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致敏人淋巴细胞,诱生大量抗原特异性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这是人单抗制备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步骤。体外致敏提高了杂交瘤形成率和抗体分泌稳定性,推动了人单抗研究的进展。成功的体外致敏有赖于淋巴细胞来源、细胞组成、抗原性质和剂量、血清、分裂原、生长因子、佐剂、免疫时程等因素。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自体瘤细胞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肿瘤引流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比较结肠癌患者自体肿瘤细胞对体外培养TIL、PBL、LNL细胞增殖、诱生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结肠癌患者的TIL和PBL、LNL相比,CD8^ 细胞增加,CD4^ 细胞减少。PBL和LNL对PHA、rhIL-2刺激产生的细胞增殖能力比TIL强。PBL能产生较高水平的TNFα和IFNγ,而IL-2产生水平较低;LNL产生高水平的TNFα和IL-2,但仅产生低水平的IFNγ。TIL产生的TNFα、IFNγ水平较PBL、LNL低。实验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自体肿瘤细胞对不同来源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有不同影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NF-α在小鼠叶酸诱导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叶酸诱导肾病模型,运用抗TNF-α多克隆抗体及对照抗体干预治疗,检测小鼠血清以及肾组织中TNF-α水平,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CD1小鼠叶酸诱导肾病模型中,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凋亡增加,小鼠血清以及肾组织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肾皮质组织中Bcl-xL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运用抗TNF-α多克隆抗体干预治疗可保持Bcl—xL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效减轻小鼠肾功能损害。结论TNF-α在小鼠叶酸诱导肾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阻断TNF-α是治疗急性肾衰的一种潜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与成虫抗原(SwAP)是否能够诱导小鼠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方法SEA、SWAP和脂多糖(LPS)分别体外刺激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和磁珠分选后的脾脏CD19+B细胞,72h后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19+IL-10+细胞比例,和细胞表面CD80、CD86及CD40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0的水平。体内实验用SEA、SWAP、PBS分别和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1次/N,共3次,末次免疫后7d取小鼠脾脏,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IL-10+细胞比例,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0的水平。结果LPS与SEA体外均能显著诱导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9+IL-10+细胞,两者无显著差异,而swAP组不能诱导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9+II-10+。细胞;SEA与LPS能够诱导脾脏CD19+B细胞表面高表达CD80、CD86和CD40,而SwAP不能诱导脾脏CD19+B细胞活化;SEA与LPS诱导脾脏CDt9+B细胞分化为IL-10+细胞的比例也显著升高,同时能刺激脾脏CD19+B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L-10,两者无显著差异;而SwAP不能诱导小鼠脾脏CD19+。B细胞分化为IL—10+细胞并分泌IL-10。SEA体内免疫小鼠后,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9+IL-10+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并且能够分泌高水平的IL-10,而swAP和PBS免疫组均不能诱导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9+IL-10+细胞并分泌1L-10。结论SEA体外体内均能诱导小鼠产生分泌IL-10的B10细胞,并且在体外不依赖于脾脏其他免疫细胞的参与,而SwAP体外体内均不能诱导B10细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体外诱导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中分离分泌IFN-γ的杀伤性树突状细胞(IFN-γproducing killer dendritic cells,IKDC).方法取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以小鼠重组GM-CSF和IL-4协同诱导下培养.培养第6天,加LPS刺激.培养第7天,收集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FCM)分选出CD11clowB220+NK1.1+的细胞,FCM进一步鉴定其表型.并将其与肿瘤细胞系B16F10共培养24 h后,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的DC中,FCM检测存在CD11clowB220+NK1.1+的细胞,进一步鉴定发现其高表达CD49b,低表达MHC II类分子,不表达Gr-1分子;并且与肿瘤细胞B16F10共培养后可分泌大量IFN-γ.结论通过FCM分选的方法可从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的DC中获得IKDC.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CD40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自活化的T细胞经RT-PCR得到小鼠CD40L的cDNA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获得重组质粒pCMV-Myc/CD40L,酶切及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使用RT-PCR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对CD40L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将pCMV-Myc/CD40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小鼠CD40L在真核细胞中暂态表达。结论成功地建立表达小鼠CD40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病原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做好病原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方法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结果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结论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耐热成分,是细菌正常生长的产物,它对温血动物有广泛效应作用,能引起严重广泛而复杂的病理变化,是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个多世纪来,人们对细菌内毒素的认识不断深入,已经从组织器官水平发展到细胞分子水平。本文就近年来细菌内毒素对宿主细胞作用机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一、细菌内毒素的化学结构: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多糖(LPS),LPS由结构及生物学活性互不相同的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bcr-abl基因疫苗对小鼠SP2/0/bcr-abl移植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研究bcr—abl融合基因疫苗对小鼠SP2/0/bcr—abl移植瘤的影响,采用pVbcr—abl、pVbcr—abl/mIL7两种质粒分别免疫BALB/c小鼠,然后用SP2/0/bcr—abl细胞攻击免疫小鼠,观察疫苗对SP2/0/bcr—abl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检验其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用基因疫苗免疫的两个实验组与两个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相比,在移植肿瘤形成时间、肿瘤表面破溃时间、肿瘤体积、荷瘤生存期等指标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Vbcr—abl/mIL7免疫小鼠组的荷瘤生存时间比pVbcr—abl免疫组相对延长。常规病理学分析发现,对照组小鼠的移植瘤组织比较致密,瘤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而两个免疫组的肿瘤组织较为疏松,肿瘤细胞体积相对较小,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两个对照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内发现有大量肿瘤转移灶,而两个免疫组小鼠则未发现。结论:接受bcr—abl基因疫苗免疫的小鼠被诱导产生较强的特异性免疫保护力,对SP2/0/bcr—abl移植瘤的体内生长有一定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可生物素化的H-2Kd-BSP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原核表达H-2Kd-BSP融合蛋白,以制备H-2Kd-肽四聚体。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小鼠SP2/0细胞中克隆小鼠MHC-Ⅰ类分子H-2Kd基因的胞外区,拼接上依赖BirA酶的可生物素化序列(BSP)后,插入pET-22b高效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诱导表达后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鉴定纯化融合蛋白。结果成功构建pET-H-2Kd原核表达载体,测序证实H-2Kd-BSP融合基因序列正确。pET-H-2Kd原核表达载体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诱导表达H-2Kd-BSP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6%,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反复洗涤纯化,纯化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纯化蛋白可被H-2Kd分子特异性单克隆抗体SF1-1.1所识别。结论可生物素化H-2Kd-BS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制备H-2Kd-肽四聚体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