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乳糜化脂肪对移植于裸鼠背部皮下人增生性瘢痕的影响。 方法选取18只BALB/c裸鼠;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行腹部、大腿外侧部脂肪负压抽吸手术获取的脂肪颗粒细胞及面、颈部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脂肪颗粒细胞经过纳米转换头等操作处理为乳糜化脂肪;无菌条件下将增生性瘢痕组织切割成多块小样本;用眼科剪于各个裸鼠背部各作4个皮肤切口,稍做游离后将前述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埋植入切口内,制备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18只裸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曲安奈德组和乳糜化脂肪组,每组6只裸鼠,24块瘢痕组织。移植后1周,对照组于每块移植瘢痕组织块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0.05 mL/g);曲安奈德组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0.05 mL/g);乳糜化脂肪组注射乳糜化脂肪(0.05 mL/g);之后每周各注射1次。移植后4周取材,比较移植前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重量、移植后4周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重量变化百分比;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Masson染色半定量分析阳性面积(天蓝色)占整体视野总面积的百分比。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核心蛋白聚糖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 结果移植前,3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230,P=0.119),移植后4周,乳糜化脂肪组、曲安奈德组、对照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重量变化百分比分别为(73.2±15.9)%、(79.5±8.6)%、(87.0±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80,P=0.042),乳糜化脂肪组分别与对照组、曲安奈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30、1.228,P=0.010、0.099)。组织学观察可见,苏木精-伊红染色与Masson染色整体变化趋势相符:对照组真皮层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及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曲安奈德组真皮层见粗大胶原纤维,连续性及整齐度可;乳糜化脂肪组真皮层胶原纤维数量少且排列规律。Masson染色半定量分析:乳糜化脂肪组、曲安奈德组、对照组阳性面积(天蓝色)占整体视野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74.3±13.5)%、(80.9±9.0)%、(91.2±4.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8,P=0.025),乳糜化脂肪组分别与曲安奈德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30、7.806,P=0.027、0.019)。增生性瘢痕中核心蛋白聚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曲安奈德组、乳糜化脂肪组显示出核心蛋白聚糖阳性染色结果,且乳糜化脂肪组染色强于曲安奈德组。对照组极其低地表达点、斑片状核心蛋白聚糖染色。乳糜化脂肪组、曲安奈德组、对照组核心蛋白聚糖表达量分别为0.021±0.010、0.025±0.012、0.088±0.05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60,P=0.034),乳糜化脂肪组分别与曲安奈德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16、1.224,P=0.048,0.027)。 结论乳糜化脂肪注射至人增生性瘢痕可降低成纤维细胞密度和数量,促进胶原排列、数量及形状正常化,改善胶原堆积等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紫外光吸收剂4,4'-二羟基二苯甲酮(DHB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苯并噁嗪(UV-Bz),研究表明其热固化产物UV-PBz是一种良好的紫外光吸收剂。研究了将UV-PBz涂覆在聚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表面对改善PBO纤维光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UV-Bz和UV-PBz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强度测试研究了PBO纤维的光老化性能。研究表明:UV-PBz具有与DHBP相似的吸收紫外光的功能,在波长为310 nm紫外光区有较宽的吸收峰;UV-PBz可以牢固地附着在PBO纤维表面,并且可以明显提升PBO纤维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80℃低温条件下冻存不同时间的脂肪组织颗粒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变化。方法:将吸脂后的脂肪经过洗涤、离心后低温保存,1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后,对复温后的脂肪组织颗粒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活性检测、SVF细胞培养等。结果:随冻存时间的延长,脂肪组织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逐步下降,冻存1周的脂肪组织活细胞面积(35.35±4.05)%较新鲜脂肪(79.25±7.44)%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存1周的脂肪细胞较新鲜脂肪细胞线粒体活性显著下降(P0.01),SVF细胞培养,冻存脂肪来源的贴壁细胞数量较新鲜脂肪显著减少(P0.01),且细胞生长缓慢、状态较差。结论:大多数脂肪细胞在一次冷冻保存过程中便失活,而冻存时间的延长与脂肪细胞活性降低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不推荐临床使用不添加保护剂直接冻存的脂肪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4.
<正>死者男性,2023年4月6日11时死者下水查看抽水机,15时许被发现在抽水机附近漂浮,经医师确认已死亡。18时许尸体在法医学解剖室行体表检验,并在其右侧颈部抽取静脉血备检,因流血不止,法医用夹钳对针孔处钳夹止血。检验完毕,尸体即送入-25 ℃冰棺冷冻。尸体检查 尸体冷冻3天后进行尸体剖验。过夜解冻,成年男性尸体,营养、发育正常,尸斑浅淡,呈暗红色,位于颈项、腰、背、四肢等身体低下未受压部位,指压不褪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