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通道蛋白(AQPs)是一组小分子跨膜蛋白家族,对水分子有高度通透性,表达谱广泛,且参与细胞的水代谢。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子宫内膜腺癌,其发病与长期雌激素的刺激相关,但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AQPs可通过促进细胞生长、血管新生、细胞迁移几个方面影响肿瘤的生长和发展,AQPs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上调,参与子宫内膜癌血管新生,并与子宫内膜癌分期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母儿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对于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畸形患者108例,并以372例正常子宫妊娠患者作为对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在29245例分娩的病例中,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共108例,发生率约为0.4%。其中以子宫纵膈最为常见,占49.1%,其次为双子宫,占21.3%;②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患者中,胎位异常发生率(46.3%)及剖宫产率(73.2%)均显著升高;③子宫畸形组的平均孕周(37.2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873g)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早产率(24.1%)及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④纵膈子宫、单角子宫(83.3%合并残角子宫)、双角子宫、及双子宫在终止妊娠方式上存在差异,剖宫产率在纵膈子宫为最低(64.2%)。各组在早产率、孕周、胎儿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畸形对于妊娠结局可产生不良影响,临床医生应加强孕前及孕期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2009)分期标准在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995年1月至2008年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44例FIGO 2009 Ⅰ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分析FIGO 2009分期标准在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结果(1)按照FIGO 2009 Ⅰ期的分期标准,1988年的FIGO(FIGO 1988)分期Ⅰ期的患者中多数患者亚分期降低,部分FIGO 1988Ⅱa期和Ⅲa期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患者分期降为FIGO 2009 Ⅰ期.24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200例FIGO 2009 Ⅰ a期患者中包含FIGO 1988 Ⅰ a期34例、Ⅰb期150例、Ⅱa期10例和Ⅲa期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患者6例;44例FIGO 2009 Ⅰ b期患者中包含FIGO 1988 Ⅰ b期6例、Ⅰc期29例、Ⅱa期6例和Ⅲa期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患者3例.(2)FIGO 1988 Ⅰ a期患者中低病理分级比例明显高于FIGO 2009 Ⅰ a期(p=0.003),FIGO1988 Ⅰ a、Ⅰb期患者与FIGO 2009 Ⅰ a期患者的年龄、子宫切除范围、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比例、接受放疗和化疗比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FIGO 1988 Ⅰ a、Ⅰb期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5.9%(2/34)和6.7%(10/150)]和病死率[分别为2.9%(1/34)和2.7%(4/150)],分别与FIGO 2009 Ⅰ a期患者[分别为6.5%(13/200)、3.0%(6/2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1988 Ⅰ a期和Ⅰb期及FIGO 2009 Ⅰ a期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0±3.0)%、(95.3±2.1)%、(96.1±1.6)%,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9±6.5)%、(90.2±3.6)%、(89.6±3.2)%;FIGO 1988 Ⅰ a期和Ⅰb期及FIGO 2009 Ⅰ a期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6.9±1.8)%、(97.9±1.2)%,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8±6.0)%、(95.2±2.5)%、(93.4±2.8)%,FIGO 1988 Ⅰ a期和Ⅰb期上述各种指标分别与FIGO 2009 Ⅰ a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FIGO 1988 Ⅰ c期与FIGO 2009 Ⅰ b期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子宫切除范围、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比例、接受放疗和化疗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1988 Ⅰ c期与FIGO 2009 Ⅰ b期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4%(1/29)和6.8%(3/44)]和病死率[分别为0例和2.3%(1/4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1988 Ⅰ c期患者的5年和10年无瘤生存率均为100%,FIGO 2009 Ⅰ b期患者分别为100%和(90.9±6.2)%;FIGO 1988 Ⅰ c期患者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均为100%,FIGO 2009Ⅰb期患者分别为100%和(95.0±4.9)%,FIGO1988 Ⅰ c期上述指标分别与FIGO 2009 Ⅰ b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FIGO 2009 Ⅰ b期患者相比,FIGO 2009 Ⅰ a期患者平均年龄小(P<0.01)、病理分级低(P=0.029)、接受放疗和化疗比例低(P<0.01);而两者的子宫切除范围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2009 Ⅰ a期与FIGO 2009 Ⅰ b期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 2009 Ⅰ a期患者的5年和10年无瘤生存率及5年和10年总无瘤生存率分别与FIGO 2009 Ⅰ b期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GO 1988 Ⅰ a期及Ⅰb期患者的预后与FIGO 2009 Ⅰ a期患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FIGO 2009 Ⅰa期与Ⅰb期患者的预后也无明显差异,可能与Ⅰb期患者术后多接受化疗和放疗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病例摘要 例1:患者女,38岁,因“右下腹隐痛3年”于2006年8月入院。