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评估、干预及健康管理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10 月-2014 年9 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40 例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67.5%病例为12~23 个月龄的儿童,以冬春季多见,47.5%患儿于病程第2 天发生惊厥,绝大部分(97.5%)为全面发作,接近一半病例(47.5%)仅发作1 次,发作持续时间为1~5 min。所有患者均无阳性家族史,其中2 例既往有热性惊厥史。在所有患者中,轮状病毒阳性18 例(45.0%)。全部患者脑脊液常规和生化均正常,其中2 例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同时异常。全部患者随访18 个月,其中2 例于1 年内出现热性惊厥,1 例出现反复无热惊厥,最后确诊为癫痫,需服用抗癫痫药物。结论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常见于1~2 岁儿童,多发生在冬春季胃肠炎的早期,轮状病毒感染可增加其发生的风险。大部分预后良好,少数患儿有发展为癫痫的可能,对于惊厥发作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和(或)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异常者,需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的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的疗效.方法 将急诊观察室78例急性喉炎合并Ⅱ度及Ⅱ度以上喉梗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炎、镇静、吸氧、吸痰、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交替雾化吸入,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留院观察时间,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症状均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有效缓解,但治疗组声嘶缓解、呼吸困难好转时间,吸气性三凹征、呼吸音减低、喉鸣音消失时间,留院观察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交替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合并Ⅱ度及Ⅱ度以上喉梗阻,对急性期症状缓解优势明显,可缩短病程,减少留院观察时间,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975例儿科急诊惊厥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病因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提高儿科急诊对惊厥的评估、识别、干预及分流的水平,制定预防、管理及健康宣教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儿科急诊97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75例惊厥患儿中病因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热性惊厥[588例(60.3%)]、癫痫[163例(16.7%)]、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111例(11.4%)]。按年龄段划分,其中<1岁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75例(34.1%)]和癫痫[75例(34.1%)]为主,其次为颅内感染[22例(10.0%)],1~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487例(70.3%)],其次为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97例(14.0%)],>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仍以热性惊厥[26例(41.9%)]和癫痫[20例(32.3%)]为主。结论在儿童惊厥中,热性惊厥是所有年龄段的首位病因,对比以往的研究,癫痫和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的比重增加,颅内感染的比重下降。快速准确地评估病情及识别病因对管理惊厥患儿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分析降钙素原与小儿脓毒血症相关性.方法 对160例治疗组和148例对照组的患儿分别进行PCT测定,并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血培养结果与PC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75,P>0.05).以PCT≥2ng/ml和hs-CRP≥10mg/L作为临界值,治疗组PCT和hs-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WBC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3.55,P>0.05).PCT对脓毒血症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约登指数均显著优于WBC计数,并且比hs-CRP的特异性更高.结论 PCT可以作为脓毒症判断的早期实验室指标,并且可能反应病情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生儿慢性肉芽肿病(CGD)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新生儿CGD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系新生儿期起病,除反复发热外,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接种疫苗后出现皮疹,曾有小脓疱性皮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检测提示刺激指数(SI)明显下降,曲霉菌抗原阳性,结核抗体、PPD实验及T-SPOT均阴性,肺部CT影像学可见多处结节实变影。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后期出现巨噬细胞活化表现,自动出院后不久死亡。CYBB基因分析发现1个半合子突变:c.845_855del(缺失),导致氨基酸改变p.E283Afs*61(移码突变)。该变异不属于多态性位点,在人群中发生频率极低,为自发突变。结论对于新生儿期起病,存在疫苗接种后反应或皮肤感染、反复发热、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检测SI下降、肺部CT影像学特征性多发结节实变影者,要高度怀疑CGD,CYBB基因突变是其常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颅内结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足月儿HIE为HIE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HIE亚组,以同期住院的非HIE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于生后第1~7天检测血清NSE水平,采集急性期和急性期后至36月龄的头颅CT检查信息,探讨NSE对颅内结构改变的预测价值。结果HIE组107例(轻度HIE亚组34例,中度HIE亚组41例,重度HIE亚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进入分析。@HIE组和对照组血清NSE水平均呈单峰分泌趋势,以生后第2天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各时点血清NSE水平中度和重度HIE亚组均高于轻度HIE亚组和对照组(P均〈0.05)。②急性期头颅CT轻度异常21例、中度异常20例、重度异常29例。以生后第2天血清NSE水平49.8ng·mL-1预测HIE组急性期头颅CT严重异常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86.0%。③HIE组存活99例,89例具有头颅cT随访资料,cT异常40例(40.9%),生后第2天NSE水平45.7ng·mL。预测急性期后36月龄内头颅CT异常的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89.3%。结论中重度足月儿HIE生后2—5d血清NSE水平与急性期和急性期后头颅CT的异常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颅内结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足月儿HIE为HIE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HIE亚组,以同期住院的非HIE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于生后第1~7天检测血清NSE水平,采集急性期和急性期后至36月龄的头颅CT检查信息,探讨NSE对颅内结构改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HIE组107例(轻度HIE亚组34例,中度HIE亚组41例,重度HIE亚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进入分析。①HIE组和对照组血清NSE水平均呈单峰分泌趋势,以生后第2天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各时点血清NSE水平中度和重度HIE亚组均高于轻度HIE亚组和对照组(P均<0.05)。②急性期头颅CT轻度异常21例、中度异常20例、重度异常29例。以生后第2天血清NSE水平49.8 ng·mL-1预测HIE组急性期头颅CT严重异常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86.0%。③HIE组存活99例,89例具有头颅CT随访资料,CT异常40例(40.9%),生后第2天NSE水平45.7 ng·mL-1预测急性期后36月龄内头颅CT异常的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89.3%。结论 中重度足月儿HIE生后2~5 d血清NSE水平与急性期和急性期后头颅CT的异常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