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按Anthropometry of the head and the face in medicine方法对身体健康、面部和谐、(牙合)关系正常的688例(男326,女362)18—25岁的四川籍青年进行了头面部52个项目的活体测量(计算指数7项、角度7项),并确定面型、观察两侧性器官的对称性及比较男女性差。为确定国人青年容貌特征及面部损伤修复与美容整形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椎动脉起始、行走的弯曲变异,国内、外均有详尽的报道;但椎动脉被脊神经前后根夹持,国内、外的参考文献未见报道。我们在做脊神经根标本时发现此变异一例,现将其报道如下:标本为男性,约50岁左右,体形稍瘦。当从脊柱后正中为打开椎板和椎间孔后壁,分离脊神经根和节时发现,右侧G5脊神经的前根绕至椎动脉的前方。即C5脊神经的前后根夹持右椎动脉(正常脊髓神经的前根应位于椎动脉后方)。椎动脉仍行于横交孔内无异;而右侧C5脊神经根却比对侧同序数的脊神经根宽扁,尤其是前根呈扁状(其他为圆索状)。前后根的解剖汇合点…  相似文献   
3.
张淑平  张磊  代加平 《中国药业》2010,19(15):66-67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予泮托拉唑8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5d;对照组40例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续5d。观察两组给药后3d和5d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或内镜下止血征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为(47.3±3.5)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6±4.2)h。结论泮托拉唑治疗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与奥美拉唑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无痛胃镜检查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普通胃镜检查的有创性和患者有痛苦感,病员常常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以及一些精神病人或不配合者被列为禁忌,适当使用麻醉剂,使病人在浅麻醉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整个过程病人舒适、无痛苦,我院自2003年3月开展无痛胃镜检查以来,共有520例病人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脊神经节的形态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临床提供有关脊神经节的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了38具(76侧)成人尸体标本的SG形态。结果:(1)G1-尾部SG长度和横径呈现同步变化的趋势,两 G4 ̄T2、L2-S1两次出现高峰区;(20S1的SG最大,尾SG最小;(3)SG长度与横径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骶部、腰部、尾部、颈部和胸部。结论:腰骶部SG体积较大;对腰背痛患者,应充分考虑SG受卡压的可能性;了解SG的形态特征,有助于临床有  相似文献   
6.
<正> 治疗方法 自拟燥湿运脾汤:苍术15g,法夏、厚朴、佛手、楂曲各12g,陈皮、藿香、白叩各10g,生姜5g,甘草3g。加减:舌苔黄腻者加黄芩12g。苡仁20g,每日1剂,浓煎450ml,分3决温服。 治疗结果 口服中药3~5剂后,52例症状基本消失,24例症状明显减轻,全部病例均能坚持静滴甲硝峻至疗程结束。 病案举例 王某,女,28岁。因急性盆腔炎而用甲硝唑100ml ivg~# Bid,用药2d后腰酸疼痛、白带量多等症减轻,但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9年12月47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益生菌和5-氨基水杨酸治疗,疗程8周。监测治疗期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缓解,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治疗UC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关于脊神经后根根丝交通的情况,早在1957年Pallie就作过详细的研究。1964年Pallie又进一步阐明了脊神经后根根丝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临床上后根切除术中的意义。国内报道了脊神经后根根丝交通吻合(联系)形状和手术中发现脊神经后根根丝间存有吻合,但都限于一个局部,尚未见从整体进行观察和统计的文献。为此,本文就脊神经后根根丝间的交通吻合形态学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统计,旨在提供较完整的脊神经后根根丝交通吻合的资料,探讨其临床意义,并为临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L5与S1脊神经根共干并神经节近端融合变异1例毕秀梅①代加平②近几年脊神经根共干的变异常见报道,而共干并两个神经节近端融合远端分开的变异则少见。作者在制作脊神经根及神经节标本时发现此类变异1例,现报道如下:男性标本,脊柱下胸段及腰段稍向后凸。当从脊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