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蒽环类药物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的核心药物,但其心脏毒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比如,柔红霉素(DNR)在儿童白血病患儿中的累积用量不能超过250 mg/m2.目前已研制出较多新一代的蒽环类药物,如表柔比星(EPI)、伊达比星和吡柔比星(THP)等,临床上已尝试用于替代柔红霉素进行治疗.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同时对新一代蒽环类药物吡星和表柔比星替代柔红霉素进行临床研究,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序贯化疗(诱导、早期和定期强化化疗)的VDLD方案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代替传统的柔红霉素进行化疗,并对两组病例的心脏毒性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3.
<正>患儿,男性,3岁4个月,因皮疹半月、口腔溃烂伴咽痛1周入院。入院时体查:双侧颈部触及数枚黄豆大小淋巴结,质地中等,活动可,无触痛,口腔黏膜有多处溃烂,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心肺听诊无特殊,腹软,肝脏肋下1 cm,质软,边锐,无压痛,脾脏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全身皮肤散在出血性皮疹,以双下肢为主。血常规:白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8(NPCLC-ALL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接受NPCLC-ALL2008方案进行规范治疗的96例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流式细胞术监测微小残留病(MRD)与预后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长期生存分析。结果 96例T-ALL患儿中男72例、女24例,年龄9.5(1.0~16.0)岁,随访时间5.7(1.0~9.7)年。92例患儿获得完全缓解(96%),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61±6)%和(70±5)%,复发18例,5年累积复发率(27±6)%,死亡24例。诱导第15天MRD>5%者生存率明显低于MRD≤5%者,5年OS分别为(60±12)%和(72±6)%(χ2=3.904,P=0.048),巩固治疗前MRD>10%者5年EFS和OS均明显降低,均为(50±35)%。复发患儿生存明显差于无复发患儿,5年OS分别为(26±13)%和(81±5)%(χ2=18....  相似文献   
5.
小儿重症药疹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药物反应,而重症药疹可致全身各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对1995~2002年因重症药疹而住院的51例儿童,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我院1995~2002年住院的重症药疹51例,男20例,女31例;年龄3月~14岁.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27例(占52.94%),大疱表皮坏死松解型14例(占27.45%),剥脱性皮炎9例(占17.65%),紫癜型1例(占1.96%).在51例中,鲁米那引起的18例,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15例,痢特灵引起9例,解热镇痛药所致4例,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所致各2例,无法确定致敏药物成分的1例.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结核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的传染病,我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菌,有10%的人发生结核病,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我院1989~2004年诊断肺结核病40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2例,女,18例;农村31例,城市9例;年龄<1岁9例,1~6岁1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长期生存和预后因子。方法:对该院1998年4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APL 患儿46例进行临床分析。诱导缓解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柔红霉素(DNR)或吡柔吡星(THP),巩固治疗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EA(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方案交替给药,维持阶段ATRA与DA,HA,EA方案交替治疗,总疗程为2.5年。结果:39例患儿进行了正规治疗,36例(92.3%)获完全缓解(CR)。39例患儿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86.1±5.8)%,(76.1±7.5)%和(70.2±8.9)%,1年、3年、5年的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是(78.4±6.8)%,(63.6±8.7)%和(53.1±10.0)%。5年累积复发率(CIR)28.6%。其中WBC≤10.0×109/L者的5年OS[(81.4±10.3)%]明显高于WBC>10.0×109/L者[(51.6±14.7)%,P<0.05]。获CR的PML/RARα融合基因短型(S型)的患儿5例最后全部死亡,而长型(L型)患儿13例无死亡发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TRA+DNR或THP诱导缓解治疗儿童APL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初发儿童APL的标准诱导治疗方案。联合蒽环类及阿糖胞苷等药物化疗能明显改善长期生存率。高WBC和S型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的患儿预后不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1):28-3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及预后特点,寻找可能相关的病因学证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43例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43例患儿中,<2岁31例(占72.09%);最常见的主诉是体表肿块(22例,占51.16%),高于发热、皮疹及其他主诉(P<0.05);初诊时血液系统受累39例(占90.70%),明显高于其他系统(P<0.01);11例初诊时EBV IgG阳性(25.58%);15例初诊时CRP升高(34.88%),9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20.93%).结论 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可以侵犯全身各个含有网状内皮组织的器官,临床表现各异,多发于2岁以下儿童,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紊乱等有关,详尽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在诊治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哮喘的形成和反复发作与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已为众人所知.为探讨小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及细菌感染的关系,本文总结2002年住院的419例哮喘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