患者右下腹阵发性隐痛3年,无异常阴道出血,月经规律,孕1产1,既往体健。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提示子宫壁外不均囊实性肿物4.2cm。CT显示子宫右侧实性结节4cm,形态规则,增强可见明显强化,与子宫及右侧附件均无明显分界。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变性?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患者,20岁,因孕37^+1周,发现血脂增高1个月,血压升高6d急诊入院。孕期未规律产检,平素月经规律,于霸州区开发医院发现血脂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对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近年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可直接阻断绝经后外周组织局部雌激素及肿瘤内雌激素的合成,并且不会干扰其他甾体的合成过程。AIs在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上具有较确切的疗效,在子宫内膜癌内分泌的辅助治疗、保留生育功能的内分泌治疗上也具有一定应用,对于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水通道蛋白(AQPs)是一组小分子跨膜蛋白家族,对水分子有高度通透性,表达谱广泛,且参与细胞的水代谢.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子宫内膜腺癌,其发病与长期雌激素的刺激相关,但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AQPs可通过促进细胞生长、血管新生、细胞迁移几个方面影响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第38届国际尿控学会学术交流会于2008年10月20日~24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会议参会代表包括泌尿外科和妇产科医师等,我国大陆地区约50余人。会议主题主要包括尿失禁的诊断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治进展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等。由于会议内容丰富,新进展新技术较多,本刊将分次介绍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下面主要介绍尿失禁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女性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Prolift系统进行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的资料,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POP-Q分期、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及性生活质量问卷-31评分情况,评价Prolift盆底重建系统在妇科的应用价值。结果 98例患者中83例患者按时随访并回收问卷,平均随访时间(34.07±23.43)个月。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2.34±26.7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9.06±70.45)ml。无术中严重并发症。解剖治愈率87.95%(73/83)。脱垂复发10例(12.05%),补片侵蚀7例(8.43%),盆腔血肿4例(4.82%)。术前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37例患者同时行抗尿失禁手术,术后SUI症状消失33例(89.19%),而术前无SUI的患者中术后有14.29%出现了SUI。调查问卷显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但术前、术后性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rolift行盆底重建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复发率较传统手术低。术后新发SUI应引起重视。远期效果还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国外文献报道的7种预测模型在国内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共5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产妇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结局,采用Troyer、Weinstein、Flamm、Gonen、Smith、Grobman、Torri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t检验比较应用每种模型预测VBAC失败组与成功组的分值。对成功组及失败组的评分进行分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每种评分对于成功率预测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预测模型的分辨力。结果:53例产妇中,VBAC成功者44例,失败者9例,成功率83.0%。成功组及失败组的分值在Weinstein及Grobman预测模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各预测模型无明显差异。评分经分层后,VBAC的成功率在各层与原文献中各模型的预测相符,各层间的成功率差异仅在Weinstein预测模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Weinstein预测模型的ROC曲线AUC最大(0.746),但各预测模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7种预测模型中,Weinstein对本研究人群VBAC成功率的预测优于其他6个模型,但仍需建立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VBAC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