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58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妇女绝经过渡期研究是绝经医学中一个新领域.介绍卵巢内始基卵泡储备减少的双指数模式;国际学者在前瞻性研究中年妇女队列时各自规定的过渡早期、晚期起点的操作定义;国际上第1个标准化绝经过渡期分期系统--生殖衰老研讨会分期系统(STRAW)及其在人群研究中统计学验证的结果.同时通过英国中年妇女队列月经变化研究和逐日测定尿4项生殖激素排出量研究(FREEDOM研究)揭示了妇女育龄晚期和绝经过渡早期、晚期的月经周期和生殖激素变化规律,从而有助于准确认识正常绝经过渡期变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继发闭经患者血LH、FSH437例与PRL287例。根据测定结果可将继发闭经患者分为五组:1.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132例(30.2 %);2.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44例(10.1%);3.正常促性腺激素性闭经40例(9.1%);4.闭经由于LH/FSH比值升高94例(21.5%);5.高泌乳素血症性闭经127例,其中117例(92.1%)有泌乳。结合各组的临床表现、腹腔镜所见和治疗效果,对RIA法测定血LH、FSH、PRL在诊断继发闭经中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经前紧张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前紧张征发生率约为2~8%。临床表现涉及体格、情绪及行为三个方面。特点为经前症状最重,经后立即消退。其病因学说众多,但皆未获证实。八十年代提出经前中枢神经系统内β-内啡肽水平下降及儿茶酚胺代谢异常是引起本症的病因,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诊断主要依靠患者对症状进行自我评分,比较经前及经后差异,缺乏客观指标。治疗方法上意见分歧,而且皆在试用中。  相似文献   
4.
采用葡聚糖活性碳吸附法,对27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及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m组),测定了宫腔内膜雌激素胞浆受体(ERc)、孕激素胞浆受体(PRc)浓度。并测定Em组中15例口服醋酸棉酚2个月后,月经周期同日测定ERc及PRc浓度;同时对16例手术切除的子宫、附件标本的原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ERc、PRc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ERc、PRc浓度呈周期性变化,以卵泡晚期最高,黄体中期显著下降(P<0.05),黄体晚期进一步降低。Em组原位内膜ERc、PRc浓度及周期性波动与对照组无差异,但异位内膜ERc、PRc浓度显著低于原位内膜(P各=0.0036及<0.0001),且失去周期性变化。口服棉酚2个月后血清雌二醇、孕酮浓度无显著下降,4例(26.7%)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相显示腺体分泌减少,但原位内膜ERc、PRc浓度却已显著降低(P=0.0217及0.01)。本研究提示:异位内膜与原位内膜对内源性性激素反应的不同步现象与异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浓度低下有关;棉酚对原位内膜ERc、PRc浓度的早期抑制现象,并不依赖于对卵巢功能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途径应对异位内膜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5.
青春发育与下丘脑对性激素负反馈调节产生反应的敏感性降低及夜间促性腺激素(GTH)波动式分泌有关。后者由 LHRH 脉冲式释放所引起。释放的节律及时间为发挥生物效应的关键。持续应用天然 LHRH 或长效 LHRH 促效剂首先促进,继  相似文献   
6.
生殖调控研究及辅助生育技术的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女性生殖内分泌学是妇产科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现仅就关于生殖研究的一些进展 ,进行讨论。一、女性生殖的局部调控及临床意义2 0世纪 80年代初 ,传统的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对女性生殖的调控机制已被阐明 ,并已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此后 ,研究多集中于卵巢、子宫内膜等器官局部 ,各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神经肽等物质的旁分泌、自分泌调控。确定一个局部调节因子必须具备以下证据 ,即局部生成、局部有受体及作用、完成某种生理功能。至今为止 ,以卵巢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系统的局部调节的证据最为充分。已证明…  相似文献   
7.
女性同性性早熟症的病因与定位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同性性早熟症 ,是指女童出现女性第二性征 (乳房发育 )或月经初潮的年龄早于正常女童平均年龄加 2个标准差。一般按英国正常女童青春发育的调查资料 ,临床上通常以 8岁前性征发育 ,或 10岁前月经初潮为准。一、病因与分类女性同性性早熟症大致分为两类。(一 )真性或依赖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性性早熟因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过早激活 ,引起卵巢内卵泡过早发育所致。引起过早激活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特发性或体质性性早熟症 :原因尚未阐明。2 脑性性早熟症 :较为少见 ,包括下丘脑后部肿瘤 ,如灰结节错构瘤 (有…  相似文献   
8.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于1995年9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市召开。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论文1500余篇,大会交流28篇,分组交流214篇,壁报交流215篇。内容涉及妇产科领域各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妇...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尊敬的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指2(XX)年一编者注)第3期刊出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一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近年来研究的概况,是一篇可读性较强的文章。其中在治疗方面的进展一节中特别提到:国外目前应用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曲格列酮(加邸i腼现)单独或与克罗米酚联合进行治疗……。但据我所知,该药已被美国FDA禁止用于临床,主要因为对肝脏毒性比较大,希望提醒读者引起注意。北京协和医院张以文2(XX]年11月25日读者来信@张以文$北京协和医院  相似文献   
10.
张以文 《中国医刊》1989,24(3):41-42
病历简介王某,C203262,27岁时因原发闭经及不育于1980年4月12日初诊。患者19岁仍无自发月经,乳房不发育。在医务室用乙菧酚及黄体酮后才来月经,乳房也稍发育。26岁结婚,性生活正常,但未妊娠。无头痛、泌乳,无视力或嗅觉障碍。查体:身高1.64m,体重45.2kg。躯体及四肢无畸形。乳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