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我国21世纪初麻醉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麻醉科护士的认识、麻醉科护士的培养目标与层次、麻醉科护士的正确使用等方面,就我国21世纪初麻醉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院胸外科自1997年9月~2002年12月,共手术治疗食管癌病人276例,术后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共有61例发生心律失常,占总数22.1%,现对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董氏"怪三针"穴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本病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每组2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每次20 mg,每日1次,连续4周。传统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传统经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太冲、神门、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治疗,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怪三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董氏正会穴、鼻翼穴、次白穴治疗,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统计三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中风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QL)评分变化,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记录相关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1),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5)。三组患者SSQQ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 01),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 05)。疗效评定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65%,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口干、恶心不适症状;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盐酸帕罗西汀基础上结合传统针刺或怪三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较单纯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更为有效、安全,但两种针刺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怪三针穴组取穴少,痛苦小,患者易接受,更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熊继柏根据肺炎咳喘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麻杏石甘汤证、宣白承气汤证、定喘汤证、泻白散证、小青龙汤证、射干麻黄汤证、葶苈大枣泻肺汤证、五子五皮饮证,并且用上述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实践证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transamin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联合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预测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epsis-related liver injury,SRLI)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8月~2021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住ICU28天内是否发生肝损伤分为SRLI组和脓毒症非肝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SRL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RI联合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对SRLI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入组22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SRLI组102例,脓毒症非肝损伤组120例;SRLI组男性患者更多、体重指数更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更高,ICU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间更长,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更多,28天病死率更高;SRLI组患者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乳酸水平上明显高于脓毒症非肝损伤组,SRLI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较脓毒症非肝损伤组更低(P均<0.05),SRLI组患者的APRI及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较脓毒症非肝损伤组患者更大(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APRI、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为预测SR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APRI预测SRL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95% CI:0.788~0.894),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的AUC为0.787(95% CI:0.728~0.847);而 APRI联合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预测SRLI发生的AUC为0.905,当取最佳截断值0.44时,敏感度为82.4%,特异性为88.2%,优于单一指标对SRLI的诊断预测价值。结论APRI及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可很好的预测SRLI的发生,当两者联合时,对SRLI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纯单孔腔镜非溶脂保乳手术(pure single-port lumpectomy non-lipolysis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PSLN-BCS)的临床资料及经验。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二病房因早期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共400例, 分为PSLN-BCS组(200例)和传统保乳手术(conventional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C-BCS)组(200例), 观察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3 d内创腔引流量, 并随访术后短期(3个月内)并发症情况(术后拔管后积液存留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 术后远期(3个月后)并发症情况(术区皮肤与胸大肌粘连发生率及保留乳房手术后美容效果)。结果 PSLN-BCS对比C-BCS平均手术时间更长(198.341min vs 62.961min, P<0.001, 95%CI=132.028min, 138.732min)。PSLN-BCS术中出血更少(18.824 ml vs 22.627 m...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研究血热证大鼠肺脏代谢的变化以及生地黄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混悬液注射+无水乙醇灌胃”的复合造模法建立血热证大鼠模型;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检测正常组、血热证模型组和生地黄组大鼠肺脏样本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与血热证模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应用Mev软件对标志物的相对定量结果进行热度图绘制和聚类分析;结合MBRole、KEGG和MetaboAnalyst等在线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和代谢网络构建。结果:共鉴定出血热证相关生物标志物41个,富集得到3条显著受到干扰的代谢通路,包括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结论:血热证大鼠肺脏内存在的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多种代谢紊乱与肺细胞损伤、肺部炎症和气道损伤密切相关,经生地黄提取物干预后,血热证大鼠的上述肺部症状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黄芩、板蓝根、白头翁、虎杖、白花蛇舌草5种清热解毒代表药物抗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免疫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后的不同时相(初期、极期、后期),采用ELISA法,动态观察清热解毒代表药物对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5种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黄芩在感染后第3日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IL-6含量,并于感染后各时相均可增加IFN-γ含量,感染后第1~5日增加IL-10含量。板蓝根在感染后第3日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含量,第3~5日降低IL-6含量,并在感染后第1天升高IL-10含量,在感染后第3~5日能升高IFN-γ含量。白头翁在感染后第3日能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1、IL-6含量,同时显著升高IL-10含量。虎杖在感染后第1日可显著升高血清IL-10含量,在感染后第5日升高IFN-γ含量。白花蛇舌草在感染后第3日降低血清IL-6含量,在感染后第5日升高IFN-γ含量。结论黄芩的抗流感作用主要表现在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极期;板蓝根在流感病毒感染的各个时相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白头翁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极期可抑制炎性损伤;虎杖在感染流感病毒的初期与后期均可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白花蛇舌草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极期及后期均可起到一定的抗免疫炎性损伤。各药物均具有抑制炎性损伤、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防止休克、退热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机体免疫,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22(NMP22)在膀胱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检测门诊血尿病人尿液中NMP22含量。结果以美国FDA的诊断参考值10u/ml为标准,本次研究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67%。膀胱肿瘤患者NMP22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NMP22含量亦随之增加(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