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合理优化急诊组岗位设置,降低急诊生化检测不及时率.方法 成立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急诊组品管圈“微笑圈”,回顾性分析急诊生化标本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时间,分析2小时内检测及时率不能达100%的主要原因,计算目标值,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分析表明2小时急诊生化检测不及时的主要原因为标本送检过于集中、复查样本延迟、审核速度相对较慢、夜班人员业务流程不规范.执行相应改善措施后,急诊生化检测不及时率降低了12.02%,并有2天的及时率>95%,达到医院业务指南标准.结论 品管圈模式有效地降低了急诊生化检测的不及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生化样本周转时间对急诊生化报告时间的影响.方法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生化检验标本样本周转时间(TAT),分为3个时间段TAT1、TAT2和TAT3,并进行比对.结果 住院急诊生化样本3个时间段的平均时间分别是798.3分钟、111.8分钟和104.9分钟.门诊急诊生化样本3个时间段的平均时间分别是105.0分钟、35.0分钟和72.7分钟,其中TAT1时间最长,而且住院急诊病人的TAT1是门诊病人的7倍多,占整个TAT中最大比例.结论 优化标本运送流程和提高参与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和沟通,可以有效降低TAT,确保危重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免疫比浊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免疫比浊法的精密度、线性、稳定性、干扰因素、携带污染指标,并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进行阳性率比较。结果免疫比浊法批内CV为1.64%~2.22%、批间CV为3.57%~3.74%;黄疸、脂血及溶血对本方法无明显干扰;阳性率均为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与CMIA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