情况和规律,对制订噪声安全标准和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这  相似文献   
5.
随工业发展,噪声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重视。噪声的危害性不仅仅是听力损伤,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嗓声对人体神经、心血管、体液系统以及烦噪度等均有影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试了100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组)、52名癲痫病人和57名脑震荡后遗症病人脑电传递相干剩峰,发现正常人阳性率为19%,后二组病人的阳性率则达50~65%,x~2测验p<0.05。此结果证实我们所建立的脑电传递相干剩峰指标能够反映脑功能的低下,可应用于临床脑病诊断和测试环境因素(噪声等)所造成的脑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噪声对脑功能的影响是环境物理和环境医学共同关心的课题之一,我们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曾经从人体工程学的观点出发,采用生物控制论的概念,通过电子计算机分析脑电图创立了一系列的指标,用客观生理学的方法证实了这种影响的存在。但是关于噪声对青少年脑功能发育的影响问题,尽管大家都很关心,迄今却仍未获得客观生理学上的验证。然而这个问题对于制订环境规划、环境噪声标准以及环境噪声治理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作者近年接受了关于制订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噪声标准》和《区域噪声评价和综合治理》的研究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很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能的广泛应用,电磁场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为了探讨不同高压电场强度对机体的影响,本文采用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测定的方法测定了三种电场强度(50千伏/米、100千伏/米和200千伏/米)下暴露 60天(每天2小时)的家兔心肌细胞膜ATP酶(以下简称心肌膜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电场强度的作用可使家兔心肌膜酶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这说明不同场强的作用对机体的心肌代谢功能有某种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心电多相信息鉴别诊断仪对212例心脏病患者、52例正常人做了检查,并在57例中进行了重复性试验,发现该仪器对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88.3%)。该仪器检查心脏病的特异性为92.3%.假阳性率为7.7%,假阴性率为8.6%。  相似文献   
10.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一个“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经络系统,但至今尚未找到形态学上的证据。为了探讨经络感传的客观性,不少单位采用肌电作为客观指标,但结果不一①②。我们过去的工作尽管发现感传肌电呈某种典型表现形式③,但分析肌电变化主要通过目测方法,阳性率较低。为了提高感传肌电的分析精度,我们借助于计算机的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自1979年以来将电子计算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