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影响因素,构建并比较多组MCI相对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患者,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决策树预测模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分析MC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三组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 共纳入住院老年患者992例,MCI检出率为21.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结果均显示年龄、脑血管病、文化程度为MCI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还显示日常生活能力也是MCI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9.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95%CI(0.916,0.950)],灵敏度为0.881,特异度为0.852,约登指数为0.733。决策树预测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3.
细胞自噬对饥饿环境下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饥饿条件下椎间盘髓核细胞是否发生自噬及自噬对髓核细胞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髓核细胞,对细胞表型进行鉴定后,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加DMEM培养基组、3-MA加EBSS培养基组和EBSS饥饿组,接着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组细胞的自噬差异,最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以及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成功培养出SD大鼠髓核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电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BSS培养基诱导的髓核细胞出现自噬囊泡,但是3-MA 抑制后细胞自噬泡明显减少;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LC3-II/LC3-I和Beclin-1/β-actin在EBSS处理组明显大于3-MA+EBSS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 而3-MA+EBSS处理组的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EBSS处理组(P<0.05)。结论: 饥饿可以诱导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发生自噬,并且3-MA能抑制自噬发生。自噬对饥饿环境下的髓核细胞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估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3~17岁,平均11.1岁。术前经X线片确诊,均为Neer-HorwitzⅢ及Ⅳ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手术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进行,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行经皮克氏针固定。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放射学检查结果、上肢长度及肩关节活动度,并以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3~37个月,平均20.4个月。术后出现克氏针穿出关节面1例,针道反应5例,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为85~100分,平均(95.0±4.3)分;优38例,满意5例。X线片显示所有病例骨性愈合,未发现骨骺早闭现象,无肢体短缩畸形。术后3个月,所有患儿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肩关节活动恢复至伤前。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昼夜温差(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DTR)影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日住院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乌鲁木齐市4所三甲医院、4所二甲医院、1所一甲医院CKD日住院人次数据,同期气象及污染物数据来自于乌鲁木齐市主城区的6个国控监测点,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星期几效应、假期效应、长期时间趋势及其它因素,分析DTR与CKD日住院人次的关系。结果 CKD日住院人次与DTR(滞后0~21 d)的暴露-反应曲线呈“N”形,CKD患者住院风险随DTR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低度和高度DTR对CKD患者住院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中度DTR对住院影响较小;DTR=5℃时,单日效应出现在第3天[RR=1.081,95%CI(1.020,1.145),P<0.05],最大效应出现在第21天[RR=1.090,95%CI(1.014,1.173),P<0.05];高度DTR=14℃(P95)时,单日效应出现在第4天[RR=1.086,95%C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