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70~89岁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70~89岁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同时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0±12.8)min,平均术中出血(90.0±18.7)ml,术中、术后无死亡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随访7~40个月,未见疝复发及尿失禁、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70~89岁老年人同期施行TUR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脏铸型感染性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感染性结石常呈铸型鹿角状,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较高,是泌尿外科的难题之一。自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我们对66例肾脏铸形感染性结石采用微创经皮肾脏穿刺取石术(m in im 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 in i-PCNL)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并发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上尿路结石并发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血小板计数平均(49.4±36.5)×109/L。全组术前予抗炎治疗和应用糖皮质激素,12例予连续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8例予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1~2人份,1例未予HD-IVIG及输血小板,血小板均上升至80×109/L以上。10例随后行输尿管镜逆行插管术,7例行输尿管镜碎石置管术(URL),4例行微通道经皮肾造瘘术(MPCN)。结果 19例通过上述处理肾功能好转,并作二期手术清除结石;1例在URL后出现严重血尿和肾周血肿;1例合并前列腺癌骨髓转移,术后因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而死亡。结论上尿路结石并发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处理措施包括术前输注糖皮质激素、HD-IVIG或输注血小板提高血小板计数,使用输尿管镜逆行插管术、URL或MPCN作紧急引流。  相似文献   
4.
全内脏反位并右乳癌1例黎明家主治医师吴勇华,刘永达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全内脏反位合并右乳癌,临床上甚为少见,我院最近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8岁,因右乳无痛性肿块半年于1994年6月1日住我市某医院,临床诊断为右乳癌,一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7例应用肾上盏入路PCNL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资料.男135例,女102例.年龄8-76岁,平均42岁.其中结石长径>1.5 cm或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94例,长径≥2.0 cm或嵌顿性肾盂结石26例,鹿角形结石或多发性结石68例,复杂性肾下盏结石13例,不适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或输尿管镜碎石术(URS)的肾上盏结石12例,肾上盏憩室结石3例,肾结石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或输尿管上段狭窄8例,过度肥胖结石患者3例,马蹄肾肾结石6例,移植肾肾输尿管结石4例.其中经第12肋上入路175例(73.8%),第11肋上入路46例,第12肋下入路12例,移植肾患者经下腹部入路4例.结果 采用单一通道结石完全清除176例(74.3%),同期或分期建立多通道取石55例,联合ESWL 6例.术后3个月复查结石清除209例(88.2%).出现胸膜损伤16例(6.8%),行胸腔穿刺术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5例,保守治愈3例.拔除肾造瘘管后出现胸膜刺激征12例(5.1%),予对症处理.无肺及其他内脏损伤.输血5例,其中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拴塞术2例.结论 肾上盏入路PCNL操作视野开阔、硬镜操作方便、结石清除率高,可选择性地应用于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和部分复杂性肾结石.  相似文献   
6.
