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紧密连接蛋白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密连接是构成肠道黏膜机械屏障上皮细胞的重要结构,可防止肠道有害物质侵入肠黏膜组织,维持肠上皮的通透性和细胞的极性。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使连接复合物遭到破坏,引起肠上皮通透性增加。目前在IBD的发病机制中侧重于肠上皮细胞和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维持和修复肠上皮屏障可望成为治疗IBD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和微生态制剂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就诊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或病房确诊为Hp阳性的患者共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1组、C2组.A组:含铋剂四联疗法2周.B组:含铋剂联疗法2周+综合干预4周.C1组:含铋剂四联疗法2周+微生态制剂2周.C2组:含铋剂四联疗法2周+微生态制剂4周.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上消化道症状变化情况,根据症状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计算各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记录各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所有患者停药1个月后,复查13C–UBT的结果.[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A组(82.75%),B组(93.10%),C组(94.82%),C1组(93.10%),C2组(96.5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18.91%),B组(13.79%),C组(5.17%),C1组(6.89%),C2组(3.44%).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p根除率:A组(84.48%),B组(89.66%),C组(96.55%),C1组(96.55%),C2(96.5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实施综合干预并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头翁醇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调控,进一步阐明白头翁醇提物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醇提物治疗组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茵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组.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TNF-α、IL-10和血清内毒素,采用免疫组织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tight iunction,TJ)相关蛋白occludin的分布.结果: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增高,结肠组织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而经白头翁醇提物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处理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有明显下降(6.50±1.27,5.90±1.67 vs 9.20±1.75:5.00±1.05,4.80±1.25 vs 7.10±0.99,均P<0.05),结肠组织TNF-α水平降低(521.24±109.37 ng/L,503.98±126.63 ng/L vs 657.54±149.60 ng/L,均P<0.05)、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0.148±0.093EU/mL,0.153±0.106 EU/mL vs 0.213±0.023EU/mL,均P<0.05)和IL-10水平升高(92.19±30.09 ng/L,95.57±27.71 ng/L vs 42.92±23.74ng/L,均P<0.05);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而白头翁醇提物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茵(金双歧)处理后可使TNBS引起的TJ结构受损减轻,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多.结论:白头翁醇提物可以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上调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luudin的表达、降低结肠组织TNF-α含量、提高IL-10水平,从而抑制内毒素通过紧密连接进入体循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肠道微生态对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组。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TNF-α、IL-10和血清内毒素,采用免疫组织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occludin的分布。结果 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增高,结肠组织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而经金双歧处理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下降,结肠组织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和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的表达亦减少,而金双歧处理后,可使TNBS引起的TJ结构受损减轻,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肠道微生态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医五脏系统在临床中出现的复杂证候群,体现出了五脏系病机演变的过程。临床中的"多个脏系同时发病",是普遍存在的规律;而"五脏系同病",是病机演变过程中的趋向与终点,映射出的是中医诊疗原型系统及其基本结构,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会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SD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8),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血清内毒素,采用免疫组织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occludin的分布。结果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和正常组比较,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的表达亦减少,结肠组织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TJ相关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低下,促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肠道微生态对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组。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TNF-α、IL-10和血清内毒素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occludin的分布。结果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增高,结肠组织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和血清内毒水平升高,而经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处理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有明显下降,结肠组织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和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的表达亦减少,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处理后可使TNBS引起的TJ结构受损减轻,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肠道微生态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TJ蛋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纠正肠道微生态,上调肠上皮细胞TJ蛋白occludin的表达,降低结肠组织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从而抑制内毒素通过紧密连接进入体循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