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216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3篇
  2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果说人体是一台精密机器,那么组织器官就是"零部件"。"零部件"使用久了,难免会受到损伤,严重的甚至"报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全身机能也会随之衰老,有些疾病是伴随着年龄的衰老而产生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疾病则是因为平时的"保养不当"而在老年时期"集中爆发",如果"合理保养,修理及时",是可以避免产生严重后果的。随着现代医学科技迅速发展,人类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即便人体的"零部件"受到了损伤,也可像机器一样经维修后保持基本运转。但是,大多数老年病是不能够通过更换"零件"达到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跨关节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锁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跨关节内固定治疗17例闭合不稳定胸锁关节损伤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2个月。除1例由于再次外伤导致固定失效予以翻修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6个月采用Rockwood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10例,良5例,一般2例。结论锁定钢板跨关节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锁关节损伤稳定性强,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笔者自拟扶正化瘀方治疗免疫抑制剂所致的口腔黏膜溃疡32例并设对照组,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门诊外科换药室自1990年11月以来,在老中医刘再朋的指导下,局部应用“升丹”祛腐化管后,再以加压包扎方法治疗了41例窦道,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腹部疾病,临床表现各异,目前尚缺乏一种可靠的实验诊断指标。常规测定血和尿中的淀粉酶是诊断AP的主要实验方法,但其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约19%的病例无高淀粉酶血症。我们发现利用尿分析仪测定尿隐血有助于AP的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癌中hMSH2、p53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中hMSH2、p53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癌旁和胃炎粘膜中hMSH2、p53和PCNA表达情况.结果:1)3种基因产物在胃癌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癌组织,其中,p53和PCNA在低分化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2)胃癌中hMSH2/PCNA及p53/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MSH2、p53和.PCNA的异常表达及hMSH2与PCNA之间的相互调节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使用一种较酒精能产生更广泛组织坏死的物质能否减少治疗次数和肿瘤复发率,作者总结经皮醋酸注射(PAI)治疗直径3cm以下单个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实验结果和临床经验。在7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体重180~200g)经27G针分别向肝内注入40%醋酸50μl。分别于PAI后1h、1d、2d、3d、5d、7d和8d处死鼠,取出肝脏作技术处理。将另111只同种大鼠分成9组,分别注入肝脏10%、15%、20%、30%、40%、50%、70%和100%醋酸(第1~8组)和无水酒精(第9组)各50μl,2~4d处死鼠,测量肝脏坏死区。  相似文献   
8.
鼻部不同部位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朝晖  王少新  陈建超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5):612-613,i008
目的:探讨鼻部分或全部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根据鼻部不同范围的缺损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修复,包括邻近皮瓣、岛状皮瓣、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等。结果:31例鼻部缺损组织瓣修复中鼻唇沟皮瓣13例,邻近滑行皮瓣8例,额部岛状皮瓣5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5例均成活。术后鼻外形均满意。结论:鼻缺损修复方式较多,应根据缺损的部位,范围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3年来运用自拟中药消渴方,以养阴益气为主结合清热活血,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DM)78例,收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致病作用及机制. 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4次接种小鼠(n=30),并记录心电图.ELISA法检测抗体,光镜下观察心肌和肝脏的病变.免疫荧光显示该抗体与豚鼠心肌细胞能否结合.辛酸提取法提纯小鼠IgG.膜片钳技术观察抗体对豚鼠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 小鼠该抗体的产生与乙型肝炎病毒接种有关.实验小鼠心脏和肝脏未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改变,但6只小鼠可出现束枝传导阻滞、窦性停博、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其抗体均阳性.免疫荧光显示抗体能与豚鼠心肌细胞结合.该抗体使APD20、APD50、APD90分别延长36.46%、29.63%和12.40%,且使L型钙电流峰值增加(49.67±16.01)%.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诱导小鼠产生的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该抗体介导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增加可能是其致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