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定量检测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生育年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和正常体检人群宫颈管内解脲支原体(UU)量值间的区分及其致病性的相关性。方法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因有阴道炎症状、体征而就诊的601例患者及正常体检人群306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测定解脲支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根据两组UU拷贝数的量值不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例组的UU阳性率70.0%,较正常体检人群组41.2%为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UU 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的病例数也较对照组多(47.8%与37.3%),差异有显著性(P=0.039)。病例组中UU 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的患者其混合感染的概率较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的患者的概率高(42.7%与32.8%),差别有显著性(P=0.037)。结论解脲支原体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时存在单独感染的意义,临床上可以考虑给予药物治疗;解脲支原体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时,一方面可能是无症状带菌状态,另一方面可能与其他病原体呈混合感染状态,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解脲支原体对离体人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对人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力。方法 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选择因孕母严重疾患不宜继续妊娠而要求终止妊娠,行引产术的6个月孕龄的死婴输卵管粘膜组织及人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体外粘附模型,进行UU对人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体外粘附试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 UU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作用后的人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均有L兀J粘附,除散在的UU粘附外,还可见集结的UU粘附在输卵管的粘膜上;UU的形态典型,以呈杆形为多,也可见少量小球形和哑铃形等多种形态,另外,UU的大小也差异较大。结论 UU可以粘附于人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上,人输卵管粘膜上皮组织可能存在UU的粘附素受体,因此UU存在通过这一途径直接导致粘膜上皮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解脲脲原体(UU)被认为是盆腔及生殖器炎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然而,女性下生殖道内查到UU者,是否皆须按非淋菌性阴道炎进行治疗,近年来一直困扰广大妇产科医生。有学者研究认为UU的感染与其群别和亚型的型别相关,但目前临床中尚缺乏一种简单易行的进行UU分型的方法,为此我们对UU基因型的分型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内膜因素是辅助生殖技术(ART)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行ART前,常规于晚卵泡期采用阴道B超观察子宫内膜情况。正常情况下,晚卵泡期内膜表现为三线征(A型内膜),然而部分患者却表现出分泌期才能出现的均质内膜(C型内膜),甚至强回声团,可能影响内膜容受性和胚胎着床。本文对晚卵泡期子宫内膜B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的原发不孕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月因原发不孕在本院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的59例患者,根据术后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21例及同期未妊娠组38例,对其临床特点,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不全纵隔在妊娠组的不孕患者和未妊娠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妊娠组的不孕患者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主(38.1%),而未妊娠组不孕患者以慢性盆腔炎为主(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59例原发不孕患者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明显优于单独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可评价输卵管功能,在矫治可逆的输卵管病变及人工助孕方式选择方面至关重要。结论:手术有效者多在术后18个月内妊娠,故应重视术后18个月的最易受孕期,必要时可联合助孕治疗,增加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7.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女性生殖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几年我国性病病例中非淋菌性尿道炎不断增多,有报道其发病已超过其它性病,约50%的非淋苗性尿道炎是抄眼衣原体所引起,已引起国内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的变化,以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PAF受体(PAF-R)的表达。方法对10例女性不孕患者采用生物法检测血浆中PAF含量,酶水解底物显色法测定PAF-A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上PAF-R的表达。并与10例有正常生育功能的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不孕患者血浆中PAF含量(5.21±1.81)μgPL,PAF-AH活性(24.50±7.76)μmol/(min.L)、PBMC上PAF-R的表达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F、PAF-AH、PAF-R三者在女性不孕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检测隔日血清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β-hCG及P水平,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EP组;正常早孕20例作为对照(NIUP)组。采用ELISA法测血清LIF水平;采用RIA法测血清β-hCG及P水平。【结果】①血清LIF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5.26±0.51)pg/mL及(5.88±0.26)p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LI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妊娠组血LIF较正常早孕组低。②血清β-hCG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731.15±530.8)mIU/mL及(2036.95±1791)mIU/mL。血清孕酮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5.26±0.51)ng/mL及(20.88±0.26)n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β-hCG、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异位妊娠组妇女血清β-hCG、P水平均明显降低。(3)异位妊娠组术前间隔48h两次血LIF、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术前间隔48h血β-hCG变化分为上升型(上...  相似文献   
10.
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的不孕患者进行再评价,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自1994年1月-2004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IUI失败的不孕患者21例,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对其临床特点及其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时间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盆腔炎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57%)是引起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的主要盆腔病变;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是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的主要宫腔病变。IUI失败的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率为47.6%(10/21),术后18个月内获得妊娠者占90%。结论 在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病因诊断中,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明显优于单独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宫、腹腔镜联合可以手术矫治可逆的输卵管及宫腔病变,提高IUI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