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的机制,为深入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不同浓度的弗林蛋白酶(furin)抑制剂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CF-7 48 h。细胞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 assay)和细胞趋化实验(Transwell assay)检测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迁移相关蛋白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0 nmol/L的furin抑制剂α1-PDX即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起显著抑制作用(均P<0.05);细胞迁移相关的MT1-MMP、VEGF-C和VEGF-D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CF-7细胞上清液中MMP2 和 MMP9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Furin抑制剂通过下调乳腺癌细胞MCF-7的MMPs及VEGFs表达抑制其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NaNO2预处理对乙醇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00 mmol.L-1乙醇处理2 h制作PC12细胞乙醇损伤模型。细胞增殖指标采用MTT、活细胞计数法;细胞凋亡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活细胞染色法;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用0.14 mmol.L-1 NaNO2预处理细胞24 h,再用400 mmol.L-1乙醇作用2 h,与单纯乙醇处理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SOD、CAT酶活性和GSH-Px含量升高,MDA含量下降;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Bcl-2和HIF-1α蛋白表达量升高;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可以部分逆转NaNO2的这些作用。结论低剂量NaNO2预处理能够提高PC12细胞抗氧化水平,拮抗乙醇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与亚硝酸盐还原为NO和HIF-1α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亚硝酸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亚硝酸盐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不同时间,用MTT分析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指数和凋亡率,RT-PCR分析c-myc mRNA变化,Westernblot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亚硝酸钠诱导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呈双相剂量效应,亚硝酸钠在低浓度时(20~200 mg.L-1),刺激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在高浓度时(>800 mg.L-1),抑制增殖,促进凋亡。20~200 mg.L-1亚硝酸钠处理细胞可以明显增加c-myc mRNA和HIF-1α蛋白表达。结论亚硝酸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刺激SMMC-7721细胞增殖,但是超过一定剂量则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低浓度的毒物往往存在对生物体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这种非线性剂量效应关系是近年来评价药物毒性的一种新方法~([1]) .低水平的亚硝酸盐暴露对细胞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文献报道较少,为了研究亚硝酸盐对肝源性细胞生长的毒物兴奋效应,课题组利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研究了亚硝酸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细胞增殖、凋亡、低浓度预适应细胞保护作用等毒物兴奋效应关键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lusterin和p53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切除的大肠腺癌术后蜡块标本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检测Clusterin和p53蛋白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lusterin和p53在大肠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和89.3%,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lusterin和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1,P0.05)。结论 Clusterin和p53的表达对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病后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表明,microRNA与神经发生和突触形成有关,可能在精神疾病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脑内和外周血中的miR-137的表达以及其对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方法:将36只大鼠分为6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卒中后抑郁组大鼠经大脑中动脉阻塞后慢性温和刺激建立卒中后抑郁模型,agomir-137组、agomir-NC组、agomir-137+Grin2A组和agomir-137+vector组大鼠在建立卒中后抑郁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脑室内注射agomir-137、agomir-NC、agomir-137和Grin2A过表达质粒以及agomir-137和空白质粒。 结果与结论: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和外周血中miR-137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大鼠。行为学结果显示,在脑缺血第3周,agomir-137组大鼠垂直得分以及水平得分均显著高于agomir- NC组大鼠以及卒中后抑郁组大鼠。糖水消耗实验结果显示,在脑缺血后第2周末起,agomir-137组大鼠糖水消耗百分比即显著高于agomir-NC组大鼠以及卒中后抑郁组大鼠。进一步研究发现,miR-137可以与Grin2A的3’UTR端结合,抑制Grin2A mRNA的翻译从而下调其蛋白的表达。并且在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脑内过表达Grin2A基因后,miR-137抗卒中后抑郁的作用被显著减弱。提示miR-137可通过与Grin2A mRNA结合抑制其蛋白表达,从而发挥抗卒中后抑郁的作用,为卒中后抑郁提供新的临床治疗靶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利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硝酸盐作为人体内源性信号分子调控基因表达,不仅是诊断某些疾病的标志物,而且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药物。亚硝酸盐具有维持人体一氧化氮平衡,促进心血管健康的作用。然而,环境亚硝酸盐也存在健康危害和致癌风险。该文综述了亚硝酸盐的研究历史和近期文献,通过亚硝酸盐代谢、一氧化氮平衡调控分析了其致癌风险、健康维护,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亚硝酸盐与癌的启动、演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0 引言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等含亚硝酸根离子的无机盐,在自然界水体和土壤中广泛存在.亚硝酸盐具有抗菌、食品保鲜作用,是食品行业中常用的添加剂、发色剂和防腐剂.此外,其在纺织印染、摄影、医药及兽医行业等领域也都有广泛应用.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亚硝酸盐在环境中的负荷逐渐增高[1],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人群摄入亚硝酸盐与一些癌症的发生有关,因为有人在腌肉内发现了致癌剂亚硝胺,并发现亚硝酸盐是形成亚硝胺的因素[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浓度亚硝酸钠(NaNO2)预处理对高浓度亚硝酸钠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NaNO20.14 mmol·L-1处理PC12细胞24 h,然后用NaNO245 mmol·L-1再处理2 h制作预处理模型,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aNO245 mmol·L-1处理组相比,NaNO20.14 mmol·L-1预处理+NaNO245 mmol·L-1组的PC12细胞存活率增加、凋亡减少(P<0.05);细胞SOD、CAT活性和GSH-Px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下降,促凋亡相关蛋白Bax,胱天蛋白酶9,胱天蛋白酶3表达明显下降,凋亡抑制蛋白Bcl-2和HIF-1α表达明显升高(P<0.05);加入一氧化氮特异性清除剂c-PTIO可以逆转这种现象(P<0.05)。结论低浓度NaNO2预处理增加PC12细胞抗氧化能力,拮抗高浓度NaNO2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与NaNO2还原为一氧化氮和增加HIF-1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亚硝酸钠(NaNO2)预适应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系列浓度的NaNO2作用PC12细胞24h,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活细胞计数法,用Hoechst 33258染色计数凝集和碎核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为细胞凋亡率。以3mmol/L浓度的NaNO2预适应细胞24h后,加或不加一氧化氮清除剂亚铁血红蛋白(hemo),再用1.1mmol/L H2O2暴露6h,细胞存活率检测用MTT、凋亡检测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染色。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酶活性。结果:NaNO2对PC12细胞增殖作用呈典型的β型曲线,最大低促效应出现在第24h,最大低促效应剂量为1.4mmol/L,最大促增殖效应为对照组的156%,未观察到不良效应水平(NOAEL)为6mmol/L,细胞增殖半数抑制率(IC50)值为45mmol/L。用3mmol/L NaNO2预适应24h,然后用1.1mmol/LH2O2暴露6h,细胞增殖活性比单纯H2O2组明显升高(P0.05)。用1.1mmol/L H2O2暴露6h,非预适应组细胞凋亡率为44.9%;3mmol/L NaNO2预适应组细胞凋亡率为19.1%,差异显著(P0.05),这种现象可以被一氧化氮清除剂亚铁血红蛋白(hemo)所抑制。3mmol/L NaNO2预适应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低于6mmol/L NaNO2暴露能够引起PC12细胞的低促效应。低浓度NaNO2预适应,通过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保护过氧化氢毒害的PC12细胞。亚硝酸盐还原为一氧化氮在细胞保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