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及救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损害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经过凶险,病死率高达10%以上,存活者亦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地威胁着小儿的生命与健康。现将我院2001~2005年间收治的94例乙脑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肝素与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作用后转化生长因子beta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TGF-beta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大鼠肝星状细胞以1×108/L浓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 每孔100 muL. 实验分组为肝素Ⅰ组、肝素Ⅱ组、肝素Ⅲ组, 加入肝素使各组培养液中肝素浓度分别是10, 100, 1000 mg/L, 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每组6孔重复3次)培养48 h. 培养终止后吸取上清液-20℃冰冻保存, 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TGF-beta1和Ⅰ型胶原水平, 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肝素Ⅱ组和Ⅲ组HSC培养上清液TGF-beta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9±1.27 ng/L, 3.34±1.13 ng/L vs 5.95±1.72 ng/L, P均<0.01), 肝素各组Ⅰ型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7.20±9.30 ng/L, 73.17±12.04 ng/L vs 95.61±12.55 ng/L, 63.31±10.93 ng/L vs 95.61±12.55 ng/L, P均<0.05), 肝素Ⅲ组平均吸光度低于肝素Ⅰ组和对照组(0.29±0.07 vs 0.42±0.12, 0.46±0.17, P均<0.05). 结论: 大鼠肝星状细胞在肝素作用下TGF-beta1和Ⅰ型胶原分泌受抑制, 其增殖减少.  相似文献   
3.
血清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在婴儿肝病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在婴儿肝病中的意义。方法婴儿肝病60例分别为母乳性黄疸、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及先天性胆道畸形患儿,选择20例正常婴儿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TBA、CHE水平。并对CMV性肝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母乳性黄疸、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及先天性胆道畸形各组TBA分别为(6.47±3.25)、(8.71±1.79)、(45.86±40.85)(、119.50±31.73)μmol/L;CHE分别为(11295.50±1731.91)、(10762.89±1237.30)、(9771.32±860.27)(、7967.304±31.58)U/L。其中CMV性肝炎及先天性胆道畸形两组TBA、CHE在与各组两两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先天性胆道畸形组改变最明显;CMV性肝炎急性期和恢复期TBA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0.01),淤胆型患儿CHE恢复期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婴儿肝病诊治中,检测TBA、CHE有助于及早对病因、病情、预后作出判断和估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素与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作用后瘦素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实验分组:肝素Ⅰ(10μg/mL)、Ⅱ(100μg/mL)、Ⅲ(1000μg/mL)组,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均培养48h。培养终止后吸取上清液-20℃冰冻保存,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瘦素与TGFβ1水平,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肝素Ⅱ、Ⅲ组HSC培养上清液瘦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素各组TGFβ1水平和平均吸光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HSC在肝素作用下瘦素与TGFβ11分泌均受到抑制,且星状细胞的增殖减少。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不同胎龄早产儿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免疫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胎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及维生素A每日口服 15 0 0IU ,半个月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并与 8例足月儿比较。结果随胎龄的增大 ,外周血总T细胞、T辅助细胞和T抑制细胞的比例渐下降 ;总B细胞、NK细胞在 32周后渐上升 ,但缓慢 ,而在服VitA半个月后总B细胞、NK细胞明显上升。认为随胎龄增大、免疫功能渐完善 ,短期给予VitA能较快完善免疫功能成熟。不同胎龄早产儿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黄曼丽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周小坚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陈均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IL-10、IL-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3例CMV肝炎患儿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IL-10、IL-12的水平。结果CMV肝炎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有效组治疗后除CD8^+外各项均有显著性改变。结论T细胞亚群、IL-10、IL-12共同参与婴儿CMV肝炎的发病,对预测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蛋白(SIGIRR)在原发性EB病毒感染肝损伤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儿(入院时EB-IgM和EB-DNA检测均阳性)为A组,门诊体检EB-IgG阳性(EB-VCA-IgG、EB-NA-IgG)而EB-IgM阴性的40例儿童为B组,门诊体检EB-IgG和EB-IgM均阴性的40例儿童为C组。检测并比较A组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血清SIGIRR表达水平及AST、ALT水平,比较3组对象血清SIGIRR表达水平,同时分析A组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血清SIGIRR表达水平与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1周后,原发性感染患儿血清SIGIR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L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ST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时血清SIGIRR表达水平与B、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B、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感染患儿入院时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与血清SIGIRR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06,P<0.05),治疗1周后两者未见相关性(r=0.106,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后患儿血清SIGIR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ALT水平相关,是肝损伤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8.
铅对儿童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铅中毒对儿童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对象为0~6岁的儿童,血铅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并根据血铅的水平<100μg/L,100~200μg/L,200~499μg/L将儿童分为正常血铅组、轻度铅中毒组和中度铅中毒组。对三组对象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分别测其TT3、TT4、FT3、FT4、TSH共5项甲状腺功能指标,并计算出FT4/TSH的比值,将三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FT4/TSH的比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正常血铅组、轻度铅中毒组和中度铅中毒组TT3、TT4、FT3、FT4值差异均无显著性,而三组的TSH值,FT4/TSH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未达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程度,但是轻中度铅中毒对儿童甲状腺功能已存在影响;并且随着血中铅浓度的增高,甲状腺功能损害的程度也会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素与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作用后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以1×10~8/L浓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100μL.实验分组为肝素Ⅰ组、肝素Ⅱ组、肝素Ⅲ组,加入肝素使各组培养液中肝素浓度分别是10,100,1000 mg/L,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每组6孔重复3次)培养48 h.培养终止后吸取上清液-20℃冰冻保存,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TGF-β1和Ⅰ型胶原水平,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肝素Ⅱ组和Ⅲ组HSC培养上清液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9±1.27 ng/L,3.34±1.13 ng/L vs 5.95±1.72 ng/L,P均<0.01),肝素各组Ⅰ型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7.20±9.30 ng/L,73.17±12.04 ng/L vs 95.61±12.55 ng/L,63.31±10.93 ng/L vs 95.61±12.55 ng/L,P均<0.05),肝素Ⅲ组平均吸光度低于肝素Ⅰ组和对照组(0.29±0.07 vs 0.42±0.12,0.46±0.17,P均<0.05).结论:大鼠肝星状细胞在肝素作用下TGF-β1和Ⅰ型胶原分泌受抑制,其增殖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穿刺活体组织光镜及超微结构检查对小儿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可调式MAG-GNUMTM活检枪对85例肝病患儿进行肝穿刺活体组织光镜及超微结构检查.结果 85例患儿中,经肝活体组织检查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74例,糖原累积症5例,Gilbert综合征2例,Dubin-Johnson综合征3例,寄生虫感染1例.肝活体组织检查成功率100%,6.7%的患儿有术后穿刺部位疼痛,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活体组织超微结构检查有助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的早期发现,对肝糖原累积症、胆色素代谢异常的诊断有辅助作用.活体组织超微结构检查对小儿肝脏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