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和寻求肝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nm23H1、cMet及MT1MMP蛋白在93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判断其与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Ki67、nm23H1、cMet及MT1MM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均<0.01);nm23H1的表达与肿瘤远处转移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41);cMet、MT1MMP的表达与肝癌瘤旁浸润及远处转移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nm23H1基因的失活或突变,伴随cMet以及MT1MMP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肝癌浸润、转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罕见的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35岁,阴道、子宫颈及双侧卵巢多发性椭圆形肿物,切面灰白、灰红色,内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呈海绵状外观,质软,细腻。光镜下见子宫内膜样腺体弥漫散在分布,形状不规则,部分腺体囊性扩张。腺体间见增生的短梭形细胞,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细胞密集,无不典型性,核分裂象少见。病变局部见出血、退变及钙化。局部区域间质纤维化明显,可见呈簇的厚壁血管。免疫表型:间质细胞CD10和vimen-tin均弥漫(+),SMA(-),Ki-67增殖指数<2%,腺上皮细胞CK、上皮及间质细胞ER(+)。结论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非常罕见的变型,在临床、外科手术及病理诊断中极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需与Müllerian腺肉瘤及具有腺样分化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 type-1 matrix metauopmteinase,MT1-MMP)在大肝癌(瘤体直径〉3cm)及小肝癌(单肿瘤结节且瘤体直径≤3cm)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在肝癌肿瘤细胞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T1-MMP mRNA在22例大肝癌及12例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T1-MMP蛋白在53例大肝癌及40例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T1-MM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MT1-MMP蛋白在大、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7),但其mR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MT1-MM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浸润及转移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21;P=0.001)。【结论】调控MT1-MM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关键环节可能是在转录后水平进行,大肝癌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小肝癌强与其高表达MT1-MMP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4.
Surviv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83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11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结果: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3.9%(53例)和39.6%(21例)。肝癌组织中,41.5%(22例)表达于肝癌细胞核,45.3%(24例)表达于肝癌细胞浆,13.2%(7例)在胞核、胞浆中均有表达。统计学分析表明,Survivin蛋白阳性反应定位于胞核的病例,其肿瘤的包膜侵犯率和转移率更高 (P<0.05);且术后生存期<2年的肝癌组中的核表达率显著高于术后生存期≥2年者(P<0.01)。RT-PCR结果显示,11例肝癌组织均表达Survivin mRNA,而癌旁组织只有45.5%(5例)表达。 结论: Survivin在肝癌中呈现高表达,其核表达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张雁瑞  肖萍 《吉林医学》2011,(29):6083-6084
目的:检测bax及bcl-2蛋白在大、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小肝癌和43例大肝癌中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bax在小肝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大肝癌(P<0.05);bax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5);bax与bcl-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bax和bcl-2在肝癌细胞凋亡调控方面相互拮抗;伴随bax的表达减少或缺失,肝癌细胞凋亡的趋势逐渐减弱,这可能是导致肿瘤迅速生长、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bax的表达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发和应用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乳腺癌阴性切缘的临床技术.方法:入组病例随机分入试验组(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组)和对照组(术中经验定位组),并实施手术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病例癌灶切缘定位的准确性、首次切缘阴性率、试验组的技术优势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各纳入60例患者,术后病理测量并计算上、下、内、外各切缘距离与预定切缘之差,试验组中其绝对值均数为(0.18±0.13)cm,而对照组为(0.63±0.29)cm,t'=21.673,P<0.01,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首次切缘阴性率分别为96.7%(58/60)和88.3%(53/60),x2=1.922,P=0.166,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平均切除癌灶时间较对照组减少约1/3,为(8.6±1.7)min vs (12.8±1.9)min,t=12.682,P<0.01.试验组针道未见癌细胞,全部患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切缘技术可精确地指导原发癌灶切除,稳定性高,切除正常腺体少,缩短手术时间,安全简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具有基底细胞特征的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腺样囊性癌(ACC)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例ABC、1例ACC及3例BSCC临床病理资料,复阅病理切片,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总结。结果 3种肿瘤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ABC为低级别癌,患者临床常无症状,多因宫颈筛查细胞学异常就诊,因HSIL行宫颈锥切或子宫切除后意外发现,常呈宫颈浅表浸润,临床分期多为早期。ACC及BSCC为中、高级别癌,常因绝经后阴道流血就诊,宫颈见到明显肿物,临床分期为中、晚期。3种病变可以共存,观察形态学特征并借助免疫组化染色可帮助鉴别诊断。随访8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转移。结论 宫颈ABC、ACC及BSCC少见,均是起源于储备细胞的肿瘤,在临床特征及病理形态方面有相似性,但治疗及预后不同,准确区分三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凋亡抑制蛋白,由142个氨基酸组成,氨基端含有一个保守的Cys/HisBIR功能区,主要通过抑制caspase3和caspase7的活性而发挥抗凋亡作用。Survivin选择性地表达于肿瘤组织而在正常成熟组织中不表达。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研究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为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 整理并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106例青年(≤35岁)女性乳腺癌(青年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并与同期诊断的435例年龄>35岁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中老年组)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青年组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19.6%(106/541),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86.8% (92/106).与中老年组比较,其组织学分级(Ⅱ/Ⅲ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HER-2表达水平更高[93.4% (99/106)比85.3%(371/435),37.7%(40/106)比26.2%(114/435),52.8%(56/106)比40.7% (177/435),P值均<0.050,而ER和PR表达水平则更低[57.5%(61/106)比68.5% (298/435),60.4% (64/106)比70.3% (306/435),P值均<0.050].并且,两组间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及P53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 青年女性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其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率和HER-2表达水平高,而ER、PR表达低,其恶性程度更高,临床处理需注意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并分析近年来发病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及病理类型的构成情况,为乳腺保健及乳腺癌防治提供资料及线索.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36例,对其年龄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近5年来每年新确诊女性乳腺癌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x2=526.944,P<0.001).患者年龄27 ~ 83岁,中位年龄44岁,发病高峰出现在40~49岁.病理类型以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为主,占73.9%,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居多,占70.0%.乳腺特殊类型浸润癌占6.5%,非浸润性癌和微小浸润癌分别占9.0%和7.8%.结论 近年来我院确诊的女性乳腺癌病例有逐年增加趋势.患者平均年龄构成较年轻,早期乳腺癌所占比例较高.今后应继续加强广大妇女尤其是30 ~ 49岁较年轻女性乳腺癌相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乳腺癌筛查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