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8篇
妇产科学   169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两种微量吗啡妇科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膜外两种微量吗啡妇科术后镇痛临床观察唐育民张国楠邹江尹志礼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在国内外已经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所用剂量偏大用药后并发症屡见报道〔1~3〕。本项研究对两种小剂量吗啡在妇科术后的镇痛作用及副作用进行了评价,报道于后。一、资料和方法(一)一般...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 (LN)、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3例卵巢粘液性肿瘤LN、MMP 9的表达情况。结果 :LN、MMP 9的表达 ,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从良性、交界性到恶性发展中 ,LN的表达级别和MMP 9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 ;LN的表达程度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 (P =0 0 0 0 ) ;MMP 9的表达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P =0 0 48)、FIGO分期 (P =0 0 47)、术后复发和死亡 (P =0 0 30 )有关。在卵巢粘液性囊腺癌中 ,LN的表达程度在MMP 9阳性组与MMP 9阴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8) ,并呈正相关。结论 :LN、MMP 9在卵巢粘液性肿瘤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是卵巢粘液性肿瘤的恶性指标之一 ,可望作为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及粘液性囊腺癌的诊断和分级的客观指标 ;MMP 9可协助临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3.
绝经3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瘤科病历摘要患者,代某,52岁,孕4产3+1,末次生产26年前,末次人工流产24年前,末次月经3年前。因绝经3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腹胀1月,于1996年7月3日入院。入院前1年(1995年7...  相似文献   
4.
术前阴道细胞学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细胞学作为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03例子宫内膜癌的术前阴道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发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细胞学正常68例(66.1%)、可疑9例(8.7%)、恶性26例(25.2%)。阴道细胞学与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手术分期、宫颈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明显相关(P<0.05)。恶性阴道细胞学多见于非宫内膜样腺癌、低分化、晚期、宫颈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比正常阴道细胞学者高6.2倍。阴道细胞学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附件转移、大网膜转移和腹腔细胞学阳性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恶性阴道细胞学可望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外转移的指标,是一个不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BEP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及化疗副反应。方法 1997年1月~2005年8月,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8例,其中初治患者20例,耐药患者15例,复发患者3例。结果 该方案治疗38例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6例完全缓解,总完全缓解率为89.47%。其中初治侵蚀性葡萄胎的治愈率为100%,耐药绒癌的完全缓解率为92.31%,复发性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完全缓解率为100%。化疗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 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可,对其他药物耐药或复发病例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化疗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红  张国楠 《中国医刊》2006,41(6):11-13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也是雌激素的靶器官,而且能分泌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如:激素、酶类、功能蛋白和肽类、免疫因子等.这些物质对维持子宫自身的生理状态和调节生殖激素状态,乃至于全身生理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子宫切除后,子宫内分泌作用的消失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生殖激素也同样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子宫的存在和周期性行经在妇女生理和心理上有特定的作用.供应卵巢的血管既有卵巢动脉也有子宫动脉,在切除子宫时将导致子宫动脉卵巢支的血液供应被切断,造成卵巢血液供应的减少,可能导致卵巢功能衰竭提前发生.而且随着人们生活不断改善,绝经年龄延迟,即使绝经后的卵巢仍有其一定的内分泌功能,因此对子宫切除应持慎重态度,严格掌握子宫切除的指征.本文简介子宫切除术的各种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复合回声(EEC)厚度对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术前接受超声检查的205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以活检或子宫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为标准,回顾性对比分析Ⅰ型(121例)和Ⅱ型(84例)子宫内膜癌超声特点,对EEC厚度、是否有宫腔内积液或病变、子宫肌层肿物、子宫大小和附件肿物及绝经后阴道流血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例(10.2%)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EEC≤4 mm,其中Ⅰ型1例(4.8%),Ⅱ型20例(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9%Ⅰ型和25.0%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且EEC≤4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型子宫内膜癌中,EEC≥5 mm 56例,≤4 mm 20例,显示不清8例。20例EEC≤4 mm患者中发现≥1项异常超声表现:4例(20.0%)宫腔积液,5例(25.0%)宫腔占位病变,8例(40.0%)子宫肌层占位病变,14例(70.0%)子宫增大,2例(10.0%)附件区占位病变。结论子宫内膜线薄,特别是合并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时不能完全排除Ⅱ型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应刮宫或宫腔镜检查并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是3大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病死率高.尽管多年来在卵巢癌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仍在30%左右徘徊不前.全身化疗是临床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主要方式,尽管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但复发率很高.近年来,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 chemoth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terine serous carcinoma,USC)与高级别癌(grade 3 endometrioid carcinoma,G3EC)的预后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1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初次接受治疗的70例Ⅰ~Ⅳ期USC与G3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曲线估计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差异,使用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相较G3EC患者,USC患者5年生存率低(54.8%vs 84.6%,P=0.006)且肿瘤复发转移风险高(35.5%vs 10.3%,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USC、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原发灶超出子宫体、未获得满意减瘤手术、中晚期肿瘤是影响两组患者PFS及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超出子宫体是两组患者PFS和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风险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9.48(1.86~204.00)和10.49(1...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效率和伦理审查质量两方面的评估,发现影响伦理审查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提升伦理审查能力提出建议。方法:分析2016~2018年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的440项研究项目的相关环节耗时情况和不同审查方式、审查类别的项目的审查决定情况。结果:科研项目初始审查会议审查、快速审查批准耗时平均为22天、0天,跟踪审查会审、快审平均等待21天、2天;新药临床试验项目(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项目)初审平均等待16天,平均审批20天,跟踪审查会审、快审平均等待27天、2天,跟踪审查会审批准耗时平均0天。初始审查中,2016、2017、2018年审查决定为“同意”占20.00%、36.73%、47.83%,此三年跟踪审查审查决定为“同意”的构成比为98.16%。结论:建议通过提高伦理会议频率、加强伦理委员会与申办方和研究者的沟通、实行跟踪审查主审负责制、加大委员和研究者培训力度、完善伦理办公室信息化管理来提升伦理审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