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近端非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近端非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骨折28例,男18例,女10例,其中10例合并胫骨干骨折,14例合并内踝或后踝骨折,4例为pilon骨折,胫骨干骨折采用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内躁和后踝采用空心拉力钉固定。观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病例、感染发生病例、随访结束时踝关节功能、腓骨长度及腓骨外翻角。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病例发生,随访结束时腓骨长度及外翻角均较健侧相比无显著差异,按照Baird-jackson(1987)评价踝关节功能,优20例,良5例,可3例。结论:近端非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率高,皮肤软组织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发现直径300-500 μm微米结构的微小颗粒骨比直径4.0-5.0 mm的经典颗粒骨更容易在非感染骨缺损中成活。 目的:评价采用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8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或骨不连患者,其中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2岁;胫骨上段19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7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例17例,骨折术后感染合并骨不连11例。随访6-30个月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术后平均6周移植微小颗粒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平均8周创面完全闭合,经植骨后骨缺损处均骨性愈合,2例骨折愈合差,经二次植骨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药敏反应。表明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治疗感染性胫骨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正三角构型(PCCS)和倒三角构型(ICSS)空心螺钉内固定及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20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正三角构型空心螺钉内固定组(PCSS组,n=64)、倒三角构型空心螺钉内固定组(ICSS组,n=68)和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组(FNS组,n=72)。PCSS组: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25~63岁,平均42.2岁;致伤原因:跌倒伤23例,高处坠落伤22例,道路交通伤19例。ICSS组: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20~63岁,平均41.7岁;致伤原因:跌倒伤24例,高处坠落伤22例,道路交通伤22例。FNS组:男性37例,女性35例;年龄23~64岁,平均42.3岁;致伤原因:跌倒伤26例,高处坠落伤24例,道路交通伤22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透视次数、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三组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NS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5.
6.
研究发现直径300—500μm微米结构的微小颗粒骨比直径4.0-5.0mm的经典颗粒骨更容易在非感染骨缺损中成活。目的:评价采用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或骨不连患者,其中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2岁;胫骨上段19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7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例17例,骨折术后感染合并骨不连11例。随访6—30个月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平均6周移植微小颗粒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平均8周创面完全闭合,经植骨后骨缺损处均骨性愈合,2例骨折愈合差,经二次植骨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药敏反应。表明白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治疗感染性胫骨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NTERTAN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过程中,加速康复外科即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理念对于老年人快速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行InterTa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年龄在64-84岁,平均为73岁,其中老年男性占19例,老年女性占28例,左侧20例,右侧27例。所有病人随访至术后6个月,观察患者总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7例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并均获得如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所有患者总住院时间为7-16天,平均住院时间9天。如期复查,骨折部位均获得愈合,平均时间5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为76-87分,平均81分。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术后患者对疼痛耐受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自理44例,从事体力劳动37例,需要护理3例。结论 InterTan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中,依据ERAS理念并采取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减少,术后疼痛有效缓解,早期即可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同时,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胫腓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置入的螺钉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皮质骨螺钉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64例患者采取可吸收螺钉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胫腓骨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胫腓骨骨折疗效优35例、良17例、中6例、差2例,观察组优46例、良15例、中3例、差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高于观察组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可显著提高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桡骨干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以及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愈25例,治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治愈率66.7%,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桡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疗效,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螺钉接骨板治疗,对于改善患者患肢预后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均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