不典型泌尿系结核的内窥镜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不典型泌尿系结核的内窥镜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应用内窥镜诊断和治疗的不典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分别通过输尿管镜检查、经输尿管镜留取肾盂尿做抗酸杆菌检查及病理活检进行诊断。31例输尿管不全梗阻者分别予输尿管梗阻段镜体扩张术、球囊扩张术或内切开术;13例输尿管闭锁,12例行患肾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闭锁复通术+内切开术;2例膀胱挛缩,1例行透析治疗,1例行患肾切除术+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结果肾盂尿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PCR)及尿沉渣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0/36)和61.1%(22/36)。病理活检的阳性率为46.7%(7,15)。内窥镜治疗32例,术后随访1年,24例(75.0%)一次手术治愈,4例因狭窄复发再行输尿管镜和狭窄段内切开术,4例分别因狭窄反复复发或早期误诊导致无功能肾行患肾切除术。行患肾切除术14例,12例治愈,1例术后出现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术后形成腰部皮肤瘘管。结论内窥镜技术有助于不典型泌尿系结核的早期诊断。采用内窥镜治疗早期结核性输尿管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1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相关资料,总结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和主要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8~45min,平均22min。术中出现激光烧灼损伤输尿管壁者4例(2.9%),无输尿管穿孔病例。术后复查碎石成功率为93.6%(131/140)。因部分或整个结石返流回肾内,需要ESWL辅助治疗者占6.4%(9/140)。患者术后住院平均2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水扩张术治疗滥用氯胺酮所引发的膀胱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患者停止滥用氯胺酮,并予保肝护肾治疗。在麻醉下行膀胱水扩张、术后予以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等综合治疗。结果6例膀胱活检提示膀胱黏膜炎性改变。术后1个月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均明显改善,0’Leaf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平均(3.5±1.6)分,问题评分(ICPI)平均(2.8±1.5)分,膀胱容量平均(180±28)ml/次,排尿间隔时间平均(80±21)min,夜尿2-3次,Qmax平均(14.4±4.3)ml/s。随访4-18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膀胱挛缩可能是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损害的主要表现。膀胱水扩张联合灌注透明质酸钠能迅速、有效地增加膀胱容量,改善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复式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在PCNL术后残留肾结石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3265例行复式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留肾结石患者,共计896例,对照组为单纯ESWL治疗肾结石患者,共计2369例。分析两组患者结石治疗的有效率、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2次以上ESWL治疗的比例较单纯ESWL治疗组低,结石排出率较单纯ESWL治疗组高。在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肉眼血尿、术后感染、肾脏包膜下或实质内血肿及肾功能不全的比例相当。但是,实验组患者其治疗后发生肾绞痛及形成石街的比例较单纯ESWL治疗组低。结论复式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PCNL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的治疗创伤小、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是处理上尿路残留结石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和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2018年4—12月按1∶1的比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通过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周岁,性别不限;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和CT检查确诊最大径≤2 cm的单侧单发上尿路结石,或单侧肾多发结石且最大径之和≤2 cm;③术前无泌尿系感染或感染已经控制;④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患侧合并泌尿系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输尿管狭窄等;②肾盏憩室结石;③肾下盏结石同时肾下盏肾盂夹角<30°;④合并肾功能不全;⑤妊娠或哺乳期;⑥心肺功能异常;⑦确诊为出血体质或处于高凝状态。试验组术中使用PU3022A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对照组使用Flex-X^2可重复纤维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以李克特量表为基础并结合临床实践工作制订图像质量评价量表,以此对术中影像资料进行评级,并计算每组图像质量优良率)、碎石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90例完成试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各3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单发结石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5.0)mm与(8.7±3.0)mm,P=0.023],男女比例(29/16与29/16,P=1.000)、年龄[(45.1±9.3)岁与(44.5±8.5)岁,P=0.583]、身高[(164.8±7.8)cm与(164.8±9.0)cm,P=0.978]、体重[(65.3±9.6)kg与(67.5±13.0)kg,P=0.359]、中重度积水比例[31.1%(14/45)与26.7%(12/45),P=0.816]、结石部位(上盏6例与3例,P=0.485;中盏7例与4例,P=0.334;下盏16例与17例,P=0.827;肾盂15例与11例,P=0.352;输尿管24例与25例,P=0.832)、合并高血压病(10例与12例,P=0.623)、合并糖尿病(4例与5例,P=0.7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方面,试验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45/45),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5.6%(7/4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碎石成功率为68.9%(31/45),对照组碎石成功率为71.1%(32/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8)。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下降值[(3.91±9.71)g/L与(3.62±8.40)g/L,P=0.880]、术前血肌酐[(84.46±20.00)μmol/L与(83.52±24.58)μmol/L,P=0.451]、术后血肌酐[(92.38±25.38)μmol/L与(89.03±25.71)μmol/L,P=0.53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3/45)与6.7%(3/45),P=1.0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相似。在手术图像质量方面,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明显优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