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8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58篇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急性重症肝炎(重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个凶险的临床类型。由于起病急骤,进展迅猛,病死率多在90%左右。近年来,我院做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仔细观察,针对病程中的各个环节采取积极恰当的处理,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几点认识浅谈如下: 一、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应用的看法:激素治疗重肝目前争论较大,多数认为利少弊多不宜应用。我们体会,一概使用或一律摒弃都有失偏废,应该根据病情权衡利弊。近年  相似文献   
2.
肝片形吸虫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片形吸虫病1例报告泰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泰安271000)陈秀春刘锦华李永华患者,女,14岁,山东省曲阜县峪口村人。患者半年前因右上腹部疼痛、发烧,曾多次在当地就诊。按胃肠炎、肝炎及胆囊炎治疗,症状略有缓解。1996年8月10日又因腹痛、发烧伴...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免疫小鼠所诱导的免疫性保护作用及免疫保护机制。方法 将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的P30抗原免疫C57BL/6纯系小鼠,然后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和Fukaya株包衰攻击感染,观察P30抗原免疫对急性弓形虫感染鼠死亡时间及慢性感染鼠脑内包囊形成的影响,同时对感染后不同时间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IL-2及IFN-r细胞因子水平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 显示P30抗原免疫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减少脑内包囊的形成数量,增强小鼠抵抗急慢性弓形虫感染的能力。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免疫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休还清瘃IFN-r、IL-2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鼠,而且免疫鼠脾CD4^ t CD8^ T淋纠细胞尤其是CD8^ 细胞的数量在感染早期升高较快,至感染后4周达高峰,两者的比值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P30抗原免疫对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细胞免疫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母乳性黄疸患儿γ-GT与AKP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世江  黄朝蓉  李永华 《广东医学》2001,22(11):1030-103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母乳性黄疸又是新生儿黄疸较常见的病因 ,尤其是延迟高胆以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占第一位[1]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尚无特异指标 ,主要靠排除性诊断。本研究对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及碱性磷酶(AKP)活性的测定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依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设立母乳性黄疸组 (黄疸组 )及对照组。黄疸组系我科 1997年 1月至 1999年12月所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患儿 ,共 76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3 4例 ;日龄 <7d 13例 ,~ 18d 3 6例 ,~ 4 5d 2 7例…  相似文献   
5.
土源性线虫是我国农村普遍流行的寄生虫病。迄今为止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我院大学生来自全省各地 ,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为了解大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趋势情况 ,我们于 1988年至 1998年间 ,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受检对象 二年级本科生 ,年龄 18~ 2 1岁 ,女生占 1 3 ,男生占 2 3 ,每年 5月份进行检查。1.2 粪检方法 学生用生理盐水涂片和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自我粪检 ,凡阳性者要经指导教师确认 ,并进行记录。2 结 果2 .1  10年中共检查 2 410人 ,土源性线虫感染阳性人数共15 9人 ,…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抗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半进行鉴定,为弓形虫病的诊断、抗原的提纯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等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膜抗原为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高滴度抗P30抗原McAb杂交瘤细胞株,并测定Mc-Ab免疫球蛋白亚类和单抗效价,用IFAT进行单抗识别的抗原定们,并通过SDS-PAGE和Weste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 064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总结RFCA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科开展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1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2064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64例患者中2008例RFCA治疗成功,成功率达97.3%。并发症发生率为0.73%(15/2064),其中前5年为1.48%(9/609),后6年为0.41%(6/1455);2例安置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复发率为1.54%(31/2008),有28例再次行RFCA治疗获得成功。结论 (1)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2)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术者的操作技术及经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华蟾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华蟾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47例,每日肌肉注射4ml,30天为1疗程,用药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PHSA-R、DNAP阴转率分别为21.09%、38.89%、63.64%、50%,明显高于对照组(143例,以维丙肝、山豆根或甘草甜素治疗)的2.1%、10.87%、33.33%及7.7%(P<0.001~0.02)。抗-HBS、抗-HBe的阳转率前者为19.29%及23.45%,亦明显高于后者的4.26%及7.14%(P<0.001)。表明华蟾素对HBV复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导管介入治疗瓦氏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瓦氏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用导管法对1例瓦氏窦瘤(右冠窦)破人右心房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心脏超声及心电图等,对封堵术前后心脏杂音、各心腔压力、心腔大小变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用12/14 mm的国产PDA封堵器成功封堵.术后即刻心脏杂音消失,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分别由术前的21/10、52/2、50/14 mmHg下降为14/5、34/0、33/15 mmHg,左心室内径术前为57 mm,术后第3天复查为49 mm;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瓦氏窦瘤破裂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对适合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取代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对特发性室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对消融靶点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126例特发性室速患者的电生理资料及RFCA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多数患者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射频能量采用温控法(60~65℃).结果 126例患者中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IVT 62例、左后间隔IVT 43例,其他部位IVT 21例.本组RFCA的总成功率为87.3%,RVOT-IVT和左后间隔IVT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IVT(96.8%和90.7% vs 52.4%,P<0.05).本组8例患者存在发作性晕厥(发作的R-R间期230~260 ms),其中4例合并房室结双径路、2例合并隐匿性房室旁道、2例合并多形性室速.随访6个月至10年,复发9例(复发率为8.2%),均再次RFCA成功.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者6例,术后3个月心脏大小与心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RFCA治疗IVT成功率高;室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对绝大多数室速起源具有定位价值;部分室速可能合并房室旁道或房室结双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