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在婴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分别在3个月、6个月时进行格体生长和行为发育的评估,另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重、身长、头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5个能区行为发育商均值都高于对照组,除3个月的语言能区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在婴儿早期就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但对促进高危儿的体格生长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南京市学龄前儿童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3—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主城区6所幼儿园483名学龄前儿童,调查基本情况并进行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评估。结果 1)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原始得分呈上升趋势;2)各年龄组标准分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除6岁8月~6岁9月组除外,各年龄组标准分均高于美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儿童学习舞蹈、乐器、父母文化水平因素与儿童视觉运动整合能力之间相关系数均在0.11~0.1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无性别差异,且与儿童学习舞蹈、乐器、父母文化水平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轴突导向因子-1 (netrin-1,NTN1)在拮抗多氯联苯(polye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暴露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发育异常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PCBs暴露后RGC-5细胞的NTN1及ERK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利用NTN...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检测婴幼儿屈光结果的分析,寻找出弱视高危人群和可疑人群,为早期发现儿童弱视提供一种手段。方法对本院作健康检查的3岁以下婴幼儿1325名,2650只眼分成7组进行了屈光检查。结果获得了各年龄组球镜和柱镜的2603只眼的球镜值和柱镜值的频数分布、均数、标准差和P25~P75和P5~P95参考值范围。结论建议各组球镜度数偏离出P25~P75(D)和柱镜绝对值度数偏离出P75(D)者应列为弱视高危人群,球镜度数偏离出P5~P95(D)和柱镜绝对值度数偏离出P95(D)者应列为弱视可疑人群,相应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达到早期发现弱视的目的,这对儿童眼保健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将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作为首选工具,进行新生儿听力初筛的可行性。【方法】192例(384耳)高危新生儿,检测AABR(Natus Algo3i听力筛查仪)和筛查型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Madsen 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比较单用AABR、单用TEOAE、AABR TEOAE筛查的结果。筛查未通过的患儿6月龄时作全面听力学评估,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诊断型TEOAE(Madsen901耳声发射议)和1kHz探测音声导抗(Madsen Otoflex 100中耳分析仪),用诊断性实验方法评估AABR的可行性。【结果】AABR组、TEOAE组和AABR TEOAE组未通过率分别为9.4%(36/384)、8.1%(31/384)和7.0%(27/384),三组测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χ2=1.382,P>0.05)。有6例(12耳)确诊为听力损失(3.1%),且AABR组和金标准组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χ2=12.800,P<0.001)。诊断性实验分析示AABR组测试的一致百分率为93.23%±3.57%,灵敏度为0.92,特异度为0.93,漏诊率β=0.08,误诊率α=0.07,Youden指数J=0.85,阳性似然比为13.14,阴性似然比为0.086,ROC曲线下面积Az=0.97,提示其诊断准确性较高。本次调查发现1例复查符合听神经病临床表现。【结论】首选AABR进行初筛,不通过者给予全面听力学评估,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南京市主城区6个月婴儿母亲的育儿压力,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式育儿压力问卷(中文版)(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420组南京市的6个月婴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育儿压力呈负相关;婴儿的性别、家庭收入及母亲年龄与母亲的育儿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婴幼儿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育儿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儿童家庭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家庭治疗是在社会医学进展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它对患有慢性、复杂疾病及依赖于医疗技术而生存儿童的治疗带来了一些在医院治疗所达不到的优点。为儿科医学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本文着重介绍由儿童家庭治疗的一些常见疾病;儿童家庭治疗对医师及家庭的要求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5年10~11月对江苏省如东县散居儿童进行了一次营养调查。由丁店、凌民、光荣和新林四个乡1~7周岁儿童中随机抽样233名,分六个年龄组。膳食调查采用称重法,为期5天。测量了身长、体重和腹部皮褶厚度,检查了全身各部位营养缺乏病阳性体征。用氰化高铁测定了血红蛋白含量。根据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伟伦spot双目视力筛查仪对 6月龄~6 岁儿童进行屈光状态的筛查与分析,寻找各年龄组的屈光筛查界值点。方法 对2018年3—9 月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门诊就诊的15 342例6月龄~6岁儿童使用伟伦spot双目视力筛查仪进行屈光筛查,按照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寻找合适的界值点。结果 各年龄组等效球镜x-±2s 和柱镜P95的界值点分别是6~12月龄-1.50 D~+2.00 D,2.75 D;1~3 岁-1.25 D~+1.75 D,2.00 D;3~6岁-0.75 D~+1.25 D,1.25 D。各个年龄段柱镜绝对值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小(H=739.449,P<0.05),等效球镜正视构成比逐渐增高(χ2=585.048,P<0.01)。结论 6月龄~6 岁儿童屈光筛查结果的判断需结合儿童年龄特点,等效球镜数值偏离出x-±2s和柱镜绝对值度数偏离出P95者应列为视力低常和弱视的可疑,给予恰当的转诊,完善进一步相关的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阳性结果,指导家长在喂养过程中控制由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方法:随机收集2009年6月~2010年10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6个月~2岁儿童195例(排除各种急性期疾病及中、重度湿疹),进行牛奶、鸡蛋、鱼、虾、小麦5种常见食物的SPT,对其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轻微湿疹儿童对食物过敏的有50.75%,正常儿童对食物过敏的有11.47%,轻微湿疹患儿食物过敏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食物过敏原阳性率在各月龄组儿童均表现为鸡蛋>虾>鱼>牛奶>小麦,且随着年龄增长食物过敏阳性率有降低趋势。结论:食物过敏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患有轻微湿疹的儿童,根据儿童过敏的特点,应早期避免接触食物过敏原,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逐一添加、循序渐进,从而有效控制食物过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